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运-20起飞,接烈士回家! ·  昨天  
央视新闻  ·  4比0横扫张本智和,王楚钦夺冠! ·  3 天前  
新华社  ·  29+9!中方扩大免签国家范围 ·  5 天前  
央视新闻  ·  想和你一起看雪,也想和雪一起看你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式医闹背后:被忽视的“心病”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08 07:29

正文


你是否关注过危重病人的心理状态?


被忽视的危重病人心理援助

文 | 彭小华 

首发于2017年3月6日总第794期《中国新闻周刊》


好朋友Z先生患上肺心病,入院治疗几天,病情不见缓解,反而出现了情绪问题:紧张、烦躁、焦虑。某天夜里,我接到他的求救电话,要我赶紧去医院救他。他说有鬼来抓他,他正在与魔王对骂;他还怀疑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医疗陷阱,医院的医生、护士都是骗子假扮的,给他用的是假药,把他困在这里,不把他的积蓄掏空不会让他出院。我理解,随着身体疾病的加重,他在心理上也变得虚弱、缺乏安全感,有被迫害妄想。我尽力安慰他,直到他渐渐平静下来。


第二天,医院通报了前一晚的情况:病人疯狂地叫骂,双手在空中狂抓乱舞,扯掉氧气管,还冲进办公室试图砸电脑,甚至动手打值班护士。医生的结论是“他疯了”,要家属马上把他转到精神病院。然而,精神病的诊断有一套严格的指标,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把病人称为“疯子”并赶出院呢?


我们要求医院请精神科专家会诊,结论是病人完全不具备精神病特征,只是情绪紧张、恐慌、谵妄。Z的弟弟非常气恼,认为其兄是装疯卖傻,原因是耐不住寂寞、怕死,用这种极端的方式逼迫大家关注他,希望有人陪伴;Z的女儿也觉得爸爸并非真的病危,只是怕寂寞、怕死,以病危为借口迫使自己前去陪伴。


人们大多能理解重病患者身体的痛苦,至于患者情感、心理方面的痛苦,他们的担忧、孤独感、对死亡的恐惧、对陪伴和交谈的需求,相当多的人缺少理解,甚至视为矫情、不坚强,给家人增添额外的麻烦,有的家人甚至表示厌弃。


当朋友的亲人对我抱怨他装疯时,我感到他们没有意识到病人的心理痛苦和情感需求,忽略了他不再是平时那个心理强大的人。如果说普通人对危重病人心理问题的认识欠缺尚可理解的话,那么医院本来该对病人进行综合身心处治的。而Z先生先后从社区医院到三甲医院,所到之处没有一家医院关注过他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没有配备专业心理医生,病人完全得不到心理援助和精神药物治疗。


与中国的医院不同,美国的医院对危重患者的情感、心理护理做得要好很多。病人的情绪受到重视,医疗团队中配备心理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精神类药物,很多医院还配备了专门同病人进行交谈的谈话专家,同病人坦率地讨论病情、情绪、对治疗方案的考虑和对余下生命的安排、人生的最后愿望等。其结果,病人往往死得比较平静、清楚。而国内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经常对病人隐瞒病情,不少病人临死才知道自己生还无望,这样那样的牵挂没来得及了结,这是对病人知情权的剥夺,很不人道。


专业心理医生、谈话专家、社工为病人提供心理护理,改善了病人的情绪,这既符合身心联动的医学模式,也符合人道主义精神。而且,西方学者研究证实,得到心理护理的病人情绪更稳定,态度更加乐观、积极,身体疾病治疗的效果也会更好,恢复的速度也更快。


不同于国内,西方国家的危重病人不依赖家人、朋友的照顾,除了医院的身心护理,他们还得到医院的社工、教友(如果患者是宗教徒的话)以及慈善机构志愿者的定期探望。而在国内,社会缺少类似的机构。由于少子化、家庭人力匮乏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重病患者依靠家人陪伴越来越不现实,而且,估计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医院仍会以治疗身体疾患为主。但在危重病人情感、心理护理方面,医疗慈善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每个人都避免不了衰老、患病,善老、善终已经成为我们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话题。医院引入心理护理也好、医疗慈善体系建立也罢,目前还很难马上实现。与其担忧自己未来衰老、生病时可能面临的孤独窘境,不如有时间、精力的人组织互助团体,轮流、定期地探望、陪伴亲友中孤独的住院病人,为他们提供情感援助,等有一天自己需要时,也有更多机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作者为文艺学博士,作家,咨询师,曾从事医学情报工作,著有译作《最好的告别》《现代急诊医学治疗手册》等。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韩国乐天让地背后:会长集贪腐与命案与一身?

点击图片阅读 | 给女儿“喂”几口唐诗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