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成都高新区全面统筹民生建设重点项目,
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
在6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地开花。
一系列民生工程的推进,刷新着城市的风貌。
已全线贯通 预计9月开放
中和大道 (桂龙大桥— 红星路南延线)
摄影 梁磊▲
桂龙大桥
▲
桂龙大桥全线通车后,从桂龙大桥连通红星路南延线的中和大道改造工程在今年启动。
道路概况:
全长1.3公里;
道路设计红线宽度40米,其中车行道设计为双向6车道加两条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4.5米。
改造进度:
改造后的中和大道已经初现雏形,并且具备了双向六车道的机动车通行能力。在北侧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外架设的围挡背后,最后的未完工部分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中。
计划完工时间:
9月底实现道路全面完工并开放。
配套改造:
▶ 地下的老旧管道和排水体系全面的梳理改造,将最大直径达2米的新建管道安装到位。
▶ 打造了电力浅沟,未来电缆就可以隐藏在地下,现在横架在天上的电缆以及立在道路中央的电力铁塔就可以拆除。
▶ 全面梳理并优化行道树绿化,提高人行道铺装的精细化程度。
进入收尾阶段 本月底全面完工
新华南片区社区综合体
摄影 梁磊▲
位置:
东侧临红星路南延线,南侧为和迎大道。
建设进度:
建筑的主体施工和装修施工都已经完成工,正在加紧进行总坪施工,预计在本月底实现全面完工。
面积:
完工后建筑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
功能:
集结卫生医疗中心、养老中心、社区公交站、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邮政服务区域、健身区域、农贸市场8项功能。
新华南片区社区综合体效果图
▲
建筑特色:
建筑没有一层是标准平层,但为了让每一层都有电梯便捷到达,这个建筑里有7部电梯。
在设计之初,设计单位对相关功能梳理分析之后,将其进行分类组合。不同的功能分区之间相对独立,交通流线互不干扰,又通过必要的平台链接加强了各个不同功能分区之间的必要联系,保证功能空间的独立性和使用便捷性。
新华南片区社区综合体效果图
▲
成都高新区其他在建综合体
● 大源街办综合体
效果图
▲
功能:
社区综合体内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养老中心、文化活动、综合健身馆等。
●
大源核心区综合体
效果图
▲
功能:
社区综合体内包括农贸市场、养老设施、健身中心、室内篮球场、室内羽毛球场等,可满足居民相关需求。
无障碍段建设已完成八成
锦江沿岸江滩东侧 综合整治工程
摄影 梁磊▲
作为天府绿道“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中的“一轴”,锦江绿道可以说是成都天府绿道中的一条生态大动脉,其建设在成都高新区内加速展开,营造出亲民又美观的生态景观。
▶ 范围:
建设计划从府河大桥一直延伸至天府大道跨锦江桥
▶ 工程内容:
围绕生态绿岸江滩、市民乐活江滩、IT创意江滩、健康活力江滩等主题绿道景观,打造集生态效益和民生效益于一体的生态项目
▶
河堤升级:
堤步道的材质则选择透水混凝土加花岗岩,增加了水岸的现代感,让市民能拥有更好的步行或骑行体验。考虑到市民的休憩需求,水岸每隔50米设置座椅,并且与河堤的整体景观相融合。滨水台阶的建设,让人们可以与锦江进行更加亲密的接触,增加了锦江沿岸绿道的丰富体验。
在锦江沿线,
成都高新区还有两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了解一下。
加紧施工
效果图,以实际建成为准▲
位置:
西临红星路南延线、世纪城会展中心,东接中和片区。有机串联江滩公园、锦江江岸和中和片区的滨河绿道系统。
五岔子大桥将以“莫比乌斯环”为灵感源头,主、副两座桥构成了数学中的“无穷大”符号,再加之独特的灯光设计,“流线型”之美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