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暂得艺术馆
暂得艺术馆是一家专业的文化艺术品经营展示机构,其宗旨是搭建中国古代艺术品与艺术爱好者的沟通桥梁,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以此来推动艺术品交流的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大反转!女演员突然改口!警方已介入 ·  昨天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大反转!女演员突然改口!警方已介入 ·  昨天  
煮娱星球  ·  人死了还要被吸血,活该被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暂得艺术馆

微讲堂 | 如何利用制造痕迹辨别青铜器真伪?

暂得艺术馆  · 公众号  ·  · 2020-01-06 10:16

正文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由于特殊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铭文,是历代好古者的最爱。但其造伪从春秋到现代从未中断,特别是清末民国后,造伪风更甚。改革开放后,青铜器较高的经济价值逐渐吸引了很多眼球,于是出现众多以牟利为目的的仿造品,令人难辨真假。因此,面对一件古色古香的青器,如何区别真假,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辨别商周青铜器的制造痕迹来区分真伪,应属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


商代前期 弦纹盉

故宫博物院藏


所谓“制造痕迹”,专指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者在制作青铜器时,留下的工艺痕迹。这种痕迹的出现是由于当时采用了泥范铸造工艺,而有些工艺特征是泥范工艺独有。古人竭尽全力避免留痕,但依旧受限于当时工艺水平,留下了许多特征。制造痕迹有很多种,主要分为铸造痕迹和铸造结束后的加工痕迹两类。

首先,想要发现商周青铜器铸造痕迹,就要知道商周青铜器采用的铸造工艺。目前研究表明,当时绝大多数青铜器(对曾侯乙墓出土部分器物铸造工艺有不同意见)采用泥范铸造工艺。



范 线



[春秋] 鼎 鼎身黑色箭头所指即为范线,虽经过打磨,但依旧明显


范线的产生是由于商周时期用范浇铸造法,范的分型面(即范与范之间的缝隙)不可避免会有青铜液渗入,最终留下痕迹。在泥范浇铸时代,理论上每个器物都有范线。范线的位置以及数量与外范的分切形式、块数息息相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器物不但有垂直面分范,水平面也分范。常见的圆鼎也不一定是三分法,从殷墟出土青铜器来看,还有六分法,并且个别从水平面分范。这样同种器物产生范线数量的位置是多种的。

随着时代发展,范铸技术在进步,分范的方式也在变化。


[西周]鼎 底部黑色箭头所指为经过打磨的范线; 红色箭头所指非范线,而是加强筋


譬如,从侯马遗址的陶范看,青铜器到了春秋时期采用了块模制范法、分范浑铸的工艺,还普遍采用了分模、分铸、焊接等工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器物上没有范线是由于商周时期,范线被认为是种缺陷,影响美观和使用,要尽力去除掉,这就涉及到另一种工艺——打磨。


[西周]盂 底部范线为铸造完进行了打磨


[商]尊 黑色箭头所指为范线; 红色箭头所指是经过打磨的范线


也就是说,应该存在范线的地方没有范线,极大原因是被打磨掉了。但同时,打磨范线会留下打磨痕迹。部分青铜器出土时,有些由于锈蚀比较严重,掩盖了大部分器体,导致我们很难发现范线或者打磨痕迹。



垫 片



[西周]簋盖 红色箭头所指为垫片痕迹


铸造一件青铜器需要很多块陶范,这些陶范必须用垫片支撑开并保持正确的间距,这个间距产生的空隙基本就是器物形状和厚度。垫片不仅防止泥芯偏移,而且保证了间隙均匀。

商周时期青铜器作坊里会留下许多铸造失败的器物,工匠们就地取材,把废器敲击成垫片。理论上说,每个器物(需要支撑外范和内范)都会留下垫片。实践中,薄壁器物垫片肉眼可见,厚壁的不宜发现,但超声波拍片都能发现。目前通过研究发现,个别器物没有垫片,其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虽然垫片位置相较于范线不是绝对固定的,但发现垫片比较容易,因为垫片与器物本身的青铜材料不尽一致,导致出土皮壳、锈蚀与器物本体差异比较明显。

[西周]镈钟 内腔上有垫片


另外,垫片形状也多样,厚度偶尔有差异。垫片位置一般于器底、纹饰空白处,这样不容易破坏纹饰的整体性和美观。



机械加工痕迹



[春秋]牺尊 黑色箭头所指为打磨造成的痕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