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黑马
每一个有创业精神的人都在关注的订阅号。专注创业故事、实战干货和行业数据的生产,偶尔吐槽一下这个变幻莫测的创投圈。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i黑马

忘掉估值和融资,穿过山林找到水流|黑马创业36招

i黑马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29 18:25

正文



首发|笔记侠(ID: Notesman

口述|李佳宇


创业黑马36招 之第六招,

3月23日,李佳宇在黑马学吧做了私密分享,

关于创业者,关于投资人,关于公司估值,

李佳宇和盘托出,进行了一场很精彩的分享。

合作伙伴笔记侠整理这篇干货,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黑马学吧。

———黑马哥


创业者如何与投资人谈估值?关键词:“创业者、投资人、如何谈”。这件事情,我们如果把创业者本身理解清楚,投资人理解清楚,那么如何谈,再加上一些技巧,我们应该就会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完美了。

一、认清创业者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创业者,很多人在创业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完全认清自己。什么是创业者?创业者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我列举三个解释:


第一个是百度百科的解释,创业者是指某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者掌握某种技术,或者借用相应的平台、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过程的人。


第二个创业者被定义为组织、管理一个生意或者企业并承担风险的人。


第三个经济学家1755年的时候首先引入这个名词,着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业者因为创新者具有发现和引入新的、更好的、能赚钱的产品符合这个过程的能力。


这三个定义的关键词其实阐述的是“财富、赚钱、生意、风险”。创业者的定义就已经告诉我们了, 创业应该从赚钱开始,创业应该从生意开始。 我自己一路都是从一点一滴所有赚钱的项目开始的,积累到今天,我的公司IPO成功,包括公司现在几百人的规模,我从来没有做过一个烧钱或者亏钱的项目,当然了亏钱的也被我三个月之内就砍掉了。


很多人看不起生意,说佳宇你怎么成天谈钱?你怎么没有梦想、没有理想?我们看看大咖们怎么说?




蔡文胜说:“创业者首先要赚钱。”


孙陶然说:“烧钱的商业模式不适合绝大多数创业者。”


阎焱说:“创业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今天很多各大新闻媒体动不动就说哪个公司烧钱的模式很崇拜,比如滴滴、摩拜,其实这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他们只是中国创业者中的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的代表。


也就是说创业其实有两条路,一种是烧钱,一种是脚踏实地。 烧钱这种方式就像孙陶然说的,成功率九死一生。 还有一条路它的成功概率会更高,就是从赚钱开始。那么我们何不从赚钱开始呢?


有句古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得谈社会责任、理想、梦想。我在之前的演讲上经常说一句话:“梦想我也有,但是我不希望死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因为死在这条路上了再也没有机会了。


其实这些大咖们所说的话都是一个意思,就如马云也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也就是说你走了融资这条路 ,种子、天使、Pre-A、A、A+ 、B、B+、C、D、E、F,任何一轮断掉了,你都会死掉。 也就是说从融资这天开始,你的生死命脉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放在了他人的手里。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要问大家,什么人才能当将军?将军打了所有的战役,最后死在战场上了,你再有理想当将军也只能是烈士,而最后当了将军的士兵都是在前面所有打过的战役中,活着回来了。他不是仗打得好,是躲得好。他选择了一条不一定把别人打死,但是我自己活下来,留着命以后当将军。那些天天嚷着当将军的,最后变成了烈士。


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常犯的错误又有哪些呢? 关键是要认清自己。




第一,没有协作者;


没有协作者这件事情就像马云说的一句话,“很多公司是超人公司,老板是超人,老板在、公司牛逼,老板死了、公司就死了”,这叫超人公司。


很多创业者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创业的三部曲第一部叫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实就是迷茫期。有的企业家说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我才不信。


所有的企业家从最开始的时候都没想清楚,马云做翻译社的时候也没想到今天有阿里巴巴,他做中国黄页的时候也没想到今天有淘宝。


宗庆后当时承包了一个工厂,代销汽水,说孩子们要喝汽水,我赚点儿钱,他也没有说以后要做一个娃哈哈集团;


柳传志也是从卖一个电脑开始,而且卖的是别人的电脑,从香港包了一些货,也没有想过自己要做生产制造。


他们都是从生意开始的。




迷茫是什么?就是在森林迷了路。 有些人迷路了,第一件事情就是爬树,为什么?因为我在原地只能看到一公里,爬到十米树,我能看见两公里外,看看能不能看到路。还有人会再往上爬,爬到树顶,能看到五公里范围外,也不一定看得到路。如果这个树林足够茂密、足够大的话,你看不见路在哪里。


还有一种人,是选择找水。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人,别人问我会什么?我什么都不会,运营、技术不会,产品不懂,但是我知道找水。为什么?天上下雨的时候,我跟着雨水走,雨水会汇到小溪,小溪汇到小河,小河汇到长江,长江汇到大洋。你要知道走出这片森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走到大洋。我到海洋了总不能再有树了吧?我走到了海洋,那就说明我肯定走出了这片森林。


