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谷歌和自由科技中心借着纪念鲁比克教授发明魔方40周年,要办7年的巡回展《超越魔方》,我脑子里就充满了问号和兴趣。魔方是一个我们都自以为太过熟悉甚至已经蒙上厚厚灰尘的古董了。魔方的解法,各种几何解谜的变种甚至已经饱和到乏味的地步。为什么是谷歌这样一个科技与时尚的尖端企业在发起?但转念一想,能炒热这盘冷饭,岂不是特别见功力的一件事。
展览名称:《超越魔方》科技互动大展
展览日期:2016年11月26日-2017年2月26日
展览地点:上海环球港·四楼博物馆(中山北路3300号)
1. 请直接在本文下方留言,聊聊你认为玩魔方的乐趣是什么?
2. 点击阅读原文并上传留言截图,我们将选出10名读者每人送出《超越魔方》科技互动大展上海站平日联票2张,共20张。
2. 本活动参与截止日期为2017年1月9日。
所有福利中奖情况请向iWeekly周末画报公众号回复“中奖”两字查询中奖名单
谷歌一向不务正业,旗下有超过35亿美元的烂尾项目,还热衷于收养一些四处流(pei)浪(qian)的高科技工作室,注意力从人工智能又跳到了用来监测糖尿病的智能隐形眼镜,甚至专门成立了一家致力于“炼丹”的医药公司Calico。谷歌饭们经常很痛心的说,Apple擅长做产品,而谷歌,擅长做beta版。好比一个得了懒癌的少年天才,上厕所之余,随手解决了麻省理工教授写在白板上的难题,连签个名都嫌麻烦。
如果说谷歌Alpha-go是靠着挑战人间最难游戏并不断战胜国际顶尖棋士,来告诉更多人,谷歌绝不是一家靠竞价排位捞金鱼的互联网公司。那么,和魔方的相遇,让谷歌更想从根本上传播自己对世界的期待——作为一个全新教育理念传播者,通过魔方来塑造下一代的 problem solver。
超越魔方——看起来就很顺眼,要换成了超越围棋,只会觉得狂妄。超越扫雷超越斗地主,就是个逗逼了。
超越魔方展划分创造(Invent)、玩乐(Play)、启迪(Inspire)三个区域,在这其中是一种时下最新鲜的教育理念:STEAM。不再把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e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matics)当成什么行业分工,而是看成综合的整体来激活一个人的心智。不过,目前在欧美更主流的是STEM理念,就是把艺术那个A排除在外,诶?那不就是理综么,换了个英文缩写,就不认识了么?
这其实挺有意思的。Stem这个单词,本意是干,象征干才,而且也是像MIT这样的学校喜欢提。Steam是蒸汽,让人联想起蒸汽朋克,但更巧的是,世界最大的互动游戏平台就叫STEAM,也是为了向蒸汽朋克致敬。虽然有点扯,不过总觉得还挺符合谷歌的气质。
看来这次展览要做的,是如何突破既有的框架,借助这个烙印住数亿人童年的载体,给出更多可能性。
比如回溯魔方起源的魔方雏形(Puzzle Prototype)展台,提供一堆基于魔方设计理念的散件,让孩子们自己搭着玩,来体会发明的乐趣,并感受魔方发明本身有多么神奇。据这两年展览的统计,在这个展台逗留时间最长的就是那些不理妈妈的幼儿,非常有胎教价值,可以参考一下。
另外的蜜蜂机器人闯迷阵(Robot Command)就很体现“超越”的价值了,这个展品,是直接抽取了魔方核心的数理结构,包括作为一个群对称、转动方向可逆、角度的封闭性等特征,铺在了一个用矩形格子搭建的二维平面上。而那些曾经迷倒众生的魔方公式,变成了一个连小盆友都能上手的程序编译器,从小培养你对代码的爱,非常有心机。
这个创意的超越性概括地说分两步。起先,构造一个原始图灵机,把解魔方的操作还原到了逻辑层面,这不难,基本上就是果壳网水平,蓝翔技校培养的码农都能在厕纸上随手写。难的是第二步,构造一个新的图灵机(蜜蜂机器人儿),利用通用图灵机的原理,使得魔方和这个快乐的机器人儿等价。这一步,把《天涯明月刀》全体员工都叫上,都未必有戏。
机器人拧魔方什么的就不说了,完全是顺带拆点阿尔法狗的小脑来凑数的,太简单,当然吸引一堆小朋友肯定没问题。
谷歌通过这个展,其实是想告诉观众们,把一个经典模型吃透,其实没什么;一个原始IP的真正价值,是如何成为研发周边产品甚至新产品的基本元素,而不只是同一种东西的简单变形,甚至畸形——人家希腊造神庙,你把艾奥尼亚石柱10:1缩放了往玄关一插,也好意思叫爱琴海风格?
