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奥派经济学
最讲道理的经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奥派经济学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车厘子大幅降价背后的故事

奥派经济学  · 公众号  ·  · 2025-01-10 0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丨张是之

1.零关税车厘子

最近,车厘子价格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单J的车厘子降得最多,有的甚至降至15-20元/斤,2J和3J规格的车厘子价格也较上市初期下降超过30%,相较于往年价格几乎腰斩。

虽说大部分人还不能实现车厘子自由,但价格下降必然会有更多人能够吃得起这个“水果贵族”。

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需求还在,价格下降的原因就是供给增加了。智利是中国最大的车厘子供应国,中国80%以上的车厘子都是从智利进口的。

而2024/2025产季的智利车厘子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预计出口量将比上一产季增长50%,达到约1.245亿箱(每箱5公斤),全球出口总量约62万吨。

再加上海运运力的提升,降低了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到港成本。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中国对智利车厘子征收的关税为零。

2.中智自由贸易协定

因为中国早在2005年就和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一协定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实际上,智利也是中国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第一个国家。中国对外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是2002年与东盟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和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涵盖了货物贸易自由化的广泛内容,包括市场准入、原产地规则、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机制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税减免。

根据协定,中国和智方分别削减或取消了大量产品的关税。

例如,中国削减了占税目总数97.2%的7336个产品的关税,其中4795种产品关税降为零。智利削减了占税目总数98.1%的7750个产品的关税,其中5891种产品关税降为零。

而关税减免采取两种方式推进:第一类产品一次性减免到零关税;其他类产品采用在基数年最惠国税率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表内等比例幅度削减(线性降税模式),中国分别在2年、5年和10年内降至零关税,智利分别在5年和10年内降至零关税。

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后,中国和智利在2008年又签署了《关于智利樱桃、李子输华检疫议定书》,正式允许智利车厘子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并且两国建立了有效的检验检疫合作机制,提高了通关速度,缩短了车厘子在运输途中的时间。

到了2017年,中智两国进一步升级了自由贸易协定,总体零关税产品比例达到约98%。所以,今天我们能够吃到越来越便宜的智利车厘子,进入中国市场时是不需要缴纳进口关税的,仅需缴纳9%的增值税。

其实不仅仅是车厘子,随着中智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和升级版的生效,使得智利与中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高度开放,双方承诺对彼此的大部分农产品最终取消关税。

智利是中国在拉美地区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地,尤其是樱桃、鲜梅、李子等水果产品在协定生效后实现了零关税。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2005年11月正式签署,200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在《协定》实施第一年(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和第二年(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双边贸易额分别为132亿美元和1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9%和33%。

自贸协定的签署和升级也带动了双向投资的增长,智利对中国直接投资从2005年的768万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323万美元,增长了202.4%。

到2016年,两国贸易额达到313.6亿美元,是协定实施前2005年的4.4倍。到201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28亿美元,是协定实施前的6倍。

除了农产品,中国和智利在能源矿业、金融、基础设施等很多领域有合作。

3.车厘子背后的历史

实际上,虽然一个在亚洲,一个在地球另一端的南美,但中国跟智利的友好关系颇有些历史渊源。

早在1970年,当时智利就成为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南美洲国家,也是最早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之一。

考虑到当时的冷战环境,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智关系的开端。

当时,智利社会党领袖萨尔瓦多·阿连德当选总统,他承诺若当选将与中国建交,并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

今天看阿连德的改革措施,当然有很多反市场化的东西,但是在当时智利对新中国政权的承认,实际上为今后两国在经济关系上的交好打下了基础。

1973年智利发生军事政变,阿连德政权被推翻,中国与新政权保持了外交关系,并支持智利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这也对日后经贸往来做好了铺垫工作。

而到了2005年,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智利领导人是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尔(Ricardo Lagos Escobar)总统,他的任期是从2000年3月11日至2006年3月11日。

这位拉戈斯总统,虽然也有些左倾的社会福利主张,但总体上他还是对市场经济很友好的,强调通过贸易自由化来促进经济增长。

所以在他的领导下,智利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扩大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积极推动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

他签署了与美国、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开放了智利的市场。

而2000年到2006年这段时间,正好是我在读大学的几年,也是中国刚刚加入WTO的前几年。

现在回看,真是处于历史的巨变潮流中。加入WTO后,我国承诺降低关税水平,并逐步取消进口非关税壁垒,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

这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更加透明和规范化,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为了履行加入WTO的承诺,我们大幅降低了平均关税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至2006年的9.9%。

同时,取消了进口非关税壁垒,简化了外贸经营权的获取程序,将外贸经营权从审批制改为登记制。

中国这一时期继续吸引外资,并逐步完善外资并购政策,提升外资并购的数量和质量。

例如,2006年,沃尔玛并购好又多、花旗银行控股广东发展银行等跨国并购案例显示了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活跃并购活动。

另外,为了提高政策透明度和与国际规则接轨,我国清理、修改了大量法律法规,废除了20多万部地方法规,并修订了2300多项法律法规。

通过这些开放措施,中国不仅显著提升了自身的经济实力,还加强了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为国家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你吃到越来越便宜的智利车厘子时,了解一下这背后的政治经济学故事,这句话应该是具象化了。

零关税的自由贸易,才是两国人民的福祉所在,希望这样的故事能够再多一些。

2025年01月08日,本文首发南方周末,略有修改。

——————

上一篇: 不忍直视,这才是非洲援助的全部真相

下面是最新出版、口碑最好的,谢宗林翻译的《人的行为》,限量超值附赠三大独家资源:

资源一:《人的行为》《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自由秩序原理》三本书的思维导图,原来售价99;

资源二:《人的行为》精读讲解的音频课程,原来售价199;

资源三:英文版《人的行为》的书籍朗读,对应英文版里边每一章的小节,并把中英文对照文字放在了音频下方,可以边听英文边看文字。这是我前两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这次同样买书免费附赠。

买一赠三,收获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