因为聪明人都会这么想。


我沿着雨水走,在走到小溪的时候碰见了几个人,发现他们也是这么想的,而且这些人跟我目标方向是一致的,都要找到海洋,同时还有一些人跟我互补。我发现有一个人会打猎,有一个人会钻木取火。如果我只跟打猎的那个人往下走,能走三天,为什么?冻死了。如果我只跟着钻火的人走,最多能走七天,为什么?饿死了。


但是我如果跟着他们一起走,有一个生火的,我不至于冻死,又有一个会打猎的,我不至于冻死。我走着走着走到了小溪,当我从小溪走到小河的时候,我发现我又遇到了一群人。这些人中有的能辨别动物的脚印,让我避免被狮子咬死,有的能看地形,让我别踩进了沼泽。 这些危险都是你的协作者或者你的合作伙伴告诉你的。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犯了这个错误,不懂得找协作者。很多人说自己很牛逼。我说你的团队持股比例如何?他说我百分之百持股。我问那他们呢?他说他们都是我的员工。这样的团队我基本不投,你连一个合作伙伴、分享精神都没有,你连自己身上的缺点都没看到。


我强调要认清自己,要知道自己的缺点。比如我找合伙人很简单,我发现自己坐不住凳子,我天天要出去跟别人打交道。我的合伙人是怎样的?早上九点钟到公司,一直坐到晚上九点,屁股都不动一下;吃饭都吃盒饭,都不会跑出公司,这样我就是跟他互补。


怎么理解?小到过日子还要两口子,大到国家还要国家主席和总理。


因此,协作者和合作人对于创业的初期是非常重要的。你的合伙人能不能跟你互补?能不能跟你在这条走向大洋创业的路上帮你调整你的错误,给你直言纳谏,建议不走弯路?能不能帮你找到各种各样可能踩进去的坑?这都是你的合作伙伴可以发挥的。


第二,想太多、太远,只有大目标,没有小目标;


一些创业者上来就说我要做中国的马云,我要做中国的京东,我要做中国的陌陌,这些都是想太远了。


有一个APP叫影视圈,创始人找我融资。他说横店现在招群众演员都是贴小广告,于是他们做了个APP后,剧组找群众演员都在APP上发目标,群众演员在APP上领任务。这是很好的一个商业模式。


但等他再给我讲BP的时候,说他们把横店已经拿下,接下来能干影视经纪公司,还可以找大咖,剧组拍完了就让他给我们做培训,这个培训不但可以线下办班,还可以线上直播。这就是在线教育,还拥有大数据,还可以开影视艺术培训学校,还可以开明星经纪公司,我就是下一个华谊兄弟。


我的回答是:这所有的基础是先把剧组招聘群众演员这件事情干到中国第一。你刚才讲的所有的东西都不要做,如果中国所有影视基地的剧组全用你这个APP,你就已经很牛逼了。


过了一个月还是两周,他和我说:李哥,我觉得你说得对,我现在把我所有的想法全部砍掉了,就干这一件事情。




当你把一件事情专注干好的时候,把眼前当下的事情干好的时候,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来了。但是很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的时候想这后面是大数据、在线教育、O2O、OFO,所有伟大的创业者在最开始的时候从来没这样想过的。


张小龙在做微信的时候从来没想微信以后能打车、买彩票、做游戏中心,张小龙在做微信的时候只想一件事情,就是大家用这个东西来聊天。只要大家能把它用来聊天,认为聊天时这个东西最爽的话就够了。


就像张小龙跟马化腾悠悠地说我要开发一个QQ邮箱,马化腾问盈利点呢?张小龙说没想过,你给我八年的时间不盈利行不行?马化腾也没办法,允许了,现在QQ邮箱第一。


第三,只看表面,看不到本质,自以为是;


这里的伪命题是羊毛出在了猪身上,由狗来买单,最后都不是这个人本来有的。瑞星进入中国后为什么会死得这么惨?中国就不喜欢软件付费,中国老百姓从出生那天开始,从用window95开始一直到XP都是免费的,从来没有付过钱,所以周鸿祎跑过来说免费。现在金山、瑞星怎么样了?360是85%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有中国的特色,所有的商业模式进到中国来要了解中国的人性、中国社会,以及中国的法律法规,你要用中国的人的思想去理解,不能照搬商业模式。


第四,追求后真相;


以前我把它叫做竹桶的短板效应,现在用一个流行的词叫追求后真相。什么叫后真相?就是真相没有意义,或者真相根本就不存在。


相信很多创业者经常会做这样的事情:当业务已经一年2千万利润,或者觉得发展得很好了,就去开展其它的外延式业务。


当外延式业务没有干好,通常会开始分析为什么没干好的原因。如果动力不足,给20%的股份;业务能力还可以,管理不够,就配个管理能力强的小张。最后还是不行。为什么?因为他有十个缺点,你找到了九个,还差一个没找到,这就符合竹桶的短板效应,水只能装这么多。


