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美剧,和那些要抢占你注意力的心机剧们完全不同。别人都是想方设法留住观众,它不,它就怕你看下去。
片头劝你赶紧换台,看完会抑郁;
剧中还有旁白时刻提醒你:
这部画风清奇的美剧,就是 Netflix 出品的: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当时看到片头和旁白一遍遍的重复:
赶紧换台赶紧换台,要不你会后悔
;萌C还觉得它是欲擒故纵,直到看了两三集开始后悔:
我为什么要看一部这么致郁的剧啊?世界观太黑暗我承受不住啊。
可看不到结局又停不下来,百爪挠心;第一季只有八集,八个小时像看了八天一样累。发誓以后一定要听导演和编剧的话,毕竟他们什么世界观都造得出来。
正式介绍前,萌C 在此提醒大家,《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是一部暗黑、致郁、绝望的奇幻童话剧,慎入坑。
一句话介绍下该剧:
三个天才儿童闯入虚伪残酷的成人世界,开始了一场不幸不停歇的旅程。
一场大火,让三个原本幸福的孩子成为了孤儿;而父母留给他们的巨额遗产,让他们成为了坏
蛋的猎物。
前面提到,这是一部奇幻童话剧,但是千万别误会,这可不是什么单纯美好的童话,而是暗黑童话。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中唯一能和童话有点关系的,也就是三个孩子的人设和剧中的建筑风格了。
三个孩子天赋异禀,大姐有爱迪生的脑子,每当绑起头发,就说明她要开始开挂制作工具了;
弟弟记忆力超群,能在极短时间内读完大部头著作,迅速精通一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既是专才又是通才;
妹妹还是个小婴儿,但是牙齿锋利无比,可以咬断任何东西;而且智商过人,学东西极快,第一次玩扑克就让成年对手输掉裤子(这大概是本剧最童话的部分)
通常情况下,姐弟三人联手合作,能解决任何难题;
可以破除坏蛋要通过结婚获取他们巨额财产的阴谋,可以从即将掉入悬崖的房子中逃出生天,可以在即将沉船时利用光的折射点着火把求救....
他们足智多谋,似乎任何险境都能逃脱,但是不要忘了,绝望和不幸才是这部剧的主旋律。
剧作家对悲剧的定义是:人物求而不得,事情往人物不希望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是绝对的悲剧。
不仅如此,如果故事一开头,人物就知道事情的终局是一场悲剧,他不做努力,或者稍作努力便放弃,等待着悲剧到来,那人物和观众遭受的苦还少些。没有希望,失望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难受就难受在,你根本不知道命运的终局是不幸还是大团圆,于是你抱着不灭的信念,靠着智慧和勇气一次次逃出险境;每次都希冀着,终于摆脱了坏蛋,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可一转身,发现又是万丈深渊,一切努力都只是徒劳而已。
一次次希望,换来一次次更深的绝望,比一开始没有希望还痛苦。三个聪明却不幸的孩子,带着观众一次次地经历着从希望到绝望的循环。
在经历了几轮从希望到绝望的过山车后,萌C终于崩溃了,忍不住去 Google 到底是谁会写出这样的故事。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是改编自同名小说,这部小说自发表后在美国非常受欢迎,于 2004 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前两年被 Netflix 买了版权,拍成了美剧。
雷蒙·斯尼奇并不是故事主角,而是故事作者的笔名,也是剧中的旁白,整个故事就是以他的口吻来叙述。
作品通常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和喜好,比如《怪奇物语》的编剧&导演是八十年代控,深受斯蒂芬·金的影响;《南方公园》的编剧&导演就是喜欢讽刺美国,批判人类,编剧还是剧中犹太小子角色的原型。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的作者本名是:Daniel Handler,看了关于他的资料,感觉这哥们挺正常的,一脸忠厚相,怎么就写出这么暗黑的故事。
图为:
Daniel Handler
唯一的蛛丝马迹是他信奉现实主义,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好人,因为每多一个好人,就意味着少一个坏人。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就是用讽刺幽默在揭露成年人的伪善和邪恶。剧中三个孩子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想要夺取他们财产的坏蛋,因为坏蛋并不聪明,每次都被孩子识破。
最大的威胁是吃人血馒头的旁观者,负责执行遗嘱的银行家是个自私的蠢人,只关心自己能否升职,每次孩子们逃出坏蛋的魔爪,愚蠢的他又把孩子送回恶魔手中;
银行家的妻子是报纸总编,吃人血馒头最为熟练,一次次消费三个孩子的不幸只为换来一次十万加;
视财如命的黑心企业家坏得很纯粹,只要孩子们能以童工的价格为他干活,他什么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