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研究的态度解读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商务  ·  2月1日至2月7日陕西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 ·  2 天前  
陕西商务  ·  2月1日至2月7日陕西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科学报

荐书 | 看马克·吐温当年如何玩转欧洲!

社会科学报  · 公众号  ·  · 2019-12-12 19:01

正文

点击上方 “社会科学报” 关注我们



马克·吐温的

欧洲旅游手记


——摘自马克·吐温《憨人国外旅游记》












1867年6月,一群无知无畏的美国游客登上豪华游轮“贵格城号”,从纽约起航,满怀期待地向着欧洲大陆和圣地进发!


巴黎、马赛、热那亚、那不勒斯、庞贝、君士坦丁堡、士麦那、大马士革、耶路撒冷、拿撒勒、伯利恒……沿途的风光让人目不暇接!


来吧,让我们和他们一起登上游轮,去探索那神秘而广阔的世界!


第一站:亚速尔群岛








我认为亚速尔群岛在美国肯定默默无闻。这是大西洋中位置偏僻的群岛,由九个或者十个岛屿组成,处于从纽约到直布罗陀海峡行程过半的地方。


我们参观了一座约有两百年历史的耶稣会大教堂,看到了一个货真价实的钉死耶稣的十字架。十字架光亮坚硬,保存良好,就好像耶稣受难那可怕的悲剧就发生在昨天一样。而实际上,耶稣受难是十八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了。但是,这些易被蒙骗的人却毫不犹豫地认为这块木头是真的。


大教堂里有一个附属小教堂,小教堂里面有一个祭坛,涂料是纯银的——至少他们是这么说的,但是依我看,纯度也就是有个百分之八九十——祭坛前是一盏小小的长明灯。一位虔诚的女士去世了,留下了一笔钱,要求用无限的弥撒来让她的灵魂安息,还规定这盏灯要始终亮着,日夜不熄。你明白,她死前就完成了遗嘱。灯极小,非常昏暗。我觉得就算这盏灯完全熄灭了,也对她没什么大的伤害。


大教堂里的大祭坛、三四个小祭坛,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徒有其表。在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周围,是一群生锈、肮脏、损坏的使徒。有的只有一条腿。有的一个眼珠子掉出来了,另一个眼珠子却顽强地留在原地。有的缺了两三个手指头。有的鼻子少了一块,都没法擤鼻涕了。所有的使徒都是残疾的,令人沮丧,与其留在大教堂里,还不如送往医院。



奥尔塔的每条道路都赏心悦目,用沉重的俄罗斯大石铺就,路面整洁,就和地板一样——不像百老汇那样斑驳杂乱、布满孔洞。每条道路的两边都围以高大、坚固的熔岩墙壁,会在这片不知霜冻为何物的土地上延续一千年。这些墙壁非常厚实,通常抹着灰浆,涂着白粉,上面还耸立着一块块经过切割的条石。墙上建有花园,树木垂下摇曳的卷须,卷须青翠碧绿,与墙上的白粉或者黑色熔岩相互衬托,美丽绝伦。树木和藤蔓有时穿过狭窄的街道,遮蔽太阳,因此,你好像是在隧道里骑行。石砌小路、大路、桥梁都是由政府修建的。


一些岛屿上的群山非常高。我们沿着皮可岛的海岸线航行。岛上是巍峨的青翠群山,就像金字塔一样。山峰高耸入云,连绵不绝,高达七千六百一十三英尺。山顶直插云霄,耸立于白云之上,就像漂浮于雾中的岛屿!


第二站:法国


我们看到罗讷河静静地流淌,河两岸是青青绿草;舒适的农舍掩映在鲜花和灌木之中;古色古香的红瓦乡村历史悠久,长满青苔的中世纪大教堂在雾霭之中隐约可见;林木茂密的群山上巍然耸立着封建时代的城堡,城堡里是长满青藤的塔楼和角楼;我们就好像见到了极乐世界,飘渺的仙境令我们目不暇接!


此时,我们明白了诗人是在歌颂什么:

青青玉米地与阳光下的藤蔓

哦,法国,宜人的土地!


