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没有我,也没有天地万物,只有「光」。
光照在物体上,物体才显出轮廓而成为物体;光从物体反射到我们的眼睛,我们才获得了视觉形象,那个「能看」的我才得以存在。
假如没有「光」,万物与我均归于寂灭,幽幽冥冥,浑沌未判。
我们的「良知」就是「光」。良知之光充塞宇宙,无处不在。
《易》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易」就是这个「知」。天地间只有此「知」,没有它,天地闭、乾坤息。
此「知」即觉照
,美丑善恶,一照而皆真;
此「知」本无知
,原无取舍,美丑善恶通而为一。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日月之光,再小的缝隙也能照进去。「良知」也是如此。
我们内心那些阴暗潮湿的角落,那些神奸藏身之地,良知一照,纤毫必现、魍魉潜消。
所谓「暗」,即是「明」之缺乏,明来则暗去,故明由暗生;所谓「明」,即是「暗」之缺乏,暗来则明去,故暗由明生。明暗相生。
光照则明,不照则暗;良知照则明,不照则暗。然而
无论照与不照,「光」总是那个「光」,「良知」总是那个「良知」
。
因此
这一个「知」字超越明暗有无、美丑善恶,与物无对
。那些作恶的人,他的「知」几乎被完全蒙蔽,但那个「知」依然在那里。那些已死的人,他的「知」不再照,但那个「知」依然在那里。即便人类灭绝,那个「知」依然不灭。
我与物相对,而此「知」无对
,非我非物,不因我而有、不因物而有,而我与物皆因它而有。故阳明先生曰「良知生天生地、成鬼成帝」。
「良知」并非我的良知,而是我与天地万物共此良知。老子所谓「谷神不死」,即是良知常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