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文,将会从互联网思维与自然进化的角度,去解读迭代试错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概括总结出如何应用迭代试错的具体步骤。
主题目录如下:
- 迭代试错与互联网思维
- 大自然的进化法则
- 应用迭代试错的步骤
- 迭代试错的力量
- 结语
- One More Thing——随机试错
迭代试错与互联网思维
迭代试错,另一种常被提起的说法叫做——"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事实上,它是组成互联网思维的一种细分模式。
而所谓互联网思维,即是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对用户、市场、产品、企业、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链,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后,得出的全新(具有创新与颠覆性的)思维模式。
所以,互联网思维是数字科技,作用于经济运作方方面面的产物,因此它是一个多维视角下的模式集合。那么通常来说,互联网思维包含了以下几个维度的模式:
- 用户驱动——得“屌丝”者得天下,快速满足“屌丝”群体的刚性需求。
- 流量为王——烧钱补贴买流量,快速积累原始用户。
- 极致体验——解决痛点、痒点、兴奋点,不惜一切让用户尖叫。
- 重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用数据决策,并尽力攫取隐私数据。
- 平台生态——对外打造多方共赢生态圈,对内构建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平台。
- 免费增值——免费基础服务,增值特权付费。
- 迭代试错——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小处微创新、大处等质变。
- 极简专注——少就是多,专注于产品与服务,创造简单却非凡的体验。
- 跨界整合——以用户为流量,跨界合作或收购,快速导换用户,实现快速扩张。
- 以及等等。
然而,在所有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中,迭代试错是一切模式的基础。因为迭代试错,是针对具体做事的策略,而其它思维模式,都是在数字科技驱动下的一种经营运作策略。
那么显然,只有在数字科技的帮助下,才能够让用户获取、流量裂变、数据决策、免费增值、极致体验、跨界合作变得如此容易,又如此的重要与有效。
而也只有把具体的事情做完、做好、做对、做完美,上层的经营运作策略才能够有所作为与发挥效用。
那如何把事情,做完、做好、做对、做完美?——那就是使用迭代试错。
大自然的进化法则
事实上,迭代试错也是与数字科技发展,关系不是那么密切的一种底层通用模式。这种模式,自古以来就有,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只是在与互联网的配合发展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效用,人们这才广泛的认识到——迭代试错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并以方法论(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形式开始大量使用。
那么,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人类孕育后代就是(被动)使用了迭代试错模式——这是食物链的顶级(赢家)物种,高效繁衍出超强能力的后代,所使用的发展模式。
我们可以看到,相较于其它动物的后代,按照比例计算,人类婴儿的孕育周期更短,出生之时的“天生技能”更少,仿佛远未“发育完全”就匆忙降临,所以需要超长时间的亲代保护,才能度过超长的“脆弱期”,然后独立生存。
而反观动物,它们一出生就能快速适应自然,很快就可以独立生存(当然这是进化压力,筛选适者生存的结果)。
例如,长颈鹿出生20分钟后,即可站立,数小时后就可以奔跑;瞪羚在出生5分钟后,就能跟随母亲奔跑;并且这些幼崽从来不需要母亲喂食,它们一出生就可以自己觅食。
其实,人类婴儿的“早产”与“功能”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半成品”——就是迭代试错中快速制作原型的体现,而动物的更多“天生技能”,就是在试图给出一个适应自然环境的完美结果。
那么,结果呢?
