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率上升这一年半
事实上,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员工离职率开始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且出现了大规模的高管离职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有40多位国有商业银行高管离职,远超往年水平。
根据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金融行业的平均离职率为18.1%。2016年的数据尚未统计出来,但笔者判断离职率会进一步走高。
(识局君补充:媒体报道,不仅是普通员工外流,银行高管动作也较多。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年,有近80位重量级银行大佬出走,不仅含电子银行部、网络金融部、资管部等部门老总,更是涉及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副行长、监事长等职。
银行高层级的跳槽,大多流向与银行有着一定竞争关系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民营银行。如,曾任兴业银行行长14年的李仁杰退休后加盟了陆金所担任董事长;原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将担任民营银行苏宁银行行长;前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加盟百度任副总裁;华夏总行前理财处长吴志坚加盟玖富集团任副总裁兼首席资产管理官;原建设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黄浩加入蚂蚁金服,后任网商银行行长;最近的是在上月,平安银行副行长蔡丽凤辞去职务…… )
在国有大型银行,笔者对于员工离职的感性认识是:这几年年轻员工离职较为普遍,以男性为主,在单位里属于中坚力量。而对于这一人群的离职,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已有认识,但并没有引起管理层应有的重视。
我国金融市场正处于改革转型时期,一方面是传统的管理模式还未完全改进,另一方面是市场化的金融环境要求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管理系统中存有一种不太好的观念,即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占据“国有”和“金融”两大优势,处于行业和企业的“金字塔顶部”,因为候补员工众多而不怕人才流失,甚至某些国有商业银行部门领导在面对员工离职问题时,直言“有的是人来......”
而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招聘人员“不难”是真,但离职率高企,岗位人员频繁换动并不利于公司经营和业务开展。当前的现象是,新人进单位工作几年成为熟练工,然后跳槽,单位再从市场上招新人,不断地进行类似的循环。
而另一方面,如果从市场上直接招熟练工,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逆向选择”问题,即从目前金融行业的平均薪酬来看,
市场给予熟练工的薪酬远高于国有商业银行提供的薪酬,而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大于其他同业,一个必然结果是愿意放弃高薪来国有金融机构的员工,大多贪图的是国企的稳定,这样的员工普遍有一个特性,主动性较低!
很少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创新,主动开展业务。
国有商业银行长此以往的结果是,单位员工的年龄层分部长期处在青黄不接的状态,走的是“精壮熟练工”,来的要么是尚不能上战场的“新兵”,要么是积极性不够的“老人”。久而久之,单位的经营效率没有提高,而金融市场却在不断深化,加之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大环境大大挑战金融行业,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若始终得不到提升,竞争力便会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