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提示:文章内容从长远到眼下,从经济到民生,通过三个层面介绍了当地绿色发展的思路:
在城市长远发展中,用生态规划为城市植入绿色基因,让城市
长远
发展强中
透
绿。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用生态经济为城市注入绿色燃料,化
生态种子孕育经济果实
。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用生态创建为载体为城市穿上绿色外衣,
用优美环境助人民安居。
生态环境类的文章,内容相对简单,但多出现生动性言语,比较能够启发大家措辞的思路。
不唯经济脸色
更重山水气色(微观)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05日 11 版)
福建南平市建阳区委书记
杨新强
实现
“脸色”与“气色”皆好,经济与自然共赢,关键在人、在思路,要推动形成生态友好型产业模式,化生态优势为绿色本钱。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南平市建阳区位于武夷山南麓,是福建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东南沿海的重要生态屏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阳最响亮的品牌。
只有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不唯经济
“脸色”,更重山水“气色”
,才能担当起历史重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规划为引领,打造
“绿色格局”
。实现
“脸色”与“气色”皆好,经济与自然共赢,美丽与发展同行,
关键在人、在思路
。我们实施
“生态
立区
、生态
兴区
、生态
强区
”战略,主动融入武夷新区建设,严格执行环保制度,严守生态红线,
用高端、高质、高新
“三高”实现耗能、污染、排放“三降”
,
打造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全域生态格局。
以生态经济为重点,提升
“绿色实力”。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方式创新
,形成经济发展的
“增长点”。着力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
以优质的项目增量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
。积极顺应
“互联网+”“生态+”
的发展趋势,推动形成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相统一的
“三二一”生态友好型产业模式,
化生态优势为绿色本钱
。
以生态创建为基础,构建
“绿色屏障”。
建阳森林覆盖率达
75.5%,我们要主动融入全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探索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推进碳汇交易试点,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坚持把城市和乡村当作景区来建设,
显山露水、透绿见景
,
推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城乡建筑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用绿水青山留住美丽乡愁。
指点申论国考季申论课程7月9日开讲,点击下面链接了解详情
2017年国考季申论真题刷题一班开课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