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C爸妈
“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作者,太多人指挥你如何养孩子,却从没人教你如何做父母,加入我们一起少走弯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公共DV现场  ·  万人盛宴!狮山官窑生菜会盛况→ ·  5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密密麻麻……广东一地城管:已要求叉走! ·  5 小时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2岁男童在托育园身亡!死因公布 ·  昨天  
广东公共DV现场  ·  胡歌得肺癌在北京住院?工作室深夜辟谣 ·  2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父母姐姐均为智力残疾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爸妈

今年犯过的最大一个错误,让女儿对我超失望,说出来给大家提个醒

CC爸妈  · 公众号  ·  · 2024-10-29 09:15

正文

姐妹们,我的手机丢了!

昨天洗地机开播前5分钟,发现手机没了。

因为约好的直播只有3小时,只能我一边播,小姨一边帮忙去找。

打了110,帽子叔叔带着查了监控,丢在了厕所。

锁定了丢失时间段,锁定了几个嫌疑人, 也显示了 定位位置。但,确实是自己丢的,所以……就没有然后了。

有没有神通广大的姐妹,快给我支支招,在线等!!!

0 1
最近有一个反思。
我发现,在有件事上,我对俩娃好像有点 “区别对待”

事情是这样的:
CC现在五年级嘛,偶尔会有作业比较多的时候。

有天晚上,她写完作业以后都已经9点了 (以前都是8点) ,一边收拾书本一边跟我抱怨:

好累啊!作业越来越多,讨厌死了!

一听这话,我脑海中立刻警铃大作,心想可不能厌学呀,心理导师即刻上线:

哎呀,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小作业,你还拿不下嘛,别那么垂头丧气的~

再说五年级了,作业多不很正常?很多人10点都写不完呢。你挺厉害了。

你跟初中的大姐姐们比比,你这点作业量已经很幸福了。

……
你们也看得出来,我已经极尽所能让语言轻松。
可CC,还是一点听不下去。那表情显然就是: 妈,你赶紧闭嘴。

但是隔天早上,又发生一件事,让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我要送DD上幼儿园的时候,他瘪着小嘴跟我说: 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而我当时的第一反应,竟然是 蹲下来抱抱他。
十分共情,百分理解
“我懂,妈妈也不想上班啊!”
“你需要一个拥抱吗?我可以抱抱你。”
姐妹们!
发现其中的区别了吗?

同样都是有负面情绪——






对CC,我只希望 让她这种糟糕的感受赶紧消失 ,只想尽快帮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 赶紧的、该干嘛干嘛去!

而对DD,我却是真的 理解他、接纳他 。难过就难过一会儿,想哭你就哭一阵儿...
这就是二胎的好处之一了。

能让我时不时的在老二身上照照镜子,觉察自己养老大的心态。

0 2
好像孩子大了以后,父母都容易这样。
咱身上像是开启了什么探测雷达, 但凡人家向我们展示一点负面情绪,就立刻触发一个自动化程序——发现孩子不高兴,解决这个不高兴。

  • 没考好就没考好, 你往好处想啊 ,还说明你知道自己哪里没掌握好呢!别郁闷了...

  • 和朋友闹别扭而已, 别太放在心上了! 过两天肯定和好!不然你可以主动破冰....

  • 老师就批评了两句,她也是为你好,别人她还不搭理呢, 你应该这么想 ...

道理绝对正确。

咱甚至还精通育儿、熟读心理学。

话说出来,可以说是用词准确、逻辑完整,无懈可击。

但如果你也跟我一样,有相差几岁的二胎,或者是你回想孩子摇摇晃晃学走路、奶声奶气叫妈妈的阶段,就会发现:

我们对待老二就不会这样。

孩子哭了、委屈了、难过了...我们往往都是 脑子还没来得及反应,身体已经先一步出动了。

哪还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千言万语到嘴边就一句话, “哦~哦~来,妈妈抱抱!”

你不会想跟一个两岁的孩子说

“别难过了,凡事多往好处想!”

“幼儿园有什么不好的,你已经比小学生幸福很多了”!

为什么会如此“区别对待”?

惭愧的说, 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有对待“小孩子”的那种耐心了。

讲真,看到孩子的情绪、理解并接纳他、再陪他从消极中走出来,确实是件需要消耗精力的事情。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母爱光环还比较强大,还没有“疲”。
当然,他们自己的问题也比较少,不太触及你的神经,无非是吃喝拉撒玩那点事儿。

但大了,孩子的任务多且重要,我们要操心的事情越来越多, 他们所展示的情绪也越来越复杂。
我们“懒”得再去陪他们走这一遭了。
作业还没写完,书包还没收拾,琴还没练...哪还有时间让你emo啊~

我得赶紧说点什么、做点什么,让你开心起来、积极起来!我得让你满满的正能量啊!

