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工智能汽车
高工智能平台旗下专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市场研究、媒体会议和投融资服务。我们重点关注无人驾驶、车联网、车载交互等汽车智能化浪潮。我们提供企业战略定位、品牌营销、供应链对接、投融资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理想汽车  ·  拼手速!理想商城开年秒杀倒计时 ·  2 天前  
小米汽车  ·  小米SU7 ... ·  2 天前  
比亚迪汽车  ·  比亚迪王朝1月销售130030辆,同比增长4 ... ·  3 天前  
小米汽车  ·  小米SU7Ultra和小米15Ultra,两 ... ·  2 天前  
高工智能汽车  ·  首发!W/AR-HUD前装搭载率突破15%,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工智能汽车

合资豪华“滞销”,底盘被「攻陷」

高工智能汽车  · 公众号  · 新能源汽车  · 2024-08-21 15:45

正文

一直以来,30万元价位是传统豪华三强BBA的入门级市场基准线,也几乎是中国自主品牌无法突破的阵地;然而,在过去两三年时间,受到中国自主品牌「向上」的突围挤压,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突变。


本周,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 发布数据显示, 今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合资及外资品牌30万元以上价位车型交付量同比下滑10.87%,而自主品牌则实现同比增长45.16% ,理想、问界、极氪等品牌持续放量。


而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龙头,比亚迪再次向豪华市场发起冲击。8月20日,比亚迪旗下腾势公布Z9 GT与Z9两款新车预售价(33.98万元-41.98万元),提供纯电和插混两种动力版本,首搭易三方技术平台。


“中国汽车品牌在豪华市场大有可为。”在当晚新车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谈到,“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让中国豪华品牌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其中,新技术的快速导入和价位下探,是关键突破点。对于自主品牌和新势力来说,类似的策略已经在智驾、智舱上得到验证。


在中国自主品牌智能化的三大领跑技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央计算+区域控制)之上,此次腾势搭载的易三方技术平台也首次导入VMC整车运动控制技术,这被视为下一代整车底盘智能控制的核心,也是未来全域线控智能执行的中央控制架构。



到目前为止,包括智己、问界、智界、蔚来等多个自主品牌均已经开始规模化上车类似的智能数字底盘技术。比如,问界M9搭载的华为途灵智能底盘,基于对路面环境的提前预判实现车身姿态的实时调整。


事实上,在过去很多年时间里,BBA的底盘功底和优势,主要来自机械性能的提升和调教,不管是双叉臂悬架、多连杆结构、还是MRC、空气悬架。然而,随着车身感知(受益于高阶智驾的上车)和底盘域控(XYZ的动态协调)的升级,底盘的竞争开始走向数字化、智能化。


“过去的智能化,更多是增量部件,比如,智能驾驶。如今,底盘智能化,意味着存量的迭代升级,”在业内人士看来,借助底盘的软硬解耦,中国车企和供应商有机会实现换道超车。



此前,华为车BU董事长余承东更是直言,“途灵底盘的自动化控制能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豪华品牌。”而这套底盘,实质上就是借助华为iDVP智能汽车数字平台,实现底盘软硬件分层解耦(基于市场成熟的底盘机械能力)、SOA(面向服务的分布式架构)服务化。


一直以来,底盘调教被视为整车品质的关键环节,涉及转向响应、弯道极限抓地性能、高速平稳感等各种指标。 过去,自主品牌高价物色国外具备豪华汽车底盘调教经验的团队,也是常态。“因为,底盘好不好,直接决定汽车的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


现在,软件定义、整车智能化以及基于数据驱动的迭代升级,进一步增强了车企的主动权。“大量累积的行车数据以及智能化,大幅降低传统底盘调校的门槛,尤其是线控技术的全面普及。”



比如,蔚来推出的蔚来4D舒适领航+自适应悬架预测控制方案,实际上就是借助现有的硬件能力、底盘传感器和智驾感知技术,通过算法端融合信号,来准确估计(距离)和预测路面上的颠簸(升程),从而实现底盘智能化实时控制。“动态调节底盘,就是对驾乘体验的优化升级。”


举个例子,利用距离和颠簸事件的类型及特征,4D舒适领航功能可以提前准备空簧高度、主动调整CDC阻尼控制策略等,实现更为精准的底盘悬架调校和最优的行驶舒适性。


此外,理想全自研的XCU中央域控制器,同样也是整个空气悬架实现智能化的大脑,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实时对空气悬架进行调整,并实现传统空气悬架无法OTA更新的弊端。


同时,与传统独立的空悬控制器架构不同,XCU可高速处理复杂信息(动力、底盘、座椅控制以及部分智驾数据的融合),对悬架系统进行更快的毫秒级精准控制,从而实现最大化的「降本增效」。


如今,随着线控制动、转向以及悬架的技术逐步落地上车,在采埃孚看来,整合线控技术形成的系统解决方案能释放出更大的效用。 比如,线控转向系统+集成线控制动系统+电控主动悬架,从而为车辆提供了更高的操控自由度,并且在高速场景下拥有更好的稳定性。



去年,首款搭载采埃孚cubiX软件系统的量产车(吉利路特斯Eletre电动SUV)上市交付。这套软件系统可以控制所有底盘功能,如刹车、前桥和后桥转向、主动侧倾稳定系统以及电驱动系统。


「集成式智能线控为机械连接时代画上了句号,开启了车辆控制新纪元,尤其对于当下智能电动赛道成为市场主流的大背景下,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在业内人士看来,全线控技术+智能化中央协调控制架构,无疑是下一代智能底盘架构的主角。


同时,过去新车出厂后基本固化的底盘调较风格(比如,偏运动或舒适),也将被基于软件定义的数字智能底盘技术所替代,从而实现按需而变,以及支持驾驶模式自学习功能。


比如,大陆集团的中央动态控制软件HMC,基于软件服务方式的中央式架构,可实现集成化、扩展和配置化、软硬解耦,即提供车辆动态中央控制的解决方案,能够根据相关方需求和接口高度灵活配置,且适配于不同的硬件/载体。


“这将会带来智能安全出行体验,背后是AI大模型、数字底盘、智能驾驶等多领域技术的跨域融合能力,”按照计划,吉利汽车最快将于明年落地量产吉利AI数字底盘,包括吉利银河、领克等品牌车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