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家庭关系当中,婆媳之间的关系大概是最不容易处理的了。
不要说那些好不容易熬成婆的老太太聚在一起,谈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议论儿媳妇的长短,就是那些迈进丈夫家多年的年轻女性,有空聊天的时候,也不免把聚会变成了声讨婆婆大会或者诉苦大会。
处在婆媳之间的那位儿子兼丈夫,为了维系双方的关系,受过多少夹板气,赔了多少笑脸,编了多少瞎话,也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不止是中国,日本的婆媳关系也是影响夫妻婚姻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情报机构mamatenna进行了一个名为《回婆家探亲的难言之隐》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并不觉得回婆家探亲是一件令人感到快乐的事。
那么,
日本女性究竟为何讨厌回婆家?精神疲惫?
在调查中,对于
“想要回婆家探亲吗?”
这个问题,
有
78.1%
的人选择了
“总体来说,并不想回去”、“不想”
选项。
对于为何不想回婆家这个问题,大多数人表示“回婆家实在是太耗费心力”。
回婆家探亲耗费心力吗?
1位:
非常耗费心力(52.7%)
2位:
稍微有点耗费心力(37.1%)
3位:
不怎么耗费心力(8.1%)
4位:
完全不耗费心力(2.1%)
大约有9成的人觉得回婆家探亲是一件耗费心力的事情。
其中,表示“非常耗费心力”的人占了半数以上。在探亲期间,多数人表示无法好好放松身心。
大多数的人表示回婆家是一件令人不愉快且耗费心力的事情,
那么究竟大家得担心注意什么事情?来看看大家的回答。
需要在什么方面耗费心力?
1位:
和婆婆的交流(67.3%)
2位:
帮忙下厨(59.7%)
3位:
和公公的交流(49.7%)
4位:
起床、入睡等生活节奏不同(43.7%)
5位:
使用厕所和浴室不方便
果然,因和公公婆婆交流而感到疲惫的人占了大多数。
在平时我们也经常听到妯娌、小姑子间的战争常常搞得整个家庭鸡飞狗跳的事。
讨厌一样东西总是会有些理由。
那么,关于婆家,媳妇们都有些什么不好的回忆?
令人不快的婆家轶事
“总是挑剔孩子的行为,这个不好那个不行的。”
(30岁出头)
“小姑子洗的餐具太脏了。”
(20岁出头)
“老人家太宠孩子了。”
(20出头)
“婆婆很宠爱我的丈夫,有时候一马虎跟婆婆抱怨丈夫,她都非常冷漠地不想理我。”
(30岁出头)
“就只准备丈夫以及孩子喜欢的食物,根本就不在乎我。”
(40岁出头)
有一部分的人因为公公婆婆太过溺爱孩子而感到烦恼。
而且,对于像“要再生一个男孩吗?”、“什么时候生第2胎?”
这种夫妻间的敏感话题,婆家人总是单刀直入地询问,容易引来媳妇们的反感
。而且,
一部分人表示婆家人并不把自己当做家人来看待。
当然了,虽然说大多数人不喜欢回婆家探亲,但是回婆家的话肯定不仅仅只有令人不高兴的事情。
“老人家会帮我们照顾孩子,这样我们夫妻就有单独相处的时间了。”
(30岁出头)
“婆家人的殷勤招待让我感觉很开心。”
(40岁出头)
“可以收到好多的零花钱。”
(近40岁)
“带孩子回去,他们都很高兴。”
(近40岁)
平日里,年轻女性们大都要独自承担家务活以及照顾丈夫和孩子。在回婆家探亲时,懂得其中辛苦的
婆婆会帮助其分担掉一些,使自己暂时从忙碌中解放出来
。对于
孩子来说,也有好处,很多人就表示“可以亲近大自然”、“孩子和堂兄妹们一起玩得很开心”。
有人说,婆媳关系是天然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虽太过肯定,但是从上述的调查也可得知不想回婆家探亲主要的原因是无法妥善处理好和婆家的人际关系。
日本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秋茄子は嫁に食わすな」(あきなすはよめにくわすな)
翻译成中文就是
“别让媳妇吃秋天的茄子”
。意思就是说,
秋天的茄子是最好吃的,婆婆们不会给不讨自己喜欢的媳妇吃好吃的茄子。
战前的日本,媳妇在家中的地位更是非常低的,甚至在丈夫的家中是不会被当成“人”来看的,她们吃尽了苦头,熬成了婆以后当然不会放过加进家门的媳妇,会严格的训练她们的媳妇,甚至变本加厉地欺负媳妇,把她们当成佣人看待,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1、世代间的支配
男性为一家之主,婆婆通过控制自己的儿子从而控制媳妇。于是像对于孩子教育这种问题,就成了旧权利(婆婆)和新权利(媳妇)之间的争夺战。
2、文化观念差异
婆媳两人成长的时代背景以及家庭环境不同,导致生活观念不一。无法赞同接纳对方观点的话,容易引起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