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文传媒
慈文传媒是一家以“互联网+”为DNA,向全球精彩展示、生动传播中国故事与时代价值,拥有影视、动漫、游戏、经纪、少儿等13家成员,在中国A股上市的大型泛娱乐传媒集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晚报  ·  他俩紧急回应:否认恋情 ·  11 小时前  
煮娱星球  ·  这结局,对她来说圆满吗? ·  昨天  
文先生说  ·  大S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拿身体换前程 ·  2 天前  
文先生说  ·  大S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拿身体换前程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众多明星发文悼念大S ·  3 天前  
现代快报  ·  众多明星发文悼念大S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文传媒

新课本到!“综艺新生”慈妹儿家代表首谈网络综艺与新青年文化

慈文传媒  · 公众号  · 娱乐  · 2019-05-20 08:00

正文


监制 | 米椒君

主编 | 光宇gg

撰写/编辑|不会魔法的仙女

版式 | 隔壁王


『广告位』



如果要说慈妹儿最近最大的快乐,不是连吃两顿火锅,而是……5月17日,2019年骨朵网络影视峰会在北京举行,慈文传媒副总裁、首席品牌官赵斌受邀与合心传媒总经理陈格洲、笑果文化副总裁史炎等一起探讨有关网络综艺与新青年文化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说这件事比较快乐,因为慈妹儿跟着马爷和慈舅参加过很多次论坛,但都是影视剧的,有关于网络综艺的还是第一次,能听听新东西,当然还是比较快乐的。这次的学习,慈妹儿照例给大家准备好了课堂笔记,一起来看看咯。



青年文化要做外延

素人不素+个性当道


说起国内的综艺,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出身的慈妹儿可又有得聊了。国内的综艺真人秀节目从2012年的《爸爸去哪儿》开始崛起,成为艺人走红、观众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从这里开始,我们通过荧屏了解到了“明星人设”这样一回事。自《爸爸去哪儿》以后,国产综艺平分天下。慈妹儿的印象里,纯靠综艺爆发式增长话题度的,还要算到2017年的《中国有嘻哈》《吐槽大会》以及2018年的《偶像练习生》,尽管中间不乏有《爸爸回来了》《极限挑战》《奔跑吧》等各种较为热门的综艺,在不断的累积下巩固出一批体量不小的粉丝,但其话题度、造星能力以及结束后再难达到当年盛况的节目,在本吃瓜群众看来,也不过寥寥数档。在这些爆款综艺的内容里,人们很快找到了一个共性:青年文化。无论是rapper们的不羁还是明星朋友们的幽默吐槽,以及练习生弟弟们对舞台的追求,都是青年文化之一的体现。是不是抓住了青年文化就是抓住了未来网络综艺的红利?本次圆桌论坛的主题之一,便是关于青年文化在网络综艺中呈现的探讨。


“国内做什么都喜欢一窝蜂”,这是慈妹儿听过的行业内的人评价起行业现状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嘻哈”火了,电音、街舞……跟得上的、挂得上边的综艺策划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制作公司递给资方的PPT上涌现,但“爆款”已难再复刻。日月星光传媒副总裁李雁春则在讲话中提到,“具体在内容上是符合青年受众需要的,都可以把它定义成青年文化,千万不要觉得只有嘻哈或者某一类才是青年文化,要把外延做大。”



但青年文化呈现在网络综艺里,又该怎么表现。慈妹儿家只是在去年初试水综艺,但关于这方面,慈舅还是在现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一是“素人不素”,简而言之就是要做人设,“这个人设可以靠自己演出来,可以是本身主角自己的特点放大,也可以靠明星、其他人的衬托。”其二一点则是“个性当道”;在市场愈发细分的今天,我们再期待一种全民爆款是很难的,慈舅讲到,“抓住一个爆款在圈层里突破,能不能把主要角色的个性发挥到极致,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这个节目的成败”。慈舅说到一个例子,论坛主持人史炎老师所属公司笑果文化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取得成功,能够相当于把一个素人做成了一个又一个很大的IP,很大程度上就是将“素人不素”与“个性当道”做到了极致。



影视娱乐依旧是刚需


关心行业发展的人会明显感觉到,我们的“产量”不如以前了,无论是影视剧还是综艺,尽管未播出的依旧存在,但对比过去接二连三大量生产“盛况”,行业已经“冷静”了许多。作为内容的制造者,接下来还会面对一些什么样的难点、痛点,要向什么样的方向努力呢?在场的几位大佬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点,“谋‘质’不谋‘财’”、“要做一些贴近当下人需求的。”


笑果文化副总裁、同时也担任本场论坛主持人的史炎提到了笑果文化的例子,“我自己刚工作的时候,我家里人说要谋‘事’不谋‘财’,要把事做好,财就来了。我们做节目也是,要谋质不谋爆,把你节目的品质做上去了,自然有机会成为一个爆款,但冲着爆款的心态来做,这个心态不一定是健康的。”星驰传媒CEO朱化凯也提到,“任何一家公司核心竞争力除了常年积累的那一块,另外一个就是它的创新到底在哪,我们可能接下来对于科技方向的、对于技术方面会有更多的探索,希望能够给最年轻的用户,未来最贴近新青年的用户做出一些新的内容。



慈舅则在发言中提到了关键一点,“影视娱乐依旧是刚需”。当我们的房产、汽车的销量都在下滑时,星巴克的猫爪杯、李佳琦的口红却卖得越来越好。说明什么?“因为咱们休闲娱乐的事依旧是刚需!”慈舅这样讲到,“这件事情在综艺里面一定是有市场的。所以慈文想做两件事,一个是研究我们个性化的艺人,我们给他再推一把,比如说做一些个性化强的微综艺,以我们每个艺人的特征为代表。第二个,慈文的强项还是在于影视剧本身,网络剧也好,台网剧也好,其实我们能够花很多的时间,还要做一些番外的电影,不如我们尝试一下是不是可以做一些番外的综艺。”



最后,慈妹儿想改用史炎在主持过程中的一句话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无论是做影视剧还是做综艺,作为观众来说最希望看到的是“求质不求量”,不是市场不够大,而是观众对好内容的渴望总是要大于对数量的渴望。同为“观众”与“制作者”两个身份的慈妹儿,也会把自己作为观众的心态带到工作中去,一起期待未来慈妹儿会带来的更多精彩吧。



『相关推荐』

【慈文星时光】角色多变不设限,“水逆女孩”谭咏雯的青春进击之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