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重:7.7g 直径:2.79cm
编号:JHPMFW-00312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189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铜币,由英国伯明翰造币厂制模,广东钱局铸造,此币为我国新式机制银圆发行之第一种机制铜币,存世甚少,是近代机制铜币之著名珍品。
且铸作精细,图案美观,含铜成色标准,使得民众乐于储存,以致市场上并不多见。此币较其它银圆重一分,流通时间短暂,,遂为他省造币厂熔毁以铸辅币,留存极少,品相精美者更是难得一见。
这枚清代广东省造每光绪元宝铜圆一枚。铜圆正面上缘镌刻“广东省造”,下缘镌刻“每元当制钱十文,中间镌刻“光绪元宝”;背面上缘镌刻英文省名“KWANG-TUNG”,下缘镌刻英文币值“TEN CASH”,中间镌刻“飞龙”图案。
铜圆虽然首先由广东制造,但是由于广东习惯使用小银元,铜钱主要是找零使用,所以行销不多。广东所铸造的铜圆,大多运往上海转运各省销售获利。后来由于不便,从光绪三十年(1904)开始将文字改为“每元当制钱十文”,故此铜元现存更少。
钱币字口、纹路和边齿深峻,完全是国外铸造的样币风格。作为当时稀少流通的货币,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