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智前线
关注数字化和智能化,汇聚最专业的人,提供有料有趣有价值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经信委  ·  “开发者,找找找” | ... ·  19 小时前  
上海经信委  ·  “开发者,找找找” | ... ·  19 小时前  
吉安发布  ·  官方回应“江西可刷医保购买华为手表” ·  23 小时前  
吉安发布  ·  官方回应“江西可刷医保购买华为手表” ·  23 小时前  
舜网  ·  阿里否认投资DeepSeek ·  2 天前  
李楠或kkk  ·  其实,虽然的确 meta ... ·  3 天前  
河南商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国影史票房第一! ·  3 天前  
河南商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国影史票房第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智前线

混战提前,国产旗舰本月开启地狱模式

数智前线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0-19 11:4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讲述了手机厂商在年终密集发布新品的现象,以及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包括系统竞争、新品策略调整和国产手机品牌竞争态势等方面。同时,也分析了手机市场的一些趋势和变化,如旗舰机涨价、直屏回归、AI应用的崛起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年终密集发布新品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手机厂商在年终密集发布新品,背后的原因包括芯片厂商发布周期提前,国产品牌与iPhone发布周期同步的竞争态势等。这种集中发布的新品策略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关键观点2: 旗舰机涨价趋势分析

随着核心元器件价格上涨,安卓旗舰机型普遍出现涨价趋势。这一变化对消费者和市场格局都将产生影响,各品牌需通过产品力和操盘能力来应对市场竞争。

关键观点3: 直屏回归手机市场

曲面屏因误触和易碎问题逐渐失去消费者青睐,直屏手机逐渐成为市场新趋势。各品牌纷纷推出直屏新品,迎合消费者需求。

关键观点4: AI在手机应用中的崛起

AI在手机中的应用获得越来越多关注,不仅影响用户体验,也成为手机竞争的新焦点。各品牌都在加强AI技术研发和应用,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


正文


手机厂商年终奖厚不厚,全靠年底这几个月的放手一搏了。 ‍‍ ‍‍
‍‍‍‍


文|游勇 ‍‍‍‍‍‍‍ ‍‍‍ ‍‍‍‍‍‍‍‍‍‍‍‍‍‍‍‍‍‍‍‍‍‍‍
‍‍‍ ‍‍‍‍‍‍

编|周路平 ‍‍‍‍‍ ‍‍‍ ‍‍‍



双十一还没来,比电商平台打得更猛的估计只有手机厂商了。今年大家不知道抽了什么风,主流手机品牌都把旗舰新品的发布集中在了10月份。


从10月14日的vivo X200到10月24日发布的OPPO FindX8,到10月29日的小米15系列和10月30日发布的荣耀Magic7系列,以及还未公布具体时间,但确定在10月发布的一加13系列。 凡是好点的工作日,都排满了发布会


看来,手机厂商年终奖厚不厚,全靠年底这几个月的放手一搏了。


其实,往年大家发布的时间都相隔得比较远,9月基本是苹果和华为,11月之后才是其他国产安卓旗舰,大家都有一小段“独one无two”的销售期。但 今年整体的发布时间都在往前赶 。比如vivo X200比上一代的发布时间提前了一个月,而OPPO FindX8和荣耀Magic7都比各自的上一代产品提前了两个半月时间,荣耀Magic7比6的发布时间也提前了两个半月。一加13也从上一代的12月中旬发布,挪到了10月下旬。


10月份短兵交接的壮观景象,让微博的热搜都有点不够用了。一位手机厂商高管告诉数智前线,这个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是 芯片厂商的发布周期提前了,大家都开始往前赶,抢占最佳发售期 ;另一方面,国产品牌与iPhone的发布基本拉到了同一个周期, 大家与iPhone同台竞技的信心越来越足


