专栏名称: 炒股拌饭
财经有点严肃,历史很多趣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注意!2025届春季校园招聘(春招)全面启动 ... ·  2 天前  
Wind万得  ·  阿里业绩超预期,中概稳了! ·  2 天前  
香帅的金融江湖  ·  直播预告:早春二月,轻寒浅暖,西望长安(20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炒股拌饭

终于熬出头了。。

炒股拌饭  · 公众号  · 金融  · 2024-08-29 16:1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改变政策方向的影响,分析了全球资产反馈、货币政策变化及经济软着陆概率等问题。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国内降息空间的变化、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走势,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此外,还关注了英伟达业绩报告、AI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以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和未来的AI生态。最后提到了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降的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联储政策变化影响全球流动性

鲍威尔改变政策方向导致全球资产反馈,影响全球经济软着陆概率。

关键观点2: 国内降息空间的变化

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国内资产压力减轻,降息空间变大。贷款利率有望下降,人民币汇率压力减小,国内资本市场上涨潜力加强。

关键观点3: 英伟达业绩报告及AI技术的发展趋势

英伟达业绩报告超出市场预期,黄仁勋分享了驱动增长的力量。作者长期看好AI的发展,认为将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改变生活和生产的效率。

关键观点4: 移动互联网与AI生态的对比

作者通过对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展望AI生态的未来,认为AI框架落地后,将出现各种生态,带动新的业态和就业的产生。

关键观点5: 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降

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即将从3%降到2.5%,对于普通人来说,理财险仍是一个不错的攒钱利器。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咨询顾问以获取更多信息。


正文

上周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发出了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信号-- 是时候改变政策方向了
信号发出以后,全球各类资产很快做了反馈,海外市场是酷酷一顿短期上涨,黄金、美股、美债是一个都没落下。
为啥美联储政策变化的影响会这么剧烈 》,其实这里面原因也非常简单。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和储备货币之后,美联储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央行。
这就是为啥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放松收紧,会直接影响到全球的流动性和各国的货币政策。
所以前两年美联储快速加息缩表的时候,全世界主要国家也都不得不跟着加息。
因为你不加息维持利差的话,在美联储加息期间国内资金大幅外流的压力就会很大。
好在终于熬出头了,美联储终于要开始降息了。
接下来只要美国8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不是很差,通胀继续回落的话,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就会继续加大。
之前很长时间美联储都喜欢打太极,每次开会都会说一大堆模糊不清的话。让你觉得可能降息又可能不降。
很多人之前都会觉得,按照国内的经济情况,现在应该更大力度的降息,但是为啥一直都没有看到落地啊。
毕竟在GDP平减指数连续几个季度转负的情况下,目前国内的实际利率依然很高。
国内的房地产销售现在虽然已经这么难了,但是如果看五年期LPR的话,今年只降了两次,累积只降了0.35%。
一年期降的更少--只降了一次,累积降了0.1%。
不敢大幅降息的原因也很简单,在美联储大幅加息的背景下,我们如果降息资金就会外流。
现在不管国内的资本市场还是人民币汇率,因为国内资金持续流出都贬值的比较厉害。
如果在继续大幅降息的话,这个情况和压力会进一步加剧。只能是等待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以后,国内资产的压力才能减轻。
到这个时候国内降息空间会变大,贷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下降。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会变小,国内资本市场的上涨潜力也会加强。
当然了,贷款利率下降的同时,存款利率也会进一步下降,这可能对很多稳健型理财选手还是挺难过的。
从美国市场的角度看,经历了了之前日元套息交易带来的剧烈调整之后,美国市场短期已经杀出来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因为调整和估值收缩,是流动性收缩和去杠杆引发的,而不是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这个逻辑我们在 《炸裂的去杠杆死亡循环》也专门展开详细讲过。
后面美国市场应该是回到原来的上行通道里面,在明确的衰退数据看到之前都会保持这个趋势,只不过过程可能进二退一。
只不过彻底转向降息预期以后,美国那些小盘公司或者是生物科技这类对利率比较敏感的,或许有更大的弹性。
从国内的角度看,最难熬的美元高息周期,终于也算是挺过去了,新的周期可能要开始了。
这个逻辑我们之前在《炸裂的死亡循环》文章末尾讲过,这里也就不继续赘述了。
另外这周非常值得关注的还有个事情,美国东部时间8月28日盘后,英伟达会公布第二财季的业绩。
现在分析师的预期是,英伟达第二财季的销售额有望达到2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从英伟达公布的数据看,其实是远超市场预期的,整体收入达到3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看环比收入的话,增长了16%,同比增长了122%,远超市场287亿美元的预期。
黄仁勋在这份业绩报告里,讲述了驱动英伟达增长的五种力量,讲的非常不错,有机会也会和大家分享我个人的看法。
实事求是的讲,我个人长期是很看好AI这个东西的,尤其是把时间再拉长点之后。
因为我觉得这东西可以嵌套到生活里的方方面面,极大的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效率。
下一阶段我们很可能会面临的技术变革,就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背景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点在美国已经率先发生了。

之前金融时报有张图就描述过美国和欧洲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可以看出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远超欧洲。

