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游泳这个基础大项在社会生活中的准确位置,激活游泳的多元价值,中国游泳才能真正做到行稳致远。
每一个游泳大赛的举办,都是对游泳知识的普及、参赛选手的宣传以及对游泳价值的再认识。
赛场上总有最直观的胜败呈现、最真切的情感流露,2017年游泳世锦赛便见证了中国选手或喜极而泣、或委屈落泪的一幕:任茜、谢思埸、孙杨、徐嘉余、傅园慧等选手完赛之后,或平静、或激动、或欣喜、或伤感的经典瞬间,已经成为人们对这一届游泳世锦赛标志性的记忆。
其实,一届游泳世锦赛让人们记住的,不应仅是中国选手的瞬间悲喜,也不该是他们哪个项目有没有拿到金牌。除了跳出参赛选手的悲喜与赛事奖牌的得失看待世锦赛,我们还应该看到游泳、跳水、花样游泳、公开水域、极限跳水各具的运动魅力,而这些项目在吸引人们关注游泳、参与游泳方面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不到公开水域的比赛现场,你便不会知道在国内并不为很多人了解的公开水域项目居然如此好看、居然有着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不到水球比赛现场,你便不会知道水球比赛居然一票难求、而水球比赛的现场氛围更是只能用火爆来形容;不到极限跳水比赛现场,你便不会想到跳水居然可以这样跳,更重要的则是观众居然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接触跳水、认识跳水。
总有一些比赛项目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外,总有一些未知领域要用开放的态度去拥抱、去破题。中国游泳鼓励运动员、教练员多与别人交朋友,尝试在中国游泳协会层面加大与其他游泳协会的合作交流力度,就释放了积极信号、进行了有益尝试。中国游泳不可能在封闭循环中搞出大名堂,中国选手也不可能在一味计较奖牌得失中获得长足进步。唯有拓宽视野、敞开心扉、加强交流、融会贯通,属于中国游泳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游泳绝不仅仅意味着奖牌、绝不仅仅与明星选手的悲喜相连,找准游泳这个基础大项在社会生活中的准确位置,激活游泳这个基础大项的多元价值,中国游泳才能真正做到行稳致远。
( END )
声明|本文由体育BANK整理发布
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体银商学院近期课程推荐:
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