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季刊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平广播电视台  ·  突然解散!这个牌子的电器几乎每家都有 ·  昨天  
开平广播电视台  ·  热搜第一!微信又上新功能 ·  2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冲上热搜!一家6口, 5人中招,近期高发 ·  2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创新高!连续三天,300000000+! ·  4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收入飙升300%”!这一行业,缺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季刊

相交,原来就是“分享生命”

生命季刊  · 公众号  ·  · 2018-01-05 14:46

正文

(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 生命季刊 ,选择 关注 ,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生命 之道 (1)


文/何春勋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约翰壹书1:1-10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耶稣出来传道,最先收的门徒是谁?有两位:一位是彼得的弟弟安德烈,另外一位是雅各的兄弟约翰。他们原来都是施洗约翰的门徒。施洗约翰当时出来传道,在约旦河给许多犹太人施行悔改的洗礼。有一天他看见耶稣也来受洗的时候,就向众人宣告耶稣就是那位“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这个宣告是安德烈、约翰对耶稣的第一印象。第二天他们又在路上遇见耶稣,安德烈和约翰当时就离开施洗约翰去跟随了耶稣,而且去跟祂同住了一晚。后来他们就成为那十二使徒其中的两位。


约翰肯定对耶稣有非常深的认识,也很用心的把他所听见看见经历的都写下来,后来他写下约翰福音、约翰一二三书和启示录。而安德烈他第二天马上去找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西门后来信了,被耶稣改名为彼得,彼得后来成为建立教会的基石,也是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先驱。


从旧约玛拉基书到新约施洗约翰出来传道,其间有四百年,神没有兴起先知对以色列人说话,神在那几个世纪沉默了。犹太人一直在等待神差派救世主到世间来,但是当神的儿子耶稣降生来到世上,开始那几年只有几个人晓得耶稣有基督的身分,像是母亲马利亚、父亲约瑟、马利亚的亲戚以利沙伯,也就是施洗约翰的妈妈,耶路撒冷的老人西面和女先知亚拿。


犹太人总以为那位弥赛亚将是个政治及军事的强人,能领导他们推翻罗马统治,恢复大卫王国的光荣。谁会相信一位木匠的儿子就是基督呢?当耶稣呼召另一个门徒拿但业的时候,拿但业一开始也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


所以安德烈对彼得说我们遇见弥赛亚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讲的。安德烈和约翰那天跟着耶稣住了一夜,大概是谈了很多,他们认出祂是弥赛亚,相信祂就是神所差来的救主。约翰没有记载耶稣那天跟这他们两个说了些什么,作了什么事。


但是约翰壹书第一章一开头,约翰说他所见证的生命之道是他亲眼看过,亲手摸过,亲耳听过的。约翰是十二使徒中年纪最小的,但他也是活得最久的,一直到第一世纪末。晚年他写信给教会,再次诚恳地见证这个生命之道,因为当时曾经亲身跟着耶稣的那第一代门徒,他是硕果仅存。


亲眼的见证人只有他还活着,只有他才有第一手资料,教会中的人都没有亲眼见过耶稣的,以后当老约翰也过去以后,这生命之道要如何再传递下去?这个见证要怎么作?怎么样让人得到这生命之道?教会要如何活出这生命之道?这些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问题,约翰就针对这些写下了约翰一二三书。所以各位如果你对福音真道不清楚,如果你对基督徒怎么活出生命的见证,怎么过教会肢体的生活不了解,不知道怎么传福音,那么好好把约翰的书信读懂就有很大的帮助。


他首先说这生命之道就是耶稣所传的福音,这福音就是耶稣赐给人新生命,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这生命原来与天父同在,不是短暂的,而是永远的生命。这生命之道是约翰他亲耳听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是真实的,不是他听别人说或是自己编撰的。


因为他从耶稣那里听见从天上来的福音真理,他从耶稣行神迹感受到神的能力与权柄,他在耶稣身上深深看见神的荣美。约翰福音第一章十八节他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这是约翰自己亲身的见证。这个生命之道的见证要如何传下去呢?约翰说这个生命之道是要分享的。


第三节说:“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在原文里面,“相交”这个字就是“共同拥有、分享”的意思,约翰有几十年非常丰富的基督徒经验,他愿意分享给其它的人,让接受福音的人也能得到拥有这个生命,约翰强调:“我们乃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


