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面积约27平方米的户型,折实后每平米近23万港元,几乎为全港铁路上盖售价最贵的开放式迷你户
北京学区房炒得火热,香港楼市也再次升温。最近数个楼盘相继开售,其中一个位于九龙的楼盘,实用面积约27平方米的户型,每平方米的价格高达29.4万元,依旧吸引不少人抢购。
这个楼盘是新鸿基地产(0016.HK)位于香港九龙南昌站的一个楼盘。最小户型实用面积为270平方呎(约27平方米),销售价为794.9万港元,每平方呎约2.94万港元(约29.4万每平方米)。
香港新盘通常由开发商拟定销售单价,再通过一些打折优惠活动做营销。据财新记者了解,该楼盘在一系列优惠活动后,折实售价约为500万港元至620万港元不等,每平方呎约1.85万港元至2.29万港元(约18.5万至22.9万每平方米),且还需通过分组、登记认购和多轮抽签等环节后,才能最终到手。
对于这一价格,莱坊高级董事林浩文认为该价格属于合理区间。“香港地铁站上盖的项目不多,未来都是豪宅为主。预计地铁上盖楼盘价格最少每平方呎2.4万-2.5万港元,比这个还要高。”
新鸿基地产此次放售共约309间,截至3月16日首轮认购停止前,市场预计已登记抽签的票数为12000张,超额认购约39倍。
此外,长实地产(1113.HK)旗下马鞍山新楼盘,也获约10倍的超额认购,本地地产商会德丰(0020.HK)旗下的将军澳新盘项目获得约20倍的超额认购。
“现在买得到房,就是运气好,跟买彩票一样。”一名世纪21的地产代理向财新记者说道。他透露,目前每十个客户里,可以抽中3-4个,已是非常理想的结果。
据该名代理介绍,前来看房的内地买家与本地买家各占一半,而购买四房单位(约150平方米)的占比约为18%,而购买开放式一房(270平方呎)的客户多为投资用途。
登记申请抽签的大厅内人声鼎沸,代理人与客户热切攀谈,而厅内较为隐蔽的中介代理的小房间内,登记者的身份证影印文件从中介代理们的打印机里一张张的飞出,连同代理们永远也派不完的广告宣传单,散发着较浓的油墨气味。
“我想买可以看到海景的四房单位,在香港养老。”一位内地人告诉财新记者,自己的儿女在香港定居,想要买大房在香港养老。相比香港本地买家,内地买家更加倾向购置千呎(约130-150平方米)“豪宅”。
近期在市场气氛向好的带动下,3月10日追踪香港楼价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enta-City Leading Index)报148.67点,创历史新高,且为连续第六周上升。这一指数在2015年9月达到历史高位146.92点后呈现U型反弹的趋势,先是一路下跌至2016年3月的低位127.46点,后又回弹近16.6%至上周五的148.67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