法国是宜人的土地。只有“宜人”这个词才能精确地描述法国。他们说,法语里面没有“家”这个词。呃,如此引人入胜的美景自然给人家的感觉,因此,处于如此美景之中,就算没有这个单词,他们也不会有意见。对于“无家可归的”法国,我们不要同情心泛滥。我看到,身处异国他乡的法国人基本上不会放弃在适当时候重返祖国的念头。现在,他们的念头一点儿都不让我奇怪了。



我们去参观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的大名已经是如雷贯耳。有时,我都感到惊讶,因为我们确实知道得太多,而且我们也太聪明了。我们立刻认出这座古老高大的褐色哥特式建筑;景色如画。我们离开一段距离,从一个观察视角转到另一个观察视角,长时间凝视着它高耸的方塔和富丽堂皇的正门,只看见密密麻麻残缺不全的圣徒石像。时光似箭,日月如梭,圣徒们却一直居高临下,平静地俯视众生。在骑士精神和浪漫主义盛行的古代,耶路撒冷的最高级主教站在这些建筑下面,号召进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那是六百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从那时起,圣徒们就站在了那儿,安静地俯视令巴黎或喜或悲的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

接着我们又前往凡尔赛。凡尔赛!太美,太漂亮了!你瞪大眼睛,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眼前的一切竟然是真的,这就是天上人间,不是传说中的伊甸园——但是,你头晕目眩,周围美丽的世界让你昏昏沉沉,你半信半疑地认为自己陷入了美梦之中,无法自拔。


景色就像军乐一样,令人兴奋激动!这是个高贵典雅的地方,正面装饰精美的房屋鳞次栉比,延伸开去,好像没有尽头一样;前面是条宏伟的长廊,帝国军队可以在此接受检阅;周围到处是几乎数不清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巨大的雕像,但看起来却像是仅仅零散分布在这片宽阔的空间中;长廊有宽阔的石头台阶,通往花园的低处——整团的士兵都可以在这条阶梯上站岗,而且空间还绰绰有余。


还有规模宏大的喷泉,巨大的青铜像把耀眼的水流喷向空中,一百条弯曲的喷射水流汇聚在一起,外形壮观,绝美无比;宽阔的林荫道以青草为地毯,像树枝一样向不同的方向伸展,四通八达,延伸到好似无穷无尽的远方,道路两边各是一排密密麻麻、枝叶茂盛的树木,树枝在上方交汇,形成拱门,就跟雕刻的石头拱门一样无懈可击、富于美感;森林中处处是波光粼粼的湖泊,小型船只在湖面上闪闪发光。无论在什么地方——在宫殿的台阶上,在散步场所,在喷泉周围,在树丛中,在远处绵延不绝的林荫道拱门下——成千上万的人身着盛装,走路,奔跑,跳舞,给这幅神仙画卷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不远万里而来,不虚此行。一切都规模宏大。没有小家子气的东西——没有便宜货。雕像都体积庞大;宫殿宏伟;花园占地极多;林荫道无穷无尽。凡尔赛面积巨大、广阔无垠。我以前认为,图片过度夸张了,凡尔赛没那么大。这一切使凡尔赛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更加美丽。现在,我知道,图片并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凡尔赛的精髓,没有画家可以在画布上充分表现凡尔赛真实的美感。

……


第三站:米兰


黄昏时分,我们离米兰越来越近了,瞥见了米兰城和远处蓝色的山峰。但是,我们并不关心这些——这些一点都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我们急不可耐;我们急于看到举世闻名的大教堂!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个方向和那个方向——四周——每个角落。我们不需要别人为我们指出来——我们不想让任何人指出来——就算是在撒哈拉大沙漠里,我们也能把它找出来。


最后,如林的方尖塔优雅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在琥珀色的阳光中闪闪发光,在一片低矮的房顶中间冉冉升起。有时,人们会看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在海面之上,镀金的鳍状云朵从茫茫波涛之中升起。大教堂!我们立刻明白这就是大教堂。


真是个奇迹!如此宏伟、庄严、巨大!却又如此精巧、轻盈、优雅!这座建筑坚固厚重,但是在温柔的月光之中,却又像霜花一样给人虚幻缥缈、如梦如幻的感觉,似乎只需要吹一口气就能够融化一样!棱角分明,尖塔如林,刺破苍穹。它们的阴影落在雪白的屋顶之上,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一个奇迹!——一首石头的赞美诗,大理石的诗歌!


