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多事之秋
话说那美利坚国有一大公司名曰高通,以做通信方案和芯片起家,乃是手机芯片领域一方霸主。高通乃是书香门第起家,创始人都是名校
PhD
背景,从第一代卫星跟踪装置起家做到今天独占鳌头,靠的是两把独门兵器,一曰“技术研发”,一曰“知识产权”。高通对于技术研发的重视在半导体业界可谓鼎鼎大名,每年都有大量收入投入到研发上,获得的成果也是鼎鼎大名,从通信协议直至底层电路的专利数不胜数,通信芯片技术也是独步江湖无人能及,所以能长期占领高利润率的高端手机芯片方案市场。知识产权则更是凌厉无双,高通凭借着讲研发成果写入通信标准,任何使用通信标准的厂商都必须向高通缴纳费用,高通是数钱数到手软。
高通虽然收入高,却也不是纨绔子弟随意挥霍,而是把专利收入大把投入了技术研发,所以才能牢牢把控技术第一的位置。就这样高通过了十几年舒服的日子,殊不知江湖众人苦高通久矣,因为凡要入移动网络都免不了要使用高通的技术,而一旦使用了高通的技术就要被高通按照整机的价格抽成,这让本来就已经是一片红海的手机厂商利润更低,把高通的专利抽成手法痛斥为“高通税”。
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高通的知识产权赚钱大法到了这几年受到了各家厂商的激烈反对,不少厂商发起了诉讼,指高通此法乃是不正当竞争。起诉的人多了,甚至惊动了朝廷,在欧洲、韩国、中国高通都碰到了政府介入调查,一时间高通可谓是焦头烂额,唯恐自己赚钱的法门被政府一朝封禁,最终花了大把银子总算是暂时把事情平息了下去。然而,高通的知识产权赚钱大法没法长久基本已是江湖共识,一方面要看政府脸色高通不敢吃相太难看,另一方面在
5G
通信协议方面,随着华为等新起之秀的崛起,高通在协议中占的份额正在下降,已经不复
3G
时代的辉煌了。
2016
年,有激进投资人
Jana Partners
因为对高通整体管理和公司架构不满,试图逼迫高通将知识产权业务剥离。为了安抚激进投资人,高通邀请了杰弗瑞·亨德森进入董事会作为独立董事,以彰显公司寻求改变的决心。一来二去,知识产权业务剥离的事也算是过去了。
高通知识产权赚钱大法日薄西山,连江湖上其他人士都有目共睹,高通内心当然也是一清二楚。另外,高通主导的通信市场可谓也是青黄不接,
4G
通信已经接近饱和,下一代
5G
却还没有正式起来。这个时间点对高通可谓是一个坎。为了度过这个坎,高通一方面着手收购
NXP
以进入汽车芯片等正在冉冉兴起的新领域,另一方面在
5G
领域加紧布局。一旦过了这个坎,高通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通过收购
NXP
进入的新兴领域能带来新的收入源,而
5G
起来后高通则可以发挥自己在通信领域的多年内功积累获取大量利润。
然而,就在这个坎上,野蛮人博通踢门而入,在本已是暗流汹涌的半导体江湖,掀起了惊涛骇浪。
野蛮人博通踢门而入
博通现掌门人陈福阳来自东方,人长得三大五粗,动起手来则是手法凶悍,尤其擅长资本运作,当年就上演了安华高蛇吞象合并博通的惊天并购案,然而在合并博通当上博通掌门的位置后并没有停下步伐,而是继续寻找下一个猎物。没有人曾想到,博通的下一个目标竟然是高通!去年十一月,博通正式宣布提出将以现金加股票每股
70
美元收购高通全部流通股。包括高通债务在内,交易总价超过
1300
亿美元,如果成功将是半导体业界最大的收购案,顿时江湖一片哗然。
这陈福阳趁高通青黄不接的时机突然出手,高通想必也吞不下这口气,在收到收购要约之后立刻指出收购价格大大低估了高通的价值,并且指出收购很难通过美国外国收购审查委员会(
CFIUS
)的批准。
博通和高通讨价还价时间线,来源 腾讯新闻
高通这道理讲的是有理有据,但博通这厢也是有备而来。你说
CFIUS
通不过,陈福阳立马就走上层路线,亲自去白宫拜访总统,并且许诺最快
2018
年
5
月就把博通总部从新加坡搬到美国,正式成为美国公司。价格这方面则是软硬兼施,一方面提出提高收购价格,从
1300
亿增加到
1400
亿,另一方面开始恶意收购,趁高通董事会换届之际打算推举自己的人马进入高通董事会以批准收购案。
高通这边也是人心不齐,许多股东其实对于高通这几年管理层的碌碌无为感到失望,希望能有陈福阳这样的强人入局为高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眼看着董事会换届就要来临,高通一方面要不到自己想要的价码,一方面担心董事会换届时候由于股东的压力真的被博通的人成功占领,可谓是内忧外患,心中叫苦不迭。
江湖大佬各怀心思
这边厢博通高通弄得沸沸扬扬,半导体江湖里的其他人士也是自己打着小算盘。苹果作为手机领域的老大,心里对于“高通税”可谓是深恶痛绝,和高通早已是撕破脸皮在法庭上大打出手,另一方面也开始从英特尔采购基带芯片以逐渐取代原来高通的位置。博通收购高通这件事对苹果可谓是正中下怀,因为陈福阳曾公开宣布一旦收购了高通会彻底改变知识产权业务,并且改善和苹果的关系。虽然苹果没有公开表示,但是对于博通合并高通这件事是非常支持的。