这就需要跨领域的深度融合,甚至是在一个人身上就拥有多领域思维网络,才能激发真正的创造力。最起码,要有高于通识的跨领域素养,才能很快吸收新知识,为以后的创造做准备,哪怕只是跨领域合作,也有个准入门槛,才能顺利耦合。这一点,就必须从早教抓起了,否则一旦思维产生定式,甚至某种狭隘的行业自尊心,就再也不能和别人愉快地玩耍。
这也是为什么得呼吁STEM教育,甚至像谷歌那样推广STEAM教育的原因。他们是真正在为次世代甚至下一世代的人忧心。而这次展览的25个展台,几乎都多少带点艺术性,也会让人思考,如果没有审美价值的渗入,一个再有科技含金量的东西,又能给人带来多少趣味,甚至意义,哪怕是最经济的效益?
来看看STEM插入了这一个A之后有什么喜人的成果吧。
钻石魔方这种,基本配置,不管搞个什么展,总得给时尚界一个blingbling的交代。而且别忘了鲁比克大爷自己就是STEAM教育活脱脱的样板,搞出了魔方这么深不可测的发明,但本职工作其实是建筑设计。
鲁比克大爷最新一弹的魔方人,还是颇具亮点,取消了色彩组合,以肢体来作为标记,不仅可以用来还原,还能用来凹造型摆拍,真想买一个送女票。还有巨型、透明结构魔方,亮点是大(想不看都不行)和透(一秒钟教会魔方工程学原理)。
还有纪念碑、异形魔方和亚文化周边的集邮,都是一些很有爱的收藏品。印象中,最惊艳的是麦菲特宝盒魔方,还原后能打开,用来装小礼物那是奢华浪漫到不要不要的。
再挖一下以魔方为表率的益智游戏千年老坟,很多几百年前流毒甚广,后来几乎绝迹,都十分经典,如今很多所谓开发智力的玩意儿只能归为弱智游戏一类。顺带还可以触发历史事件;我这里也可以补充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大规模数独,最早的原型,其实是河图洛书上的九宫算术。
这些魔方艺术品里,赫伯曼变体(Hoberman Morph)这个绝对达到又超出了当代艺术的水准。方体和圆体的渐变在数码操控下很神奇,但其中还包含了一套解析几何的方程式,和鲁比克教授的那款比起来,方出了别具一格的魔性。令人回想起折磨了数代化学家和数学家的最美科研对象:雪花。而且,这还完全是人造的,这位Mr. Hoberman到底是怎样的脑回路?
比较奇特的是谷歌魔方实验室。作为单纯的文科狗,也真是有点惊到了。但仔细想想,到底是程序员思维啊,一切都有可计算性价值。魔方的18种拧法,作为一套指令集,完全可以控制音符的排列,可以想成18个键的羽管琴,如果变成一个实体乐器,又可以买一个送女票了。谷歌这一作,我给满分!
和上面那个一比,魔方像素画的优越性就暴露出来了,魔方的色块组合和像素画理念之间毫无违和感。属于神来之笔。不过我想说,观众真会照着策展方的剧本合作出一副画来吗?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装饰拼图制造。第一反应是马里奥制造,曾经风靡全美,布林和佩奇,之一,不可能没玩过。但其实做了一点功课发现,在三阶魔方还原中就有一些象形组合了,比如“小鱼型”,“十字型”,“正方体平面图”。这还是一个美学反哺技术的小细节。但能把这么细微的灵感完善成这么有品质的展品,还是不得不敬佩他们的诚意。获得2015年美国博物馆协会“缪斯奖”也是毫无意外。
这个“拼图制造”还可以看成“七巧板”的数码升级版,对早教也有多层次的效果,图形的编排依赖图形想象力,还培养色感,奖励效果也很显著——这对幼儿来讲是最重要的。必须非常直观地让她能Aha一下!什么“答对了,一百分,你真棒!”这种僵尸台词,只会把小朋友吓cry。还是多人互动,分享、协作,这两点紧紧扣住,反正就是只要能两个人玩的,绝对不落单。
不管是像雪花和赫伯曼变体那种科学研究自带的神性美,还是美感对技术的反哺,甚至社交、时尚生活小情趣,只要平衡得到位,带来的好处没法简单地做加减法。谷歌为了在STEM教育理念中插入这个Art,通过魔方设计了十几种传达,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除了对世界充满爱,你真的没法解释谷歌的许多 “不务正业”的行为。而且,谷歌还用数据证明了,爱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除了Change the world这个有点中二的口号,谷歌的另一个口号就是“不作恶”(Do not be evil)。
作者:刘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