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加着重号的是入声字
该对添字还可对作:
——出自宋·周邦彦《烛影摇红·芳脸匀红》:“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比喻欢聚结束,彼此分离。
——出自清·梁启超《论自治》:“然则岂待与西人相遇于硝云弹雨之中,而后知其胜败之数也?”硝烟如云,子弹如雨,形容战争激烈。
——出自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虽然道姻缘不偶,我可一言难就,有多少雨泣云愁。”泪下如雨,愁积如云,形容忧愁深重。
——出自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
——出自唐·罗隐《姥山》
——出自唐·温庭筠《法云寺双桧》
该对添字还可对作:
——出自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雪下得暴虐,风刮得凶残,比喻天气寒冷恶劣。
——出自唐·韦庄《叹落花》:“不随残雪埋芳草,尽
逐香风上舞筵。
”落花虽离高枝,却未如残雪般深埋于地,其芳香又随春风飘上了歌舞筵席。
——出自唐·温庭筠《和道溪君别业》:“风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苑春。”此联为写早春清新秀丽之景象。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
:
“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迎着寒风,冒着大雪,比喻旅途艰辛。
——出自唐·杜荀鹤《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
——出自唐·许浑《赠李伊阙》
晚照:夕阳的余晖;
晴空:晴朗的天空。
该对或是出自宋·宋祁的《晚冬行园》:
上联是指因寒霜逼迫,天上的晴空显得特别高远。进入秋冬季后,随着北方干冷气流不断南侵,迫使在夏季盘旋的暖湿气流南退,导致天空中的云雾和尘埃皆随之减少,故而天空显得更蓝更高远。迥:高远。
下联是指因晚霞牵引,夕阳的余晖显得特别低近。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大气分子及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子会发生散射。根据瑞利散射定律,散射光线的强度与入射光线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波长愈短,散射就愈强。故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容易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容易透射。当天空晴朗时,蓝光被散射至弥漫天空,使得天空呈现蔚蓝色。而在日落和日出时分,太阳光以很大的倾角穿越大气层,经历的路程也较正午时长得多,因此所有波长较短的光都被侧向散射,仅剩波长较长的红光能到达地面,故形成的朝霞和晚霞皆呈红色。
“晚照”还可对作:
——出自宋·吕本中《自阳山还连州》
——出自宋·史弥宁《和黄云夫武攸见寄韵》
“晴空”还可对作:
——出自宋·释行海《和馨果二友见寄韵》
——出自 宋·徐集孙《杪岁》
鸿:大雁,鸟类的一属,形状略似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因鸿雁可以传书,故人们常用“来鸿”、“鸿信”代指书信。
燕:鸟类的一科,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也是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
该对或是出自明·王秋英的《归楚留别梦云》:
“来鸿”还可对作:
——出自 清·蒋大年《资江酬友》
——出自 唐·骆宾王《月夜有怀简诸同病》
遵:沿着,遵行。渚:水中小块陆地。《国风·豳风·九罭》记:“鸿飞遵渚”,意即鸿雁沿着水中的小洲飞翔。
“去燕”还可对作:
——出自 清·郑鹏云《秋雁 用王渔洋秋柳原韵》
——出自 宋·方一夔《次韵沃梅泉见寄并见和鄙韵 其一》
宿鸟:归巢栖息的鸟。
鸣虫:鸣叫发声的虫。
该对或是出自
唐·无可的《陨叶》:
“宿鸟”还可对作:
——出自 唐·吴融
《西陵夜居》
——出自 宋·沈与求
《野外罕人事》
“鸣虫”还可对作:
——出自 明·王廷陈
《病卧书怀》
——出自 清·黄遵宪
《代柬寄诗五兰谷并问诸友
其一》
三尺剑:三尺长的宝剑。典出《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意思是:汉高祖刘邦率军征讨英布时,被流箭射中,在回来的路上就病了。之后病情恶化,吕后请来一位高明的医生。医生进来察看后,刘邦询问病情,医生道:“这个病是可以治好的。”于是高祖骂道:“我以平民的身份,手提三尺剑而夺取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吗?我的命既然是由天决定的,那么即使是扁鹊这样的神医,又能有什么用呢!”于是不让医生给他治病,赏赐五十斤黄金就把他给打发了。
尺是长度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在秦汉之际,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三尺剑的长度则大约是
69.3
厘米。
六钧弓:六钧重的强弓。典出《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意思是:士兵们都排列坐着,道:“颜高(鲁国将领)的弓有六钧重。”
钧是重量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的重量是不一样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一钧相当于现在的7590克,六钧则相当于
45.54
千克。
该对或是出自明·苏方晋的《春日有感》
“三尺剑”还可对作:
——出自 唐·杜甫《重经昭陵》
——出自 宋·高翥《门径》
“六钧弓”还可对作:
——出自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出自 清·严遂成
《
书明俺答叹塞事后
其一
》
岭北:本义是山岭以北,又特指元朝的岭北行省。1312年,即元仁宗皇庆元年,元朝在漠北地区设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岭北行省,是元朝最北方的行省。
江东:本义是江河以东,又特指长江以东地区。长江总体上是从西向东流,但在流经安徽南部至江苏南京这一段是沿东北方向。以这一段长江为界,东边称“江东”,西边称“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