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觉志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生活的燃烧  ·  Hi,我是爱生活的燃烧! ·  3 天前  
爱生活的燃烧  ·  Hi,我是爱生活的燃烧! ·  3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一碗面剧场招聘!(上海) ·  4 天前  
长春晚报  ·  长春即将升温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视觉志

增高两年花24万,中产父母正在制造下一个潘展乐

视觉志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09-06 20:1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讲述了家长们为了让孩子长高而追求注射生长素的现象。家长们通过生长素让孩子长高,同时也面临着生长素副作用和滥用的风险。文章介绍了生长素的原理、市场规模、使用方式和潜在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家长对孩子的身高追求

家长们对孩子的身高有着高期望,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孩子长高,包括注射生长素。

关键观点2: 生长素的原理及效果

生长素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有助于治疗矮小症。注射生长素可以让孩子长高,但也可能存在副作用和风险。

关键观点3: 生长素市场的规模与发展

生长素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国内生长激素龙头企业金赛药业市场占有率高达78%。

关键观点4: 家长对生长素的态度与行为

家长们对生长素的态度复杂,有的坚信其效果,有的则担忧副作用。家长们在获取和使用生长素时存在不当行为,如滥用和自行联系药厂购买。

关键观点5: 生长素的潜在风险

生长素的滥用和长期使用可能存在副作用,如肢端肥大症等。此外,没有指征的注射生长素也存在风险。


正文



一进入开学季,家长们聊天的话题迅速从暑假营变成了孩子的学习和身体。


大家纷纷讨论啥样的孩子最让家长省心?网上流行一个段子,说的是“新型孝子的四大标准”:


不打生长素,牙齿不正畸,不吃过敏药,学习不费妈。


你以为中国式鸡娃把真金白银都砸向了辅导班?事实上,家长们对孩子身体硬件的追求更高,排在第一位的心头大患就是个头儿。


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身高,一种神奇的生长素针剂开始流行。生长素到底是什么?这种价格不菲的小瓶药剂真的能让孩子长高吗?背后到底有没有代价和隐患?






看着门框上女儿朵朵的身高标记,汪琴心焦。


前几年,孩子的身高每年能长六七厘米,而这几年才长了三四厘米。最关键的是,她和丈夫的身高都不高。四年级的朵朵身高一米三八。每次送孩子上学,看到女儿和同学们并排行走身高差了一大截的背景,汪琴就伤心不已。难道女儿长大后也注定是一个矮个子吗?汪琴并不甘心。


《海街日记》剧照


陈磊的儿子五年级高一米四五。在他眼里,孩子也不算矮。因为在他小时候,大家的身高普遍没有现在这么高。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陈磊说出了他的一个经历,有一天晚上,他在街头遇到一个一米八的壮汉问他借手机,他的第一反应是吓了一跳,再仔细一看“壮汉”戴着红领巾。一问,这是六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小天才手表没电了,找不到妈妈,才借手机的。


陈磊感叹,现在的小孩怎么都长得这么高啊,这么一对比,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小矮人了。


陈磊的感觉没有错。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一项针对6000多万人的研究显示:1985年到2019年间,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增幅世界第一,增加近8厘米,达到175.7厘米;19岁女性增幅排世界第三,增加近6厘米,达到163.5厘米。 



而中国19岁男女青年的身高,双双超过日本的172.2与158.5厘米,韩国的175.5与163.2厘米,成为东亚第一。可是家长更焦虑了。 



关于孩子究竟能够长多高的问题,陈磊仔细研究过。一个人的高矮70%是由遗传决定的。


医学上有个概念叫遗传靶身高,是根据儿童父母的身高计算出来的儿童的遗传身高值。



就像今年巴黎奥运会上,一水儿大高个的中国游泳队,他们的队员们选拔就很看遗传条件。据说在幼儿园里大多要选那些父母双方的身高之和超过350cm的孩子。


但是除了70%,还有30%的后天因素。汪琴和陈磊这样的家长,更乐意看到的是潘展乐这样的案例。


潘展乐的父母身高和只有339cm,但通过后天的努力,潘展乐还是突破了遗传的限制,最后长到了192cm,还成了“百米飞鱼”。



如果父母身高不够,帮助孩子在这30%中下功夫,已经是汪琴和陈磊们最迫在眉睫的事情。


为了孩子长高,汪琴说,全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最基础的肉蛋奶营养饮食,自不必说。五六百一节的篮球课,羽毛球课等体育课程也已经成了常规动作。



陈磊给孩子用的,则是一些怪招偏方,他给孩子练过挂双杠,摸房顶……各种招式应有尽有,他甚至还给孩子喝过公鸡血……


但是在“追高”的家长中混迹久了,大家就知道了一种站在所有“偏方”顶端的方法——注射“生长素”。




撩开女儿的上衣,在腹部肚脐周围找好一个点,汪琴很快就给女儿打好了“赛增”。


“赛增”是汪琴早就听过的生长素品牌,因为邻居的孩子已经注射两年多了,而在她看来邻居小孩一直都不矮。可是自己的女儿朵朵却是从出生起“生长曲线一直是低位运行”的小孩。


通过这两年的观察和询问,邻居孩子确实长高了很多,而且也没看出来打生长素有什么副作用。汪琴终于决定也为女儿注射生长素。



蹲在网上一周,千辛万苦抢到了儿童医院的内分泌科的专家号,经过医生诊断,朵朵的身高确实低于同龄女性平均值5至10厘米。并判定朵朵为生长激素部分缺乏,但是生长素可打可不打。汪琴没有任何犹豫,马上要求给朵朵使用生长素。


