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学传媒,她关注未知世界的新发现和新进展,追逐已知现象的再探索和再认识。她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的地理科学背景,用精准、精彩、精练的图文语言为大众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10张图,带你了解最绚烂的金秋彩林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影赛】2024江西风景独好影像大赛作品精选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直播预告|邀你共赏2024年度最大满月! ·  5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山西,这泼天的富贵还没完! ·  5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再次出发,极境只有一步之遥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家地理

地理知识 | 不可思议的“胡子蛙”

中国国家地理  · 公众号  · 地理  · 2017-09-02 18:02

正文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髭蟾

长相怪异

隐匿山林

发育期漫长

……

一个奇妙的物种




寻觅


髭蟾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山地的亚热带阔叶林区。髭蟾生态习性很独特,仅在繁殖季节下水交配产卵,非繁殖季节隐匿于山林之中,踪迹难寻。


为研究雷山髭蟾,韩联宪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曾在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野外观察,揭开其神秘面纱的一角。



外貌


摄影/韩奔


髭蟾的模样有点怪:眼睛瞳孔纵裂,眼球上半部呈蓝绿色或者淡绿色,下半部为棕色或深酱色,在蛙类的眼睛中独树一帜,让人过目难忘;吻部与其他蛙类相比,显得极为宽扁而圆。


在繁殖季节,雄性髭蟾的上颌缘会生长出不同数目、质地坚硬的黑色角质锥状刺,很像人类的胡须,这就是髭蟾俗名“胡子蛙”或“角蛙”的原因。繁殖季节过后,这些角质刺会脱落,所以科学界猜测角质刺的用途可能与保护繁殖场地有关。


多数蛙类雄蛙小雌蛙大,而髭蟾则相反,雄蛙个体普遍比雌蛙大。雌性髭蟾不长角质刺,在应该长刺的部位有同样数量的橘红色或米色斑点。



发育


雷山髭蟾在冬季前交配产卵,而且要经历140多天的胚胎发育期和3年的蝌蚪生长期,雷山髭蟾早期的生命历程在蛙类中可以用“漫长”来形容。


①:个体大的雄蛙特别受雌蛙的青睐,这是一只大个雄蛙吸引的9只雌蛙产下的卵。


②:从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的半年,要经历多个阶段的胚胎期。发育到21期的胚胎已经能看见黑色的眼睛了。

  

③:看见过如此硕大的蝌蚪吗?这就是雷山髭蟾的蝌蚪。在成为蛙之前,雷山髭蟾要经历3年的蝌蚪“生涯”。



不同


摄影/李扬


按照规律,雌蛙在交配产卵后就会离水上岸,可是这三只蛙中,上面的两只都是雌蛙,它们产过卵后竟然还跟雄蛙呆在水中,并且呆了整整一冬。 


雷山髭蟾极少跳跃,受惊扰后偶尔跳跃,距离也不过20厘米。它们主要的运动方式是爬行,爬行姿势古怪、独特:蛙四腿高撑,把自己身体举高,一侧前肢举至额前,做出掌心外翻的动作,稍稍停顿,就像人用手搭在额前遮太阳一样,然后把该侧前肢放下。放下前肢同时,另一侧后肢前移,对侧前后肢交互轮番移动。


雷山髭蟾爬行时动作显得很诡异,几乎没有声息,如同鬼魅行走一般。雌蛙爬行时动作更加轻柔,节奏也更缓慢,毫无声息。雷山髭蟾的爬行姿势彻底颠覆了我们原有的蛙类以跳跃运动为主的概念。



内容来自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1月

撰文/韩联宪 韩奔 刘菡  摄影/韩联宪 等

责任编辑/周晓红   图片编辑/马宏杰




别错过



狂暴海啸离中国有多远

火山喷喷喷

 这个峡谷有点“浪”

萤石:被冷落的中国珍宝

海绵不是宝宝

隐匿于雪原与苔原中的“北极鸟”

长白山的馈赠

大洋深处有什么

推荐文章
中国国家地理  ·  10张图,带你了解最绚烂的金秋彩林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直播预告|邀你共赏2024年度最大满月!
5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山西,这泼天的富贵还没完!
5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再次出发,极境只有一步之遥
1 周前
艺恩数据  ·  福利揭晓,快来看看有没有你!
7 年前
站长那点事  ·  人生最关键的十年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