虽然人类没有天赋技能,却可以后天自由扩展。
人类婴儿,可以利用超长的快速迭代周期(大约18年)与环境不断接触,进入高速学习、不断修正行为与逻辑、产生意识、发展心智、构建思想观念的阶段。
甚至,这是伴随人类一生的迭代过程(迭代速度会下降),并且还能够推翻以前的技能积累和认知,重新来过(可以发生,但概率很低)。
而成人与孩子大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神经元突触数量的不同,而人类婴儿的快速迭代——其实就是存储环境信息到大脑的神经网络结构之中,即:神经元突触连接映射现实因果逻辑的过程。
那么,再看动物,虽然它们自带天赋技能,但却是写死的功能,几乎不可扩展,并且它们很难通过个体的迭代试错,来产生新的出厂(基因)没有预设的技能(它们只有简单的环境反馈,相反人类则可以后天学习各种复杂新技能),所以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动物就不能快速适应。
因此,动物在面对环境(不同寻常的)变化时是异常脆弱的,历史上发生动物种群灭绝,也是常有的事。
由此可见,人类后代正是使用了迭代试错模式,再配合上大脑强大的可塑性,把获得技能的过程,从子宫里的“闭门造车”,转移到了后天的迭代试错中,才让人类可以从自然界的进化中脱颖而出。
所以,正是迭代试错,让人类可以思考人类为什么是人类,而动物只能在动物园里,却不知道为什么在那里。
应用迭代试错的步骤
- 1,做出决定:时刻进行头脑风暴,产生想法、闪念、愿景。
- 2,立即动手:立刻制作体现 (1)概念的原型,验证(1)结果。
- 3,疯狂行动:尽快评估(2)结果,立马进入正式执行阶段。
- 4,逐步优化:快速迭代功能,快速推出可用功能,快速收集反馈 。
- 5,升级重构:根据反馈,重复 (4)直到结构无法支撑迭代。
- 6,打磨细节:重复(1~5 )。
- 7,完善功能:划分工作,并在最小不可拆分的工作内容上,应用 (1~6 ) 。
- 8,构建平台:最后在更高的层面上,都是在各种 (7)的组合。
- 9,情怀愿景:围绕 (1~8)推动执行,产生文化价值观。
其中每一步,都依赖于一个方面的操作与努力:
- 「1做出决定」是主观意愿(贯穿每个人)。
- 「2~4立即动手、疯狂行动、逐步优化」是执行能力(从个人到团队)。
- 「5升级重构」是架构与设计。
- 「6打磨细节」是协作沟通。
- 「7完善功能」是技术管理。
- 「8构建平台」是资源管理。
- 「9情怀愿景」是文化价值观洗脑(开启每一个人的「1做出决定」)。
那么综上可见,迭代试错的核心,就是高效(且无止境地)执行这样一个闭环:
做出决定 => 立即行动 => 逐步改进 => 验证结果 => 升级版本 => 产生想法 => 做出决定。
而有时,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创新,那么在迭代试错的过程中,就需要强化三处环节:
- 产生想法时需要——大处着眼,
- 做出决定时需要——小处着手,
- 立即行动时需要——快速做事。
以上就是《梅奥的本质》一书中,创新中心的行动准则:think big(大处着眼),start small(小处着手),move fast(快速做事)。
迭代试错的力量
事实上,通过迭代试错——以适应现实是无价的。
瑞·达利欧,在《原则》中,说道:
“想要明白,自然是如何不依靠思考而(利用迭代试错)改进的,只需看看(能思考的)人类与(连大脑都没有的)病毒,斗智斗勇的过程。病毒就像是聪明的国际象棋对手,病毒飞快地进化(通过将不同种类病毒的遗传物质结合在一起),让全球卫生共同体里最聪明的人忙得不可开交,不断思索对付病毒的新办法。”
而对于个人,迭代试错则是成为领域专家的必经之路,物理学家玻尔,就曾说:“专家就是把一个非常狭窄领域内,所有可能犯的错误,都犯过的人。”
那么,细致一想,我们的智能,人类的认知,也就是大脑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每天亿万次神经元活动的——迭代试错,这个过程造就了大脑动态的神经网络结构,从而支撑了我们认知学习的可能与结果,即:我们智能的进化。
甚至,我们的意识与思想,也是大脑神经网络结构,迭代试错的产物。而更进一步,每个人智能的迭代试错,则形成了我们人类群体的文化——这是群体智能的动态结构。
可见,进化——就是自然界迭代试错的结果,而知识——就是信息迭代试错的结果,前者产生了人类,后者产生了文明。
那么显然,道理与做到、想法与结果之间,间隔着的那道不可与逾越的鸿沟,也就是——迭代试错。
结语
从根本上说,物质的运动、能量的转化、信息的排列组合,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都可以看成是建立在迭代试错之上的。
也就是说,是迭代试错应用在不同的层面,才形成了不同层面的所有结果,即:没有迭代就没有结构,没有试错就没有进化,没有迭代试错,就没有结构的进化。而正是这个模式,在推动着“适者生存”的结果,一步步走向宇宙演化的“终点”。
所以,迭代试错的行为和模式,是无处不在的,并且世界上——没有完美,只有迭代。
最后,也正是迭代试错,让人类理解了迭代试错本身,并递归的让人类,更加积极地去实践迭代试错的模式(即互联网思维)。
那么试想,如果不使用迭代试错,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和现在所有的一切吗?
显然,在运用“正确工具”的情况下,并不需要通过迭代试错来获得正确结果,比如应用数学公式、物理定律、先验总结等等,但知道何时何地使用什么“正确工具”以及如何使用,仍然需要迭代试错。
One More Thing——随机试错
在局部来看充满了随机性,但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下,就会呈现出——规律,而在规律视角下,就拥有了方向——随机就变成了迭代。
因此,从微观局部来看——是随机试错,即演化;但从宏观整体来看——就是迭代试错,即进化。
在英文中进化和演化不做区分,evolution原本译作进化,后来发现进化带有目的性,大自然用演化更适合,但我的理解是——微观随机用演化,宏观迭代用进化。
主题相关文章:
- 从生物信息角度:深度理解“少即是多”的7个含义
- 宇宙的模式:递归、分形、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