而在系统和新品扎堆发布的背后,今年国产旗舰手机的一些竞争趋势也已经逐渐明朗。



01


集体涨价已是板上钉钉


最先发布的vivo X200打响了旗舰涨价的第一枪。


vivo X200的起售价为4299元(12GB+256GB),比上一代同样内存规格的 机型贵了300元,其他内存规格的机型也都涨价了300-500元左右 。但涨价并非vivo一家,尽管OPPO FindX8和小米15等旗舰新品还未发布,但涨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早在小米14发布时,雷军就明确表示,14系列是小米最后一款3999元的小米数字旗舰手机,小米后续不再卡这个价位。而据多方消息透露,OPPO FindX8的起售价也比上一代会有所上涨。


这也意味着, 各品牌四千元以下的旗舰机将成为历史



安卓旗舰涨价的声音从年初就已经开始,背后原因都指向了核心元器件价格的上涨。最突出的就是 处理器 ,天玑9400和骁龙8至尊版都采用了台积电最新一代N3E工艺。vivo产品经理韩伯啸提到,N3E制程下的SoC,性能比上一代直接提升了40%左右,是历史最大的提升,也是历史涨价最多的SoC。据悉,N3E的 工艺成本出现了20%左右的上涨


制程工艺的提升,直接推动了芯片价格的上涨。知名分析师郭明錤透露,骁龙8至尊芯片的采购成本比前代上涨了 15%,达到了180美元(约合人民币1280元),包括天玑9400的采购成本也来到了 155 美元(约合人民币 1103 元)。也有知情人士透露,骁龙8至尊版的价格可能会超过200美元。


另外, 存储价格经历了一年的涨价 。过去几年,因为存储价格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很多品牌都纷纷推出大内存的机型,量大管饱。但这种情况在这几年发生了变化,存储价格正在节节攀升。集邦咨询估计,DRAM内存芯片平均价格在2024年将会上涨多达53%,2025年将会继续上涨35%。


除了处理器和存储涨价,屏幕和电池也是手机里的一个成本不小的元器件,而现在很多厂商都采用定制屏幕和成本更高的硅碳负极电池,也给整机成本带来不少压力。


不过,在安卓旗舰的价格纷纷上调时, 9月份发布的iPhone16并没有涨价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因为iPhone16本身升级不多,而其SoC是自研,受供应链的影响较小,且其内存容量也一直保持比较低的水平。


另一方面,iPhone的出货量大,不仅有很强的供应链话语权,后续的互联网服务也在给它带来丰厚的利润。这也让iPhone在应对市场波动时,有更强的应对能力。甚至在不少人看来,iPhone现在的整体销量有些疲软,近年的策略都是在通过降价或者不涨价的方式,来刺激销售。


相比之下,国产旗舰除了华为,整体上的出货量都不算大,大家的基本盘集中在中端机型,这也意味着 安卓旗舰涨价,并不会影响到各自的基本盘 ,反而是能够保证高端产品的利润。而且,即便价格上调了几百元,目前安卓旗舰的起售价和iPhone的起售价依然还有一千多元的差距。



02


直屏正在文艺复兴


曲面屏过去是高端手机的标志,它可以让手机看起来更薄,而且更有科技感,所以我们看到,国产安卓旗舰在很长一段时间,清一色都是曲面屏。


但最近几年的风向明显发生了转变,曲面屏虽然握持感更好,价格更高,以及整机看起来更轻薄,但因为误触和易碎的问题,很多消费者并不喜欢。所以,最近几年的产品,手机屏幕的曲率越来越小,开始做等深微曲屏。


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网友不买单,在每一款新机的留言区,都有网友在询问是直屏还是曲屏, 一提到曲屏就仿佛触及了逆鳞,反复在呼吁直屏产品。




今年的旗舰新品会有大量直屏手机的上市,vivo X200Pro mini采用的是6.31英寸的小直屏,OPPO FindX8从上一代的微曲屏回归到了直屏,而荣耀Magic7系列也将包括直屏和四微曲屏两种屏幕形态。看来,各家厂商都比较听劝,人因研究上没少下功夫。