另外一个密切关注博通收购高通这件事的大佬是英特尔。英特尔在个人电脑时代可谓是独孤求败,结果风向一变转到移动时代了猛然就找不着北了,在之前几年根本就没有成功的产品。不过英特尔半导体龙头老大的位置也不是白当的,经过几年艰苦摸索,终于在重要的移动通信基带芯片领域站稳了脚跟。可就在英特尔好不容易利用高通和苹果不和开始进入苹果的供应链的时候,要是博通收购了高通并且和苹果重修旧好,那对英特尔可就是亏大了,所以对于博通收购高通这件事英特尔是一万个不愿意。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博通收购高通这件事对苹果有利,那么对于苹果的竞争对手,例如谷歌和微软可就是不利了。谷歌和微软曾私下表示过对这件事的关切,希望高通能保持独立,继续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苹果和谷歌以及微软。
关键时刻
CFIUS
拍马赶到
眼看高通的董事会换届近在眼前,一旦博通推选的那六个人进入董事会掌握多数,收购案就会被通过;一旦收购案通过,等到五月博通把总部搬到美国名正言顺成了美国公司,连
CFIUS
都很难以对美国不利的名义否决收购案了,收购这事也就生米煮成了熟饭。正在高通暗暗叫苦之际,突然一骑快马赶到,大喊“且慢!”众人定睛一看,却是
CFIUS
。
CFIUS
道:“这博通来自新加坡,现在尚不属我美国公司,而且听闻这博通掌门陈福阳为人凶悍,只修伤人外功占领市场,却不喜研发内功。这博通要是把高通收购了,势必要大砍高通的研发,这样美国在
5G
的华山论剑中怕是要输给中国。我看这高通董事会换届之事暂且先推后一个月,到时候再做定夺!”
高通换帅平人心,英特尔举牌入乱局
CFIUS
这一番话让高通松了一口气,博通这外患可能是暂时不用太担心了,因为
CFIUS
目前来看不太会批准这次收购案。但是,高通的股东对于高通管理层的不满却不会因为
CFIUS
就发生变化。高通官方给出的
2019
财年每股均摊利润(
EPS
)目标是
$6.75-7.5
,然而大部分人并不相信高通能实现这个数字,例如分析师们给出的预期
EPS
是
$3.77
,远低于高通给出的数字。如果股东一直这样不满下去导致高通股票下跌,最后高通还是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为了平息股东的不满,高通心生一计,把
2016
年请入董事会的亨德森又搬了出来,于三月九日早上宣布亨德森取代了原来的保罗·雅各布成为新董事长。将独立董事亨德森送上董事长的位置,也和两年前把他召入董事会一样,主要是为了安抚股东,表达高通正在谋求改变的姿态,同时也希望获得股东在博通收购案一事上的支持。
就在三月九日早上高通换董事长一事宣布后,三月九日下午英特尔宣布不排除会收购博通。这个重磅消息一下又让江湖沸沸扬扬。英特尔收购博通的动机,从近期来讲是为了避免博通收购高通后与苹果重修旧好导致英特尔又失去在移动市场好不容易站稳的脚跟,从远期来讲则是英特尔的业务转型任务亟需它进入更多市场。英特尔从计算机市场仍然能获取大量现金收入,因此英特尔最好的快速扩展市场版图的方法就是收购,所以会在前两年连续收购
FPGA
界的老二
Altera
,自动驾驶芯片公司
Mobileye
和终端机器视觉芯片公司
Movidius
。这次放出风声来要收购博通,或许只是放个烟雾弹,想要把水搅浑看看能捞到些什么东西;或许是向
CFIUS
的一种表态,因为从
CFIUS
和美国总统的视角显然美国公司英特尔收购新加坡公司博通要比博通收购高通要好;或许还有其他目的,我们不得而知。
请看下回分解
这博通收购高通案经过四个多月的来来往往,随着高通董事会换届时间的临近在上周发生了众多重磅事件。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也不好说,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猜测。
首先,从近期来看
CFIUS
否决这项合并案的机会不小。
CFIUS
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另外,
CFIUS
在做最终决定时还会听取江湖上其他大佬的意见,而目前除了苹果以外其他公司基本都对这项合并案表示了消极态度,英特尔更是直接站出来表示要是博通收购高通成功自己会出来直接把博通给收了,这样坚定的态度令江湖人士都不禁侧目,
CFIUS
显然也是看到了。
然而,博通的陈福阳也是个能人,虽然
CFIUS
态度明确但是也没有完全把门关上,博通还是存在机会能改变局面。博通已经在做出努力:就在
CFIUS
发表博通对高通收购案的评论后,博通立即表示如果收购成功高通会投一大笔钱给美国的科技业,未来博通是否会有更有力的措施增加收购机会还未可知,而且博通也没有宣布会放弃这次收购。
最后,即使博通没有收购成功,高通方面也绝不能高枕无忧。不少高通的股东对于高通在目前管理层的治理下是否能在下一个时代的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中继续领先保持怀疑态度,另外对于知识产权业务的法律风险也是持消极态度。如果高通不能做出积极的改变,即使这次收购躲过了,在未来恐怕也会面临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