但你没发现吗?

你越是急于把娃“哄”好,他越是想要把你往外推。

久而久之,再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儿,再有什么年少的烦恼,他也不会再跟你分享了。

因为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烦心事儿的解决方案,而是情感支持。

就像是CC,她跟我抱怨作业多,肯定不是想让我给她讲道理 “五年级作业就是多”“怎样才能把作业写快点”...

她仅仅是想要吐槽一下,就像是拉着小闺蜜一起吐槽他们共同讨厌的那个人一样。

仔细想想,我们明明可以做到的。

她放学回家写作业烦,我下班回家加班不烦吗?

我们是可以在情感上达到同频的。

结果呢, 娃本来把你当闺蜜,你却浑身都是“爹味儿” ,满口都是过来人的经验和道理,搁谁谁不反感?

还是徐志胜说得好哇, 讲道理是上价值,不讲道理才是情绪价值。

要永远牢记这句话。 1
0 3
这事儿要往更深的层面讲,其实我们急于把孩子从负面情绪里拉出来,也是一种剥夺。
孩子真的不需要时时快乐, 他们也需要和那些不那么正能量的事情相处,从而练就 自我修复 的能力。

但如果你把快乐当成目标,那不自觉的就会把孩子的负面情绪,视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这就会是一个大难题。

  • 你股票跌了30%,谁能干点什么让你立马开心?

  • 你养了5年的狗狗离世,谁能说几句让你立马不难过?

这不可能,也很反人类。

但人一当了父母,就忍不住自我膨胀,总想挑战不可能。

你不要觉得我前面说的都是大事,孩子经历的都是小事,没什么值得难过的。

他丢一个奥特曼,跟你股市蒸发30% 的情绪浓度,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长大后过得快乐,你就必须重视这些,从小伴随它的各种消极情绪。

一个孩子,如果 不知道怎么调节挫败感,不能接受妒忌是人之常情,不知道怎么处理悲伤 ,她以后是很难真正快乐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父母只想让孩子看一二。

但成年人之后,什么样的人真的快乐呢?

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首先能跟这八九的不如意和平共处,然后更愿意多看看一二。

这种豁达,就是要去经历、去磨练、去自我调整。

如果你总是着急把孩子从不快乐中解救出来,他就失去了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也不能帮助孩子拓宽他的舒适区。

所以,让孩子在负面情绪里多待一会儿吧。

不劝说不建议,而是看见情绪、说出感受 ——

你看起来很伤心,你看起来嫉妒了,你看起来有点羞愧……

妈妈在呢,需要抱抱吗?

你把孩子的感受描述的越具体,他就越能洞悉自己的情绪,学会处理。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 情绪粒度。
简单理解,就是 能否用更丰富的词汇来细分自己的感受。

识别出自己更细微的情绪后,才能针对性的解决。就像是面前好多把锁,但你知道哪把钥匙开哪个锁头。

考试没考好时的郁闷,不能只概括为郁闷,还有丢脸的成分。

感到丢脸怎么办?

就得拿出“厚脸皮”心态——那咋了?我只是这次暂时没考好,还有下一次,我好好复习,说不定下次就进步很多!

妈妈夸了姐姐却没有夸我时,我的哭闹,是因为嫉妒,因为也想得到关注。

怎么办?

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比如直接告诉妈妈,我今天表现也很好,也想要妈妈夸!

我和队友争执时的愤怒,不只是表层的愤怒,背后是不平衡和委屈。

怎么解决不平衡?

我需要对方的补偿,可以是发红包、买个包、或者是带一天娃解放我一天...
要记得,伤心也有一千种理由...

孩子的“理由”越详尽,情绪颗粒度越精细,解决起来就越轻松,动用的心理能量就越低,因为 只应付这一个小颗粒就够了

这是孩子自己调整情绪的部分,至于你想输出的那些建议、鼓励、开导,不要急,等孩子走到情绪之外,冷静下来,再给也不迟。

更何况,有些时候, 那些所谓的“不开心”背后也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

他们不过是,一气之下气了一下而已。

写在最后:

今年夏天,《我的阿勒泰》大火的时候,里面有一句台词很打动我。

“哈萨克文化里,人与人之间,产生友情,或者爱情,是由于被看见,所以在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意思是‘我清楚地看见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广东公共DV现场  ·  万人盛宴!狮山官窑生菜会盛况→
5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密密麻麻……广东一地城管:已要求叉走!
5 小时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2岁男童在托育园身亡!死因公布
昨天
广东公共DV现场  ·  胡歌得肺癌在北京住院?工作室深夜辟谣
2 天前
张国全  ·  被人爱着真好
7 年前
捉妖擒龙帝  ·  牛股终于浮出水面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