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学人集团
经济学人集团是分析国际商业及时事的主要来源。我们通过报纸杂志,会议商讨及电子服务等各种形式为您提供全方位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菲律宾众议院支持弹劾副总统 ·  昨天  
参考消息  ·  莫斯科突发爆炸,多人受伤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突发!俄多个机场暂停起降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目标:月球南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学人集团

摩天大楼趣味史:经济的晴雨表 | 书评

经济学人集团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2-25 10:43

正文

点击关注“经济学人”,欢迎订阅并置顶

导读


摩天大楼总能轻易吸引我们的目光,它们拔地而起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罗格斯大学经济学家杰森·巴尔的新书《建设天际线》讲述了曼哈顿的摩天大楼折射出的趣味经济史。



去年,全球有100多座200米以上的高楼落成, 一场前所未有的摩天大楼热潮正席卷世界。这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分校的经济学家杰森·巴尔(Jason Barr)撰写的新书 《建设天际线:曼哈顿摩天大楼的诞生与成长》 (Building the Skyline: The Birth and Growth of Manhattan’s Skyscrapers)关注曼哈顿的摩天大楼折射出的经济史变迁,将这些庞然大物的故事娓娓道来。

19世纪末,曼哈顿蓬勃发展: 对于某些区域的需求过热,以至于唯一的选择便是越建越高。地理也是一个原因:纽约市的街道在19世纪初就定下了著名的网格式规划,这意味着城市中普通的地块相当小。

巴尔还打破了一些关于摩天大楼的迷思。 例如,在下城和中城之间的高楼相对比较少,有传闻称这是因为该区域的基岩无法支撑高楼。但巴尔认为,更好的解释源自于纽约的经济史。巴尔还谈到了被称为“摩天大楼诅咒”的流行迷思,他以细致的统计分析说明了为什么以历史眼光看来,摩天大楼的建设是理性的。


《建设天际线:曼哈顿摩天大楼的诞生与成长》
Building the Skyline: The Birth and Growth of Manhattan’s Skyscrapers

杰森·巴尔著 Jason Barr


作者选取曼哈顿为摩天大楼史的着眼点 ,为什么曼哈顿成了摩天大楼的代名词? 迎订阅商论App,阅读二月刊建筑专题文章《拔地而起》 (一键切换,双语阅读)


互动有礼

欢迎在下方“写留言”参与评论

经济学人集团将为每周留言收到点赞最多的 三位读者

送出 商论订制笔记本


《经济学人·商论》 二月刊专题 | 建筑业风潮

目录

1. 树木之巅
2. 拔地而起

3.叠得有格调


Get ahead and stay ahead,从阅读《经济学人·商论》开始


即日起至3月31日,订阅全年《经济学人·商论》

即可获赠3个月阅读邀约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参考消息  ·  菲律宾众议院支持弹劾副总统
昨天
参考消息  ·  莫斯科突发爆炸,多人受伤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突发!俄多个机场暂停起降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目标:月球南极!
3 天前
装个好房子  ·  每晚十分钟这样做,孩子改变大不同
7 年前
家长慧  ·  他怎么爱你, 他就怎么睡你!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