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颜值高的明星就肯定没演技,原本是一种偏见。真正问题在于,
在当前急功近利的的市场环境下,让“小鲜肉”们有充足时间去磨练学习,提高演技,是近乎绝无可能之事
。
作为当红流量明星,
鹿晗
近日这样自评小鲜肉的演技:【要说让我去塑造一个角色,从头到尾,包括特点、性格、小动作。可能抱歉,就是这个大实话:
现阶段小鲜肉不可能的,现阶段很忙的一些流量明星,我敢发誓那是不可能的,哪有时间啊!
】
鹿晗是一个不惜公开恋爱、以反抗“粉丝文化”潜规则的当红偶像,同样也作为“流量经济”直接当事人,一语道破当今“流量经济”的真谛:
那就是营造了“流量经济”“粉丝文化”概念、包装捧红了众多“小鲜肉”的娱乐资本,对自己旗下的当红艺人,无不是将他们当成了日进万金的摇钱树,尽可能多地使劲从他们身上榨取最大利益和价值。
趁着“小鲜肉”们皮相光鲜,影视公司们简直恨不得他们天天接广告,月月接新戏,一刻不停地做印钞机器,唯独从来就不曾考虑过他们的口碑风评,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经过几年摸索,
如何批量制造新的“流量明星”,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链
,毕竟全中国近14亿人口,英俊漂亮的年轻人原本就不少,现代高度发达的整容术和化妆术,更可以极大提高他们的颜值。
然后再以一款被大炒热炒的综艺节目或者网络剧为媒介,通过漫天热搜遮蔽公众眼球、铺天盖地的营销水军快速造势,一些原本无人知晓的年轻人,只需其后台资本舍得投放水军,在短短一两个月时间,便能一步登天成为成粉丝众多的火爆明星。
正因为
可替代性实在太强
,对绝大多数年轻艺人来说,真正大笔捞钱的时间,或许也就当下红火的这么几年。
他们又有几个人敢如前辈那般,去花几个月时间,好好去验生活,揣摩角色,或是找演艺班进修,或是请私人辅导老师,努力钻研提高演技呢?
——有的人是根本就没这个念想,只想多捞几年快钱;有的人是即使有这个志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或者相应能力,去摆脱娱乐资本的控制。
鹿晗:【除非我们真的,把其他工作抛开,给我半年时间什么都不干,我从头到尾,比如说从开始聊剧本、改剧本开始,才有可能。】
其实,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张国荣……他们哪个年轻时长得不好看?哪个不是当时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谁又敢说他们演技不好?
这些颜值与演技俱佳的巨星们,他们谁也不是刚一入行就会演戏的,而都是经历无数影片、努力钻研,苦苦打磨,才有了如今为影迷们所叹服的变幻莫测的神演技。
同样,某几位当红小生,其实他们还是小透明时演的那些电视剧,演技和表现力并不太差。但是当他们一炮而红后,接着不论演什么戏,就都是那种饱受诟病的"
面瘫式扑克脸演法
"了or"
邪魅一笑耍帅式演法
"了,为什么?就因为这么演,让他们大红特紫、吸粉无数了啊。
对某些不再听话,不愿服从公司的圈钱大计的艺人,断掉他的资源、遮蔽他的曝光率,将他打入冷宫雪藏,让他在公众视野莫名其妙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对于相当程度上渗透和掌控了各大网络平台的娱乐资本来说,同样也并不是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