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世纪钱币
钱币回收、钱币销售、美文共赏、时政要闻、钱币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城公安  ·  以借钱为由诈骗,涉案金额200万 ·  昨天  
南城公安  ·  以借钱为由诈骗,涉案金额200万 ·  昨天  
新华社  ·  国防部回应! ·  昨天  
上海应急守护  ·  在建工地坍塌致3死1伤,挂牌督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世纪钱币

古人说的“穷慷慨,富抠门”原来是这个意思!

世纪钱币  · 公众号  ·  · 2019-12-17 08:01

正文

鸡汤心语制作相册美文

节俭,一直被视为中国的光荣传统。


上一代人大多数都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甚至可能挨过饿。所以养成一个观念,俭省的都是好习惯。


可是在人们眼中太过节俭,则被说是 抠门


关于抠门,什么叫抠门? 一是说,过去皇宫、大户人家,门上都贴金箔,有人拿指甲盖抠点弄家去,所以这叫抠门;还有一种说法,说这大户人家很吝啬,门做得挺漂亮,嫌安一把手多花钱,所以把手不安,你只能抠这门,把这门抠开,所以叫抠门。


一、穷慷慨,富抠门


小说《白鹿原》中,有个著名的情节,就是黄掌柜“ 舔碗 ”。黄掌柜不仅自己舔碗,还要求手下的伙计们都舔碗。
在黄掌柜家吃第一顿饭时,黑娃就看见了黄掌柜舔碗的动作,一阵恶心,差点把吃下的饭吐出来。以后再吃饭时,他就加快了速度,赶在黄掌柜吃毕舔碗之前放下筷子抹嘴走掉,以免听见他的长舌头舔出的吧唧吧唧的声响。”
黄掌柜说:“鹿相你这娃娃事事都好,干活泼势又不弹嫌吃食,只有不会舔碗这一样毛病。你知道不知道?顿顿饭毕你先走了,我都替你把碗舔了。你只要从今往后学着舔碗,我就雇你干三年五年,工钱还可以往上添。”
黑娃说,“我不会舔。我自小也没舔过碗。”
黄老五说:“自小没舔过,现在学着舔也不迟。一粒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你不会舔,我教你舔。”
黑娃最终因为不会舔碗而逃离了黄老五,并舍弃了一个月的工钱。
显然,黄掌柜之所以拥有今天的家产,与他们家勤俭节约有着很大关系:
“我这个三合院是舔出来的。一瓦一砖一页土坯一根椽一根檩条一根柱子,都是我一口一口从碗壁儿上舔下来的!”
“圈里的键牛母牛是我从碗里舔下来的,坡上的旱地川里的水地一块一块一亩一分都是我舔下来的。当然,也不是我一个人舔下来的,我爸我妈我爷我婆我老爷和老太人老五辈就舔碗,才舔出来这份家业……


勤俭节约是种美德,但节约和吝啬之间只有一道线,节约越过了这道线,就是吝啬了。


人生在世,谁没碰到过几个抠到极点的人!和这种人相处的经历总是让人哭笑不得:


@久违。
几个朋友出门吃饭,开玩笑让某人请,他说他只带了100,然后我们说没关系,剩下的我们AA。然后中途他回了趟家,回来的时候说身上只有50了。


@刘梦遥
有个小学同学,她字写得特别小,真的是小到看不见那种。问她为什么,她说:字小省墨。


@yuki
上大学时,学校的排骨做得特别好吃,想吃排骨必须百米冲刺。一俩宿友,她们冲到最!前!面!其中一个打了两份,另一个居然不打,一份也不打!然后去吃另一个人的,问他:“为啥你不打?”答曰:“一份太多了,吃多对牙齿不好,反正你有两份,你的借我尝下…...”


@城北刘公
一朋友,每次出去吃饭,我要付钱的时候,她都抢着付。等别人走了,她再问我要钱。每次都是别人出的钱,结果却好像她请客一样。


说到抠门,很多人都觉得挺讨厌。
对于抠门的人,更是总结出一连串规律。其中就有一条—— 穷慷慨,富抠门 也就是说常是穷人大方,富人抠门儿。
所以有个词儿是说“穷大方”,没钱反而大方,有钱人往往都是守财奴。
其实不仅如今“身边的抠门奇葩”比比皆是,古代也是,比如被认为抠门到极致的“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

王戎这人,按出生时代算,当属魏晋人士,出生于魏晋高门琅琊王氏,家里非常有钱,而且王戎有头脑,文章也写得不错,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如此,有家底、有平台、有头脑,王戎的个人资产,想不增长恐怕都难。《世说新语》如是记述:


