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谈心社社长
来源:
谈心社(ID:txs16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前几天,微博上忽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热搜,“想念王自健”。
图片来源:微博
也许你对“王自健”这个名字陌生,但提起李诞、王建国等人,你一定熟悉。
因为
王自健
,我们认识了这些人。
几年前,他们共同参与了一档节目——
《今晚80后脱口秀》
(以下称《80后》)。
王自健是节目主持人,而李诞等人则是背后写脱口秀台本的“段子手”。
不像李诞等人从幕后走到台前,王自健“消失了很久”。
直到最近在一档说书的综艺节目中现身,王自健不再讲段子,而是给人讲起了《未来简史》,这部综艺,豆瓣评分9.3。
这才勾起了网友的回忆:
图片来源:微博
图片来源:微博
话题之后,王自健亲自回复,表示自己还活着。
图片来源:王自健微博
几年过去,爆红又消失的那个王自健,还在到处惹事吗?
嬉笑怒骂走进观众内心
在《80后》的舞台上,作为王自健“唯二”的朋友:李诞等人总被他“侮辱”,成为节目的一大笑料。
王自健吐槽李诞随份子趣事 / 《今夜80后脱口秀》
即便如此,李诞调侃起王自健来,还是说他“很了不起”。
图片来源:知乎
说起王自健,很多人这样形容他:
小八字眉,有点儿大舌头,站在那儿就自带搞笑属性。
西装革履,诙谐幽默,谈笑风生间针砭时弊。
是个80后相声演员,北京人,工作无聊就去干点别的。
2012年上海,80后新锐相声演员王自健出席自己与东方卫视的签约仪式 / 视觉中国
真正让观众认识他,还是那档脱口秀节目。
2012年5月13日,《80后》第一期播放。
DJ打碟开场,王自健一身笔挺的西装亮相。
现场观众都沸腾了,起立欢呼、鼓掌。
王自健说了三次“请坐”,观众才逐渐停下,掌声持续了近一分钟。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那场脱口秀说了37分钟,调侃了“80后”在生活中的烦恼。
之后,他
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表达对热点事件、文化情感等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金句频出:
“你不是焦虑,你是玩手机玩儿的。”
“为什么晚上不睡觉,是因为你手机还有电。”
把自己“不喜欢的人”,看做是必不可少的对手。
王自健调侃自己不喜欢的人 / 《今夜80后脱口秀》
王自健调侃,失恋没什么大不了 / 《今夜80后脱口秀》
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
即便是每周末晚深夜播出,收视率依旧很高。
是当时播放平台,
“唯一一档广告冠名价格与黄金档栏目一样高的深夜档节目。”
当时《80后》仅播出四期,收视就升到全国第二。
导演组发微博说:“收视已升至全国第二!全组人开心之余,压力好大!”
图片来源:@学徒王自健
更有观众评论:
“此乃中国最潮脱口秀,没有之一!”
优秀的脱口秀重点在于剧本的出彩。
王自健自谈看心理医生/ 《今夜80后脱口秀》
当时节目组开创性地汇集了国内外大量段子手,为节目组输入内容。
他们有一个
核心的写作团队,其中就包括如今爆红的李诞、王建国等
。
各种段子经大家整理后,王自健再汇集成属于自己的语言,在节目中表现出来。
《可凡倾听》截图
在说脱口秀之前,王自健以说相声谋生。
2010年,他成立“北京第二班相声大会”,并担任小剧场的班主。
王自健相声演出 / 微博@第二班文化
当时每周六下午“相声第二班”的演出场场爆满:
原定的230个座位加到300,过道都站满观众。
一到演出前两个星期,人们就会在茶楼“排长龙”买票或网上抢票。
但为了演出质量,他没有选择加场。
王自健需要花大量时间在家潜心创作,他说这样才对得起观众买票来看。
他用犀利的语言评论热点事件,嬉笑怒骂中带来思考,走进了观众的内心。
2011年一场演出中表演了《歪唱太平歌词》,有了自己的称号。
有人说“
要么看郭德纲,要么看王自健”
。
至此,观众将他推到了“公民相声演员”的地位。
2014年他和陈朔为北京春晚“量身定做”相声《我是北京人》,表现北京的变化。
