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没文化的野狐狸
历史票友,业余写手,用微笑的态度写一部严肃的正史。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者原文链接。 微博:没文化的野狐狸 微信公众号:野狐狸讲宋史(ID: yhlsongshi) 小编微信号:nbhanli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发布  ·  超349亿!攀枝花至盐源高速新进展→ ·  8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台媒曝大S子女监护权将移交汪小菲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突发!美国又发生飞机相撞事故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没文化的野狐狸

[历史]宋朝进行时(0141)杨家将

没文化的野狐狸  · 简书  ·  · 2018-01-23 11:15

正文

前一篇 [历史]宋朝进行时(0140)陈家谷(续)
后一篇 [历史]宋朝进行时(0142)忽悠时代

3.杨家将

无疑,杨业的死,潘美和王侁是负有责任的。

史料记载,潘美和王侁刚开始还是听从了杨业的建议,在谷口布置了援兵,但是,几个时辰后,他们还没有等到杨业的消息。于是,王侁就派人登上谷口西侧的托逻台(一处高地)遥望,当时正值辽军佯装退兵,王侁以为杨业已经取胜,就轻率地带兵离开。潘美虽是主帅,却也未能(或者说不敢)制止王侁,只是沿着灰河(现恢河)西南方向走了二十多里路,听到杨业战败的消息后,也率军撤退而去。

回朝后,赵光义震怒,对两人进行了惩处,潘美被连降三级,王侁被开除官籍,发配金州。

在责罚两人的诏书里,他们被分别罗列罪名。

王侁领到了八条:扰乱军事策略实施(堕挠军谋),羞辱刺激将领(窘辱将领),做事没有公心(无公忠之节),品性邪恶(有狠戾之愆),肆意妄为,不顾他人意见(违众任情),命令别人前进,自己却胆怯后退(彼前我却)。

潘美领到了四条:没有认真查明敌情(不能申明斥候),没能妥善实施应敌策略(不能谨设隄防)。

还有两条,两人都一样——使宋朝损失了一位杰出的战将,使生民徒遭磨难(失吾骁将、陷此生民)!

一个自以为是的监军,一个无为的统帅,如是而已。

历史上,很多诏书的措辞都喜欢卖弄辞藻,充满了假大空的东西,但这两份诏书的评价基本符合事实。

杨业的死,让人扼腕叹息。人们对这位老英雄充满敬佩,更为他的遭遇打抱不平,以致死后多年,人们仍在传诵着他的故事。经过几代人口口相传,杨业的故事内容不断融入了人们对忠臣良将的美好想象,再经文人的整理提炼,最终形成了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演义》。从此,杨家将成为文学、戏曲乃至影视剧中的常客,为更多人所熟知。


现实中的杨业的确有七个儿子,除了一起战死的杨延玉,还有杨延昭等兄弟六人,他们都在杨业死后被封了官职。但真正继承杨业风范,守卫边疆并建立功勋的,仅仅是杨延昭而已。当然,百岁挂帅的佘太君以及穆桂英等一众杨门女将却只是文学人物了。

潘美在演义中变成了最大的反派人物“潘仁美”,人们把杨业的死都算到了他的头上。我们知道,潘美固然对杨业的死负有一定责任,但他绝不像演义中描述的那么不堪。反而是那个王侁,鬼使神差地逃离了被人口诛笔伐的命运。

历经千年洗礼,史书上的杨业也罢,文学中的杨家将也罢,孰真孰假,都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他已然成了人们心中的一个符号。

忠诚,刚烈,不屈!


死者已矣,生者的故事还要继续。

雍熙北伐彻底失败后,赵光义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这个结果让他又羞又恼,盛怒之下,除了前面提到的潘美和王侁外,曹彬以下众多参与北伐的将领都受到了责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