他所传的“生命之道”不是他自创的哲学思想,也不是他自己对生命的体会,他所传讲的是关于天父上帝和耶稣基督的“生命之道”。他写信把这件事情讲清楚让大家都明白,就可以得回原来因为担忧或是怀疑而失去的喜乐。所以第四节说“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原文也作我们,如果教会弟兄姊妹明白了不再担忧了,约翰和他的同工也就放心了。


约翰要他们明白“生命之道”是可以传承的。前几年有一个活动非常流行,就是提一桶冰水从一个人的头上浇下去,有好多有名的人有钱的大老板都被点名这样作,不是好玩,而是他们在参与一个爱心活动,鼓励大家捐钱给全世界的癌症治疗研究机构。一个人浇了冰水之后还可以自由指定其它的人也这样作,被指定的人如果不要浇水,那就要交钱,但是绝大多数这些有名的人都是捐钱也浇水。


浇水活动是一种推销手段,基督徒是不是也要学他们这样作呢?浇一桶水就可以达到某种目的,传福音或是教会的事工绝对不是浇水或是交钱,因为耶稣说这个福音这个生命是白白得来的。约翰说这生命之道是相交的,是分享的,不是强迫的,也不是指定的。得救不是靠行为,乃是靠着神的恩典,因着人的信心。生命也不是你给我,我给你的,生命是神所赐的。


这里说你们与我们相交,你们与我们分享生命,这生命是哪里来的?约翰说是我们与天父和祂的儿子耶稣基督相交,也就是说生命是从神那里来的。基督徒常说团契,我们在一起团契,团契也就是“相交 ”这个字。我们一起团契,也就是我们一起分享,分享什么?不是分给你回去乱想,而是分享从神来的生命。


基督徒作见证传福音就是在做传承“生命之道”的工作,我们从别人听到的见证,得着的福音,是从耶稣然后门徒,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这些见证人在传福音的同时,也用自己悔改的生命和圣洁的生活行为,证明了福音可以改变人的生命,透过生命改变的见证,今天我们信了耶稣,我们也要用改变了的生命去带领人信耶稣。“生命之道”是一种从主耶稣传承下来的力量,能够改变自己,也能够影响别人。


第一代的门徒都老早不在了,第一手的见证已经过去了,我们所得到的都是分享来的,怎么知道分享生命一定有用呢?怎么确定这个传承能够持久呢?约翰再次提醒我们“神就是光,在祂毫无黑暗 ,因为这就是福音信息。


光明与黑暗永远都是对立的。创世记第一章说神首先创造的就是光,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然后光与暗分开了,就成了光与暗相反的特质。圣经说神就是光;而黑暗代表的是败坏,犯罪,与神为敌的生命。这里又说﹕与神相交,就要行在光中,活出神对我们的心意。而且行在神心意之中与神相交的,就一定会拒绝黑暗,拒绝犯罪。


神造了光,这光要存到永远。神就是光,祂也照亮人的心,把黑暗赶走。让人脱离罪恶污秽,住在光明之中。这个真理大家都懂,但是我们怎么能够确定呢?基督徒怎么知道自己是走在光明中,真正与神相交呢?


约翰在第一章后半和第二章就列出“六个自我检查”的项目,来看看基督徒自己是不是“真的与神相交”。这六个自我检查都以“ …若说…却不…”的句法来进行自我质问,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虚伪作假的人。


第一章五至十节出现三次“我们若说”的字句( 6,8,10),这是头三个自我虚伪的检查,可以说是“三个谎言”:分别是“骗别人”;“骗自己”;“欺骗神”。


第二章一至十一节又出现三次“人若说”的字句( 4,6,9),这是后三个自我虚伪的检查,检查什么呢?就是“三个与神相交必然的行为表现”:分别是“认识主必定要遵守主的道”,“住在主里面必须按照主所教导的去行”,“行在光明中的必会爱他的弟兄”。


这六项自我检查,就是约翰一书的中心思想。我们应该作好心理准备,藉这六个自我检查来测验自己是否真的拥有生命之道,是否真的与神相交?有没有虚伪的成分? (待续)


何春勋 来自台湾,芝加哥北郊葛霓华人教会牧师,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