金句频出,引发了不少观众共鸣。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在王自健看来,相声从来就是对现实有意义的。
任何成功都非偶然,王自健的“爆红”也一样。
不过至少可以从《吐槽大会》的火爆看出,脱口秀演员的成功跟长相关系不大。
《吐槽大会》截图
不走寻常路
钱多,报酬高。
王自健自己说,这是最初参与合作《80后》的主要原因。
而将这档节目坚持做了五年多,就不仅仅是因为钱这么简单。
虽然他对媒体表示,国内的喜剧脱口秀并不好做。
节目播出这些年,遇到重重挫折:因为题材的局限性等原因,经常需要重录。
还经过数次的停播、调档、整顿……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找不到赞助商。
《今夜80后脱口秀》截图
王自健尽最大努力坚持了五年,让这档节目成了一代人对于脱口秀的回忆。
做节目同时,他也没把相声放下。
“不赔也不赚。”
这是王自健对于“相声第二班”生存状态的评价。
即便“我在‘第二班’表演一年拿到的钱,等于我‘走穴’(接私活)一次的钱。”
他还是每周去北京的小剧场说相声。
他看不惯人们总是跟风,看不惯人们总是浮躁;看不惯相声脱口秀都守着老本,不接地气。
他说自己是最“接地气儿”的相声演员。
人们很难不认可,他对于相声的喜爱。
王自健对于自己喜爱的事情看似很坚持,但回顾王自健的人生经历:
其实“坚持”一词,并不是他最有力的注脚。
1984年出生的王自健是北京人,很小就在艺术团学习相声。
本来学得好好的,稍大一点后看姜文的电影《有话好好说》,学习片中人物结巴着说话,没想到真的变结巴了。
于是只得退出艺术团。
失恋的青年赵小帅(姜文饰)/《有话好好说》截图
这下该专心学习了。
可王自健从小学开始就常常不写作业,大概运气好才混上了初中。
1997年上初中的王自健,跑去中关村,勤工俭学卖电脑,了解到不少科技数码行业相关的内容。
也不知怎么回事,上到高二的他又觉得不上高三也能考上好学校。
于是,高二的王自健以社会青年的身份考上一所大学。
至于是什么大学,王自健多年来接受媒体采访从不透露。进校一年后,因为打架斗殴而被开除,直到在一所函授院校毕业。
王自健的学业生涯,
客气点说是不走寻常路,不客气得说那算是乱七八糟。
毕业后那几年,他当过游戏节目的编导,也做过动漫。
这些看似“不靠谱”的经历,却成为以后王自健说脱口秀和相声的基石:
“有过做白领的经历,就可以把那些东西融入到段子里,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我不会知道面对的观众是谁。”
王自健和搭档表演相声 / 微博@第二班文化
2009年,王自健辞掉工作,干起小时候的老本行——说相声。
一年后,他和同行成立“相声第二班”。
王自健曾解释“第二班”的含义:
“我在小学时,看了一个专题报道,讲的是一种精神叫‘老二精神’。
‘第二般’也有‘不一般’的意思。我们一直讲的是相声第二,生活第一。
我不希望让‘粉丝’、观众把我当成崇拜对象。”
“相声第二班”回归首演 / 微博@第二班文化
巧的是,德云社的地位已经无人能撼动,“相声第二班”似乎真成了第二班。
学业曲折,创业失败。说脱口秀,给别人做了跳板。
说相声,成为了千年老二。
但是生活是公平的,王自健的种种尝试,最终都化为舞台之上的调侃和欢乐。
“回不去了”的王自健
“回不去了”的青春
2017年12月14日,王自健站在台上说完最后一句口播:
“这一夜有你们真好,愿你们这一夜过得愉快”。
《今夜80后脱口秀》截图
这一夜,《80后》完结。
最后一期节目,主题是:
“做个明白人”。
告别脱口秀,王自健打算“做个明白人儿”,做点儿有趣事儿。
最近,他再次回归舞台,说
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追求着一种,不用费力的幸福和快乐。
但这样的快乐真的有意义么?
《一本好书》截图
《80后》之后,再出现在人们面前的王自健,不再是原来那个插科打诨,调侃世界的”小愤青“。
《一本好书》导演关正文说,“王自健对于这个舞台非常非常认真,不断琢磨怎么演绎好这本书,怎么能把事情讲清楚,不眠不休地彻夜准备这个脚本。”
现在的王自健,变睿智沉稳了许多。
《一本好书》截图
人们都开始惊叹,王自健成熟了。
也有人说他变了,不再像当年那么有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