无论如何审视,这座伟大的教堂都给人高贵典雅、美不可言之感!在米兰的每个角落,或在距离米兰七英里之内的任何地方,你都可以看到它。只要一见到它,其他的一切东西就没有办法吸引你的注意力了。你可能一走神,目光暂时游离到别的地方。但是,你肯定又会把目光投向它。早晨起来,你目光找寻的第一件东西就是它。在夜晚,最后让你恋恋不舍,不忍闭目的也是它。当然,它是人类大脑构思出的最神奇的造物。



这座教堂有五扇大门。中间的大门周围是大理石浅浮雕,有鸟类、水果、兽类和昆虫,精工细作,栩栩如生——而且数量繁多,设计复杂,就算研究一个星期也不会厌倦。在大尖塔之上——俯视许许多多的尖塔——在尖塔之中——在门窗之上——在这栋宏大建筑的每一个角落,从顶部到底部,只要能找到壁龛和拱门的地方,处处都可以看到一座大理石雕像,每一座雕像本身都值得玩味!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卡诺瓦——这样的巨匠负责设计,他们自己的学生负责雕塑。每张脸都表情丰富,每个姿势都仪态万方。远远地,在高耸的屋顶之上,一排排精雕细刻的尖塔高耸入云。透过尖塔丰富多彩的窗花格,可以看到远处的天空。在尖塔中间,大尖塔拔地而起,就像大商船的主桅傲然耸立在一群小船中间。


从屋檐到屋顶的鸡冠形屋脊,都是绵延不绝的巨大的曲线形大理石横梁,就像是蒸汽船从船头延伸到船尾的牵索。每根横梁,从头到尾,都竖立着一排花样繁多的花朵和水果雕塑——互不统属,迥然不同,代表了一万五千多个物种。稍远处,这一排排的花朵和水果好像靠在了一起,就像铁路轨道的一根根枕木。就此,这座花园里含苞待放的花朵和怒放的花朵形成了一幅非常养眼的画面。


我们四处游荡,凝视高处的巨型窗户,窗户闪闪发亮,色彩艳丽,展示了救世主及其追随者的生活。一些是马赛克图片,上千块彩色玻璃和石块被拼接在一起,艺术感十足,和画作一样光滑完美。我们数了数,一扇窗户有六十块玻璃,每块玻璃上都画着画,巧夺天工,成就不凡,只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完成这样的巨作。

……


第四站:威尼斯

我们休息了一下,精神振作,登上了火车,兴高采烈,心满意足。黄昏时分,我们静静地坐着,几乎没有意识到我们到了哪里——因为一阵胡侃之后,我们自然而然地陷入了沉默与冥想之中——有人叫道——“威尼斯!”


一里格之外,漂浮在宁静的大海之上的就是这座伟大的城市。它的塔楼、圆顶、尖塔就沉浸在夕阳金色的雾霭之中。









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非常柔和、如梦如幻、极为美丽。在一块空旷的水面上——大约三分之一英里宽,两英里长——集结了两万条刚朵拉,每条刚朵拉上都挂着两个到十个,二十个,甚至三十个五颜六色的灯笼,有四到十二名乘客。目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彩绘的灯笼比比皆是——就像是各色繁花盛开的花园,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些花朵在四处漂动;它们不停地滑进滑出,彼此融合,让你情不自禁地想去看清它们那谜一般的演化过程。处处可见焰火发出的强光,有红的,有绿的,迫不及待地腾空而起,把周围的小船照得亮如白昼。


每条从我们身边划过的刚朵拉都高高挂着五颜六色的灯笼,有新月形的、金字塔形的,还有环形的,照亮了灯笼下年轻、喷香、可爱的面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些灯笼的倒影,细长、多彩、数不胜数,被波浪扭曲弄皱,同样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醉神迷。一群群的年轻女士和绅士精心装扮他们的彩船,在船上吃晚餐。身穿燕尾服,系着白领结的侍者随侍左右。餐桌布置得富丽堂皇,就像是在吃喜宴一般。我猜他们可能从自家客厅带来了昂贵的球形灯,还有装饰着花边的丝绸窗帘。他们还带来了钢琴和吉他,弹奏并演唱歌剧。从郊区和穷街陋巷赶来的是平民百姓的刚朵拉,挂着纸做的灯笼,此刻都围拢过来观看欣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