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 9.35 亿元,同比增长 16.76%,归母净利润 1.77亿元,同比下降 8.22%,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一季度营收 3.79 亿元,同比增长 9.92%,净利润 0.64 亿元,同比下降 9.84%;二季度营收5.56 亿元,同比增长 21.94%,净利润 1.13 亿元,同比下降 7.27%,环比增长 76.6%。上半年公司业绩下滑原因:一是今年 4 月开始六氟磷酸锂供过于求,价格大幅回调,造成电解液价格下滑,公司利润减少;二是公司日化业务,由于原材料价格暴涨,造成毛利率大幅下滑,降低盈利能力。我们判断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放量,公司电解液出货量有望环比增长 1 倍以上,全年销量预计为 3 万吨。公司发布 2017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 1-9 月归母净利润区间为 2.38 亿-3.32 亿,变动幅度为-25%-5%。
分业务看,上半年日化业务毛利率调整明显,电解液基本保持稳定。上半年日化材料营收 3.04 亿元(占公司营收 32.48%),同比增长31.81%,毛利率下降 11.6 个百分点至 24.4%,主要受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影响,而日化产品成本较难向下游传导,预期该业务短期还将承压。锂电材料业务营收 5.67 亿元(占公司营收 63.82%),同比增长13.67%,在电解液价格回调情况下,仍有 43.53%高毛利率,同比降低 2.6 个百分点,我们预计上半年电解液出货量 1.1 万吨左右,均价5.5-6 万/吨,预计下半年出货量 2 万吨,全年 3 万吨以上。有机硅橡材料业务营收 0.31 亿元,同比下降 8.13%,毛利率降低 11.2 个百分至 23.35%,主要由于竞争加剧所致,但由于规模占比小,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
费用率基本维持稳定,盈利水平有所下滑。2017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36.13%,同比下降 5.80 个百分点,主要系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日化材料毛利率下降所致。上半年净利率 18.72%,下降 5.33 个百分点。费用率方面,上半年公司费用同比增长 21.16%至 1.4 亿元,费用率增加 0.54个百分点至 14.96%。其中,由于销售规模扩大,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16.91%至 0.45 亿元,费用率 4.80%,与去年基本持平;管理费用上升 15.86%至0.88 亿元,主要系研发投入增加及江西艾德纳入合并报表所致,费用率9.45%,下降 0.07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为 0.07 亿元,同比增长 691.68%,主要因为银行借款和应收票据贴现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费用率 0.72%,增加 0.61 个百分点。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 3953 万元,其中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 1331 万(融汇锂业上半年利润 0.86 亿元,公司持股19.59%),东莞凯欣 2016 年业绩承诺补偿 2622 万。
上半年公司流动性略有下降。期末公司存货 2.58 亿,较年初上涨 37.97%,主要系将江西艾德纳入投资报表所致。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为 5.80 亿,较年初上涨 31.15%。预收账款 1.61 亿,较年初下降 14.78%。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0.09 亿元,同比减少 0.74 亿,由于利润下滑、存货和营收账款增加所致;由于公司积极进行产能建设,资本开支 1.02亿,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为-1.73 亿;期内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为 1.68 亿,主要通过借款方式。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额为2.26亿,较年初增加131%,账面现金为 1.82 亿元,较年初减少 8%。
电解液价格企稳,销量逐月往上,下半年环比增长 1 倍以上。下游电池需求旺季来临,受益于商用车销量大幅提升,6 月商用车销量 1.6 万台,环比增长 149%,超市场预期,7 月走稳,同时由于下游公交客车大规模采购启动,且物流车加速回暖,预计商用车将进一步走强,而乘用车保持良好增速,预计 8 月销量环比增幅大幅提升,且去年三季度基数低,故而动力电池电解液需求同比环比都将大幅提升。公司上半年电解液平均月出货量 2000 吨,6 月提高到 3000 吨,预计下半年销量 2 万吨以上,全年目标 3-3.5 万(16 年 2 万吨)。同时,公司 6000 吨液体六氟磷酸锂至 6 月已达产,成本较晶体更低,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电解液盈利能力。
正极材料及新型锂盐 LiFSI 布局值得期待。公司与控股子公司江西艾德在台州规划 2.5 万吨磷酸铁锂和 2.5 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团队已建,产能开始建设,预计 2018 年产能将陆续释放。目前江西艾德目前已具备1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能力,预计今年出货量 2000 吨,为钱江摩托的主要供应商。公司正极材料产能建设规模大,技术积累深厚,且台州拥有吉利、钱江锂电等新能源汽车相关公司,可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正极材料为公司新增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此外,公司拥有300 吨新型锂盐中试线正在进行试产,计划自用,可大幅提高电池性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 2017-2019 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37 亿、6.04 亿、7.92 亿元, EPS 为 1.29/1.78/2.33 元,同比增长10%/38/31%。考虑到公司为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龙头企业,且后续新型锂盐、正极材料布局等值得期待,给以目标价 59 元,对应 2018 年 33 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销不达预期,公司电解液出货量不达预期,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价格下滑幅度超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