这个时候通常又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在一个不知名的角落里面,有那么四、五个小孩没钱,又没资源,又没品牌,只干一件事情,一年赚了40、50万。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先不要研究自己的东西为什么是坨屎,再研究人家的东西为什么牛逼。你只要把他弄过来就完了,让他来帮你干,无非就是条件、代价、利益的关系。为什么自己还要做呢?你肯定要让牛逼的人来干。




举个例子:


团队可能有1万个缺点,甚至1亿个缺点,但是就有一个优点很牛逼,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覆盖掉。你今天没做好,因为你没看到人家那个牛逼的地方,或者你看到了、看不懂,或者你看到了、看懂了,之后你做不到。无非就是这些,甚至大多数情况下,只看到表面,没看到本质。


就像很多女人一样,你发现眼睛拿出来不好看,单看嘴巴也不好看,单看鼻子也不好看,你把它们合在一起就好看了。有的甚至脸也不好看,但一白遮十丑,很多姑娘长得不好看,但是人家白、胸大就有人追,一个优点覆盖掉所有的缺点。


第五,选择对抗;


什么是选择对抗呢?很多人会犯这种错误,不知不觉就会选择对抗。


前两天有一个团队跑过来找我,说看到了INS这种社交的APP在中国还没有,想要在中国做一个。他在选择对抗,为什么?INS这个社交软件,你说今天没人做,在中国可以火。这说明:


第一,你的眼界小;

第二,只看表面。


其实中国现在有很多社交软件,包括视频、直播、交友,比如探探,他们已经发现了这种商业模式,只不过把它引入中国时加入了本土化的因素。你必须改良,因为中国没有那么好的诚信体系,中国人的素质没有那么高。


摩拜单车在美国有那么高的维修率吗?没有,有那么多的人把它推到家里吗?没有。中国有反垄断法吗?有。BAT公司就很强大,因为反垄断法其实还不太完善。


美国有多少公司每年干的事情就是告一下微软,为什么?你捆绑了IE,我是做浏览器的,赔我2千万。然后把钱花光了,我再告你垄断。每年赔2千万,中国没有,因此中国有中国特殊的东西,必须入乡随俗。


如果你就是在做这样的东西,你是在对抗。


第六,清楚自己的基因很重要。


很多人会忽视到这个,你自己的基因是什么?你擅长什么?


BAT哪个公司不比咱们牛逼?无论财力、物力、人力、经验、品牌、号召力,都比咱们牛逼。


腾讯是产品基因,所以腾讯能做出QQ,微信;微信这个东西也有很多家尝试,阿里巴巴也想做个IM,现在放弃了。


新浪是媒体基因,新浪微博这个东西谁做不出来?那个东西从技术角度有什么技术含量?当时搜狐、腾讯也出微博了,最后为什么只有新浪把微博做好?因为微博是一个媒体属性,微博是自媒体,新浪人是媒体人,所以新浪把微博做好了,其它家没有做好。


阿里是电商属性,腾讯也去做电商了,搞了一个拍拍网,投了6亿美金,没搞起来。这么大型的公司都有基因,何况小公司?

二、认清投资人


为什么要这样分享?因为只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清自己以后,要认清投资人。


投资人的定义是什么?投资人的方法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工作的?你不把了解清楚,就不知道怎么跟他谈,怎么跟他们融资。




投资人的定义是什么?


“投资者的工作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聪明地承担风险。”这是霍华德·马克思说的话。


关键词是盈利、聪明、风险。就是我要赚钱,但是我又要尽可能地越小承担风险,最好是没风险。你让投资人觉得我还能赚钱,又没有风险,你说他投不投你?肯定投你。


怎么让他觉得你又能赚钱,又没有风险?


阶段性退出,这是一个手段。阶段性退出,投资人怎么盈利?盈利只有两个方式。


第一个,天使轮投你,在A、B轮退出。


第二个,你并购上市,或者IPO,或者卖给哪家公司时,退出。


只有这两种方式。 他投你的钱靠分红是分不回去的,他只有靠阶段性退出,你一定要给他提供一个阶段性退出的机会。 你要站在他的角度为他想,因为他天天想的事情就是我投了你,不挣钱肯定要挨骂,或者是我自己赔钱了。我如何又能盈利,又承担少的风险?你要给他路,路是什么?


比如,你可以说:王哥,你投我,我认为我一年之后能有1亿或者5千万的估值。接下来你就跟他讨论这5千万的估值用一年的时间能不能做到,你让他相信你能做到,他就投你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假如这个人特别纠结、特别犹豫,说你这个东西是挺好的,但是我又觉得有点儿风险。那么选择第二种方式:咱们对赌,不行我赔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