她给女儿选择的生长素“赛增”是短效水剂,一天注射一次。这也是邻居妈妈给汪琴的建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生长素主要有三大类,每天注射一次的粉剂和水剂,及每周注射一次的长效剂。三者的价格依次升高,最贵的长效水剂一般家庭负担不起。短效水剂型是主流产品。



粉剂虽然便宜,但使用起来麻烦,需要自己调配药剂,而且要使用一次性针管注射,这种针针头粗,注射疼。很多妈妈拿着注射器给孩子注射粉剂的时候手都在抖,根本不忍心下手将针头扎进孩子的肉里。而且这样的疼痛每天都要进行一次,孩子太受罪。


而短效水剂虽然也是每日一针,但使用的是隐针电子笔。这种注射的针头是隐藏式的,且针口细短,注射用药量也非常精准,自己在家操作非常方便。邻居的孩子已经不需要妈妈打针,每天自己就能注射了。



方便归方便,但在汪琴看来,这短效的水剂已经很贵了。拿邻居家孩子为例,目前体重45公斤,每天需要注射10u,而一只赛增的价格是1031元/30u,这样一个月就要花费快一万元。如果注射两年,费用就是24万。


虽然朵朵目前没有这么高额的花费,但随着孩子体重增长,注射剂量也会随之增加,未来的费用会越来越高。


李亚丽并不觉得贵,她认为,儿子出生在幸运的时代。因为身高成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


李亚丽身高157厘米,丈夫身高172。一次骨骼检查,医生预估,儿子将来最理想状态下的身高不会超过173厘米。


这个数值让李亚丽不满意。“男孩的身高很重要,现在的男生怎么也得要180吧”。


李亚丽的目的只有一个,给孩子打生长素追高到180。


虽然没有特别明显的注射生长素指征,但李亚丽曾经查阅国外文献,即使自身生长素不缺乏,在符合用药基础上,加大剂量使用生长激素,同样能起到促进生长的效果。


每当家人觉得她给孩子打生长素的行为太激进的时候,李亚丽都会搬出著名的阿根廷球星梅西的故事。因为就是生长素让矮小的梅西走上了球王之路。



李亚丽坚信生长素这个秘方,她完全可以用钱堆砌出孩子180的身高。


的确,很多家长通过生长激素治疗尝到了甜头。汪琴的女儿朵朵,在用生长素8个月后,大概长高了8厘米。效果太明显了;李亚丽的儿子也在长高,180的理想身高似乎不在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生长素到底是什么增高神药?


上世纪70年代,生长素是从尸体中提取的,用于治疗矮小症,因为100具尸体的脑垂体才能提取出一个小孩一年的治疗用量,所以生长素是比黄金还要贵的


1985年生长素终于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这才让生长素的量产成为可能。


直到2010年左右,生长素的价格从高不可攀降到可以勉强走入大众视野。 



而如今像汪琴、李亚丽和陈磊这样的普通家长已然可以对“赛增”和“安苏萌”等各种生长素的名字烂熟于心了。在他们眼里,生长素已经成为孩子长高的灵丹妙药。


家长对生长素追捧的背后,国内生长素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有数据显示,生长素的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1.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5.1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5.91%。



而汪琴和很多家长给孩子使用的“赛高”来自金赛药业,它是国内生长激素的龙头企业,2021年在整个国内生长素市场,金赛药业市场占有率高达78%。



在过去十多年间,金赛药业依靠销售生长素,利润已从2001年的0.33亿元增至2020年的28亿元,增长近百倍。



但蓬勃发展的隐忧是生长素的副作用和滥用的风险。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在接受某家媒体采访时就曾说过,生长素并不适应于每一个人,存在活动性恶性肿瘤的患者、和骨骺完全闭合者就不能使用生长素。


因为骨骺闭合,生长就停止了。继续使用生长素,可能引起肢端肥大症,导致手脚变大,面容变丑,这时的骨骼发生的是变形,而不是变长。


而除了这些明确的禁忌,部分没有指征却试图通过注射生长素来长高的人,伍学焱明确表示反对,主要原因是,从长期来看,很难说使用生长激素没有副作用。


汪琴在带孩子去医院时发现,她目所能及的大多数注射生长素的孩子,并没有矮小症,大家只是想让孩子高一点,再高一点。


而生长素这类处方药,汪琴得到的方式也并不困难。虽然医院一次只能开几支,但医生会在药盒上留下药厂的联系方式。家长只要自行联系厂家,一次性能买到90多天的剂量。


李亚丽的孩子因为没有注射生长素指征,她的药是在医院以外的诊所和中介手里买到的。她说很多人都通过这个途径购买生长素,这可能已经成为“追高”家长拿到生长素的主流渠道。



最近,李亚丽发现,孩子在用生长素明显长高后,近视了。她想起自己在网上看到过的一种说法:人在生长发育过快的情况下,眼轴也会长得过长,从而导致近视。李亚丽询问医生和药厂的销售,他们的说法都是,网上内容并没科学依据,生长素和视力不会有直接的联系。


但看着冰箱里还有两个月用量的生长素,李亚丽热烈想为孩子追高的心情冷了下来。暂时停用?观察观察孩子的视力再说?可是孩子还没有达到她理想中的身高,此时停用会不会前功尽弃?李亚丽陷入了纠结……



6 / Sep / 2024


监制:视觉志

编辑:小飚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