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能反复用吗?
口罩不够的话,最安全的办法仍然是:少出门,待在家里最安全。对自己安全,也是对别人安全。
但情况特殊、口罩又实在紧缺时,经过消毒后的口罩可以重复使用。但一定要使用正确的
消毒方法。
1、干热法:
医用烘干箱或家用消毒柜,在 70℃ 下,加热消毒 30 分钟;
2、紫外线法:
医用紫光灯或家用消毒柜,以 254nm 波长,0.3mW /
c㎡
的光强下(40 - 100W),照射消毒 30 秒钟。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全消毒,消毒后的口罩依然符合 N95 测试标准。
* 需要留意的是,紫外线法需在密闭箱中进行,否则对皮肤有害。
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应该假设口罩已经沾染了病毒,最好不带进家里,而是在室外进行规范地处理或弃置。
1、用蒸锅 30 分钟(蒸馒头那种),20% 的几率会让口罩不再满足 N95 测试标准;
2、用 75% 浓度酒精喷洒,70% 的几率会让口罩不再满足 N95 测试标准。
以上两种方法,大都破坏了口罩静电吸附的结构,而导致跌落标准以下。
关于口罩的一些谣言
谣言1 口罩一定要 4 小时换一次,否则会失效
对于浓度高的呼吸科医护人员应该这样保护,但普通人如果也这样做成本太高。
只要做到单人使用,一个口罩反复消毒5次,都是在口罩严重缺乏时可取的做法。
谣言3 N95 口罩洗干净还可以反复使用
谣言4 有呼吸阀的口罩防护效果略差
有机构做过横向测试,防护效果排名前三的都是有呼吸阀的。
但患者不应该戴这种呼吸阀口罩,因为它不能阻挡飞沫呼出。
谣言5 买不到 N95 口罩,套 3 层棉口罩也能防护
如果一层 N95 口罩过滤性能是 100分,3 层棉口罩的过滤性能大概只有 5 分,就是这样的差距,所以多几层棉布用处不大。
谣言6 头罩 10L 装透明水桶,可以防飞沫传染
这种方式对飞沫方式感染眼结膜有微小的作用,和戴眼镜差不多;
但对飞沫方式吸入鼻腔的病毒感染,一点作用都没有。
飞沫随气流飞行,所以吸气的鼻腔需要戴口罩才能保护。
眼睛基本不吸气,所以几乎不会在空气里沾染病毒,只有医院呼吸科那样的环境才需要戴护目镜,
普通人只要做到不揉眼睛就够了。
谣言7 可以用吹风机为口罩消毒
这是比较恐怖的做法,风会把口罩上的病毒吹到四处,等于在给病毒播种。
谣言8 可以用微波炉给口罩消毒
口罩里有铁丝,微波炉加热会起火。
而且,这样用过的微波炉今后也不能加热食物了。
以上 8 条,就是现在网络上关于口罩使用的一些错误说法,也可以说是谣言。
在防护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方面,网络上还有一些很常见的谣言,一并整理分享给你。
如果肺泡的温度高达 60℃ ,病毒当然会死光光,不过人也完了。
谣言2 多喝热水
可以预防
冠状病毒
原理同上,水通过食道,不会给肺泡加温,无法杀死病毒,反而会烫坏食道。
室内温度如果到了 60℃,持续 1 小时,确实可以杀灭病毒,但没有空调有这种加热能力。
有人认为退而求其次,维持 30℃,100 个小时总可以吧,毕竟也热出翔了。
实际上 55℃ - 60℃ 是及格线,达不到,杀灭效果就是零。
对呼吸有问题的人来说高温反而会加重肺的负担。
与吃喝有关的谣言
武汉的那个海鲜市场确实是病毒爆发地,但并不是海鲜上的病毒导致的感染,甚至这个病毒能不能感染海洋动物都是个问题。
75% 浓度酒精如果直接接触病毒是可以有效杀灭,但病毒在肺里,喝酒如果都喝到了肺里,也就生命垂危了。
喝到胃里只会醉。
谣言3 吃葱姜蒜,辣椒可以防止感染
这些食物都有辛辣的感觉,好像火烧一样,看来和高温有关,于是认为可以消灭病毒。
原理同上,能直接杀死病毒的环境也会直接置人于死地,这个病毒感染后只能依赖自身免疫系统杀灭。
维生素 C 虽然是必须的微量元素,在近几十年里曾经被吹上了天。
而最可靠的科学结论是,它不具有任何防治感冒的功能,也不能预防冠状病毒。
与消毒/用药有关的谣言
消毒效果最好的是 75% 左右的酒精,100% 的纯酒精消毒效果反而降低了。
还有,不要频繁擦拭酒精进行消毒,否则容易产生耐药性。
这条都说是钟南山的建议,结果他本人出来辟谣。
盐水漱口是对消化道的清理,病毒感染的是呼吸道,所以没有用。
另外病毒和细菌结构不同,浓盐水漱口只能处理细菌,对这次冠状病毒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