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如果我有一天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话,那么,我的母校——嘉祥一定是我的翼下之风。我叫程禹,一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大四学生。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的常常只有几步,让我庆幸的是我人生中特别重要的几步,都是在嘉祥迈出的。在嘉祥的日子,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自十二岁参加外地生考试进入嘉祥初中,到十七岁参加新加坡奖学金离开嘉祥,我在块炽热而温厚的土地上生活了五年,其中的欢乐与热血、成长与收获,至今想来仍感念至极。
相较于死板的应试教育,嘉祥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初高中六年,嘉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让我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和触动,让我拥有了更丰富的学识,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完整的品格。嘉祥也很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自我发展,并不将学生仅仅局限于考试科目的学习。我在高中阶段,因为参加竞赛的缘故,常常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在这双重压力之下,学校变成了我最坚实的后盾,让我有足够的底气遵从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追逐我的梦想。最终学校允许我在备战竞赛期间暂时停课,集中精力攻克难关,这放在其他学校几乎是不可能的。还记得高二时,我们参加新加坡奖学金考试,由于是第一届的缘故,我们毫无经验可循,需要搜集整理大量的备考资料,所以我们便向学校申请停课备战考试。当时雷校长欣然同意,并主动提出借用学校机房给我们专做自习之用,同时责成学校国际部教师对我们进行专业的培训。现在想想若没有学校当时的大力支持,我一定没有今日的成就。
来到新加坡之后,我愈发感受到嘉祥校园给予我的优秀品质的重要性:不要只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去影响、改变更多的人,让自己的人生在时代背景上增添一抹亮色。我在大学课业之外,还参加了很多活动,丰富了很多知识。大一我自学了手机软件开发并为学校制作了校车软件,已有数千下载量。大二大三在学校自己立题并完成项目,在国际大学生研究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上发表演讲。大三下学期开始接触人工智能,研究计算机视觉和智能系统,至今已经在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了四篇论文。同时我还加入了学校的华语辩论队,红十字会……这些都是与我的专业课程不甚关联的领域,如果我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考试分数,是万万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的。是在嘉祥受到的教育,让我襟怀更坦荡,格局更阔大,气魄更恢宏。
是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成绩,对自我发展的不断追求更是不可或缺的。我希望能继续借风直上,成为一个能够给时代增添色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