“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

然而,就是这个“既贵且富”的人,聚敛无度却极端俭啬,特别的抠门。


同样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王戎抠门的种种事迹: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意思大概就是,王戎的侄子结婚,作为伯父的王戎自然要随份子。 于是王戎就想送侄子一个单衣吧,但是,过后王戎觉得心疼不已,又跑到人家家里给要了回来。)


更有意思的,受王戎此礼遇的,绝不只侄儿,即便亲生闺女,也是“一视同仁”。


“王戎女适裴..,贷钱数万。 女归,戎色不说; 女遽还钱,乃释然。”


(女儿出嫁,老爹自然要陪上嫁妆。不说像王戎这样的京城富豪要大排场,但王戎即使给了礼金,还让闺女送了回来。)


扣门成性的王戎对日常消费没有任何兴趣,只想着让蛋生蛋,钱生钱。
家里面种出了上好的李子,他便高价出售,但害怕别人用他的李子做种子栽培出好李子,就事先把李子里面的核给拿掉......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在《世说新语》中,关于俭啬一共有九篇,而王戎则独占其四,可见其俭啬的程度之深。



《笑林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吝啬鬼。
这人买了一丈布,去找裁缝做衣服。他向裁缝提了一大堆要求,说:
“这块布要做一马褂,一裤子,还得做一双袜子,剩下的布还得做成头巾。”
反正这一丈布一丁点也不能浪费掉。他找了很多裁缝铺,裁缝都不给他做,因为他这布不够数,于是就没人给他做。
最后他找到一个裁缝,这裁缝说:
“这好办,我帮你做用不了这一丈,只须三尺足矣。”
这人一听高兴的不得了,于是就把这布留下让裁缝做。
很快,衣服就做好了。这裁缝用这三尺布做了一个大口袋,把口袋一扎,就什么都包起来了,也就什么都有了。这吝啬鬼就叫嚷说:
“这太憋气了,你起码把我的脑袋露出来啊。”
裁缝乐了,说:“遇到你这样的人,谁能不憋气?”


其实,抠门和节约之间有很大区别。有一个段子,美国有一个富翁去吃早饭,饭后服务员找零。但服务员觉得就差2美分,这么大一个富翁,找几个小钢镚多不好意思。
结果富翁在那等着,最后富翁就问:“我那零钱呢?”
服务员惊奇道:“还要零钱啊?我以为您那么大一个富翁,不太在乎这点小钱。”
于是就把这2美分找给他了。
出门以后,那服务员就说:“这老头忒抠门。”
其实这富翁不是抠门,他出门捐钱可能会捐几百万。但是他觉得这零钱是他的,就理应给他,而且自己应该对自己挣的每一分钱负责。
二、越懂得分享,混的越好

在古代中国,有一种储钱罐,叫 扑满 。我们现在的储钱罐下面有一个口,是可以打开的,但扑满是打不开的。钱储满后,往地上一扔就打开了,所以叫扑满。满了,“噗”的一声,叫“满而扑之”。
“扑满者”古书解释: 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 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 满了就把它摔开。
为什么过去的储钱罐满了之后才能摔开呢?其实这是防止人们半道上总想掏钱用。
有个高僧,写过一首诗叫《扑满子》:
只爱满我腹,争之满害身,
到头须扑破,却散与他人。
也就是说我最爱的就是这扑满肚子鼓起来,如果和他争的时候,不会有益处,只会有害处。你只要把它装满了,就要把它摔碎。
最后一句“却散与他人”一个人如果无休止的聚集更多的财富,当它满了的时候,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个祸,然后这些钱也都不是你的。
所以一个小小的扑满,它包含的社会含义很多,比如说:节约。节约是个美德,我们到今天依然提倡节约。


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扎克伯格 ,比李嘉诚有钱多了。他是犹太人,犹太人是有吝啬文化的,他们以节俭为美德,而且这种节俭在我们看就是非常吝啬。所以扎克伯格永远都穿着最普通的T恤和牛仔裤吗,平时上班,开的是1.6万美元的本田。出去旅行,最常去的餐场就是麦当劳。


无论富人抠门,还是穷人抠门,其实都是一种习惯。有的人挣钱一辈子,两辈子都花不完,但是依然有一种抠门的习惯。
当然,抠门在我们的文化中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们所说的抠门有个前置,就是有钱不愿意为别人花,也有的人不愿意为自己花,这叫抠门。
抠门的反义词就是大方,有些抠门的人不理解大方的人的心理感受。其实,有时候为了朋友或者一些不相识的人花一点钱,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快乐。这种快乐,抠门的人一定感受不到。
对于有钱人来说,一定要区别抠门和节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