小米是在直屏上动作最快的厂商,早在小米13就推出了小屏直屏旗舰,今年的小米15依然是直屏手机,而且也依然是直角边框。


现在的风向确实有点意思, 安卓阵营的厂商在产品形态上正在向iPhone靠拢。 众所周知,iPhone这些年一直没有出曲面屏,边框也从iPhone12开始将之前的圆角改回了直角,延续至今。


正当大家这些年在批评iPhone创新不足时,今年却越来越多安卓旗舰机也采用了直屏和直角边框的设计,每家厂商的新品从侧面和正面看上去, 越来越像iPhone ,不少用户调侃“果里果气”。


而安卓厂商秉持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不仅是在硬件外观上向iPhone靠近,现在在软件上和系统UI的设计上,也在向苹果学习,或者强调与苹果生态的融合和适配,比如让那些用苹果电脑的用户或者拥有两部手机的用户,也可以不用担心苹果生态的封闭,实现与其他终端产品的互联互通。



03


AI开始站上C位


之前几年,每一代的旗舰新品,影像是每家都会大讲特讲的部分,但最近一两年,AI也获得了相同的待遇。


手机作为用户每天使用时间最长的终端设备, AI能力的融入也正在给用户体验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而每一家对AI的认识和演进方向也正在趋于一致,比如都在强调 系统级AI ,不只是做几个AI的单点应用;比如都在搭建 智能体生态 ,通过智能体来改进用户的体验;比如都在 优化端侧大模型的部署 ,以满足用户在本地处理数据的需求。


OPPO软件工程事业部总裁唐凯在开发者大会上提到,AIOS将会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系统应用的AI化,比如OPPO上一代产品推出的AI消除、通话摘要等,属于单点的AI应用;第二阶段是系统的AI化,AI会重构整个软件系统,给用户提供更符合直觉的交互和专属的使用体验;第三个阶段是AI就是操作系统,模型的能力和能效更进一步,生态更加成熟。


从各家展示的场景也能看到,AI手机已经跨过了单点应用的第一个阶段,开始往系统级AI演进,虽然在当下没有带来革命性的体验升级,但 很多繁琐、割裂的操作,现在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流畅


这些AI能力都伴随着手机系统的发布,正在帮助用户打通以前割裂的App体验,让内容和服务的流转变得更加智能和个性化。


在今年OPPO开发者大会现场,最典型的一个场景是 “AI一键问屏” ,用户可以在任意界面一键唤醒AI,识别屏幕上的内容,给出回答和建议,比如根据朋友圈图片配上文字,或者直接从对话框中识别地址信息,然后一键导航等,降低了使用AI的门槛。据悉,OPPO AI已上线了上百项AI功能。


在vivo开发者大会,也看到了AI对操作系统层面的一些重构和应用的打通,比如vivo在现场演示了重新整合的 蓝心小V ,来帮助用户定餐厅的场景,从识别用户的需求,到给餐厅打电话订餐,每一步都不需要用户操作,整个流程看起来非常丝滑。


一直以来揪着苹果不放的荣耀也在不同场合展示AI的能力,荣耀CEO赵明在最近的一场直播中,用Magic7演示了如何通过手机AI来点咖啡,他对手机说出“点三杯瑞幸冰美式,要大杯”的指令后,手机自动打开美团并完成下单。而即将发布的荣耀MagicOS 9.0也将搭载AI Agent的能力。




未来,将能看到越来越多各种有趣的玩法和应用场景。不过,vivo AI研究院院长周围也提到,虽然大家对AI的预期非常高,但 当前AI并不是要去创造新的需求和新的场景,只是增强了原来的用户体验 ,”原来不能感知到场景,不能感知到意图,不能帮助用户主动做决策,不能主动执行,这次全部都可以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