这里面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二战以后的每次科技突破和创新,基本都是老美那边搞出来的。
上次是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这次可能是AI带来的生产的生活的剧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AI出现,很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
记得千禧年之初张朝阳曾经说过,互联网时代谁能吸引眼球,谁就能吸引钞票。
那个时候多数人是意识不到这个趋势存在的,也不懂眼球经济伴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普及,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
现在时间过去快二十年,我们看到从电商平台到各种APP,从图文到短视频网红,这一系列变化的出现深深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尤其是在2010年以后,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出现,我们以前在生活里看到的传统业态,很多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因为互联网时代很多逻辑完全变了,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普及和流量越来越便宜,手机已经变成最大的销售渠道。

连接手机和消费者的,则是中间的各种平台和网红们。连接的人越多口碑越好,你的价值就越大,随便做什么都很容易。

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可以少吃一顿饭,但是绝对离不开自己手里的手机,就是手机没电一会都急的抓耳挠腮。
这个事情我们在《 为啥现在单靠勤劳,是没办法致富的 》里面,其实也专门讲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就是眼球经济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开始,到2010年之后移动互联落地普及,中间经历了差不多十年PC互联网的时代。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看到各种应用随之不断产生,新的业态和就业也随之产生了。
比如说我们现在常用的手机电商购物、手机上面的团购外卖、手机上叫网约车,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算时间的话,从移动互联网在2010年开始落地普及,再到到2020年前后分布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各个产业成熟,这中间经历了又差不多十年的样子。
现在我们看到的AI,可能和互联网刚刚出来的时候一样,也就是一个平台框架。
框架刚刚搭起来的时候,人们可能觉得是个泡沫没啥价值,其实互联网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也是这种感觉。
但是随着这个框架逐步落地,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AI对自己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之后,这个框架会逐步出现各种生态。
这道理就像移动互联网刚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玩意能有什么用啊。
但是后面伴随着智能手机开始普及,流量变得越来越便宜,各种APP不就开始出现,成为移动互联网这个框架里面的生态了嘛。
各种APP和移动互联网生态里的功能越来越多,对智能手机的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
首先带来的就是持续的换机潮,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下一波海外的苹果换机潮就是AI推动的。
之后手机里面的各种APP,也会形成自己的生态,比如说早期移动互联网落地以后,最先受益的是手机电商平台。
在PC时代的电商平台首先搭建了一个交易平台,吸引商家开始入驻进行交易。
在这个过程中会衍生出各种生态,比如说支付软件,比如说平台的广告和竞价排名。
形成生态以后,各种各样的收益不就来了嘛。甚至进去浏览的人什么都不买,也能为平台创造收益。
后面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后,更是进一步加速了这个趋势的演变,因为相比以前的PC时代便利性大大提高了。
以前PC时代网络购物还要到电脑上,现在直接打开只能手机,就可以通过APP购物了,过程便利了不是一点。
伴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流量不断涌入到这些手机电商APP,这些APP里面的从业者富了一批,上下游也富了一批。
后面出来的什么团购网站、外卖平台、网约车平台等等,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类似的还有这两年崛起的短视频平台,初期人们注册短视频平台就是发自己做的视频,看自己想看的视频。
随着平台上面人越来越多,眼球和流量开始往短视频平台汇集之后,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你会发现短视频平台可以做直播搞娱乐,还可以做电商卖货搞团购。甚至以前你看的电影,也可以在短视频平台变成短剧。
随着眼球经济带来的流量聚集,短视频平台赚到钱了,平台上那些被关注的网红们赚到钱了,给短视频服务的上下游比如搞制作的,也在这个过程中赚到了钱。
未来AI这类东西的道理也一样,框架搭好以后会逐步充实起来变成生态,产生新的业态。
借助AI算力的无限可能,未来生态一旦出现价值增长和新业态创造会变得很快。
这可能是未来为数不多还有增量空间的机会了,不过目前很多人还停留在AI是一场泡沫的认知上。
因为就像我们《 闷声发大财 》里面说的一样,每个泡沫或者说行业的红利期刚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多数人都是看不懂的。
通常新趋势或者说新泡沫出现的时候,会有个从异端邪说--伟大革命--稀松平常的演化过程。
等趋势转向被所有人看到时候,它的意义已经没了,真理都被大家接受就是常识。
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到这个阶段已经没什么机会了。因为别人的先发优势和壁垒,已经形成了。
有时候想想, 赚大钱和赚小钱是同样辛苦的一件事,在路边卖鸡蛋饼赚钱不一定比你创业搞个公司融资轻松。
但同样是辛苦,最后达成以后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在趋势转向到来时候,只要做的稍微好点,就有可能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很多走向平庸的行业,你做的再辛苦,也就得个苦力钱,赚一个社会平均回报率。

个人觉得,每个人赚的钱除了少部分是运气成分,大部分其实是自己价值体系的认知变现。
这也是我自己每次看到新趋势,都不是急着先去否定,而是查阅各种资料找到行业牛人咨询之后,看看这里面有没有自己能参与的可能性。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个人思考,不一定对。不过我自己未来依然会大胆假设,小心验证这个方向。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时间过得是真快,现在距离8月底只有三天时间了。

这个月底的时候,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马上要从3%降到2.5%了,一大波产品即将消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