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粉丝福利来了,在这之前先听我讲个故事呗,不看正文直接拉到最后看福利的都是坏人啊啊啊啊啊。
我爸小时候给我讲的故事,来源以及真假无从考证,不过却让我记到现在。
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里有一位会打篮球的运动员,一天早晨,集中营要处置一批犯人,结果领头的人对那个运动员说:“你不是会打篮球么?投篮10个,全命中就能救他们一命,否则你和他们一起处置。”结果这位运动员,十个投篮全部命中,救了这些人也救了自己。
这故事不知道是他从哪里听来的,也不知道真假,但是我爸爸最后的一句话我却一直记得:“人这辈子学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用上,所以学什么都要认真学。”
2010年,在我做企业内训师的第7年,我被公司安排到了一个特别有挑战的岗位,产品营销会议讲师。简单点说就是大型产品推介会的讲师,让客户了解公司产品有多好,然后掏钱购买。当时我的领导跟我说,全公司那么多培训师,只有资历深的讲师才有机会做这个岗位,你肯定没问题,而且你又不是没做过,以前一直做的很好。
看上去是对我的信任和提拔,但是不同的是,做了这个岗位,我的工资就有很大一部分和我授课的成果挂钩了,如果我讲的会议现场销售额到不了一定额度,我的这部分工资就指不定是谁的了,这对我来说有点变相降薪的感觉,倍感压力的同时也有些许不满。
事情发展的正如我想象的那样,我连续好几个月都拿不全自己的工资。
这不科学,给客户讲产品向来是我的核心优势,虽说很多因素不是我能控制的,但是至少我也得从我这方面开始改善。不论结果怎样,我得开始学习了。
在这样明确的目的下,我接触到了对我日后职业生涯有深刻影响的一本书《演说之禅》,他让我对演说有了很多颠覆性的认知。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FP9gQ9niaKCiaibKSibm98weqKB6prPgoUM5azdOMESPbOgr49JKxibGrFfUreQ5BNAK7mic3DWqdg341Au57aloxUQ/640?wx_fmt=jpeg)
(《演说之禅》第一版)
印象中我做的第一场大型商业演讲是在2004年,当时支援哈尔滨公司做一场互联网搜索产品的产品推介会,之前在北京做了2次小型的推介会,四五十人左右,现场效果都不错,那天现场来了100多家客户,现场快200人,课件是总部培训部的老师做的,我只要根据我的理解讲就可以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是全凭感觉,可能是我对互联网的理解比较吸引客户,现场反馈很好,不过我从来没想过我到底要怎么讲才能吸引听众,怎么讲才能有效的传达观点,PPT要如何设计,才能更好的辅助演讲,这些都没想过。
但是当你的演说成果和你的工资挂钩的时候,你就不得不想这个问题了。别说讲的好拿提成了,我能先把自己每个月工资拿全就可以了,在这样无奈的动力下,我开始了关于演说的学习和练习。
演讲是练出来的,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要学习,边学边练,有针对性的练,这样会少走很多弯路。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的是被扣了很多的工资,但也得到了反复练习,反复实战,不断总结学习的机会。这样的学习持续了一年,我明显感觉自己的段位提升了不少,工资虽然依然没有拿全,但我却真实的看到,通过我的努力,我演讲的成果越来越好。销售数字摆在那里假不了,这其中我收获最多的就是自信。我确信,通过对演说技巧的学习和改善,是绝对可以获得最直观的演说效果的。
那时候,我还带动我部门的其他讲师一起学,我们对公司很多产品介绍的PPT和课程内容做了改善。我们针对公司新产品开发的课程,很快作为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我们通过Webex在线会议,将课程推广给全国的销售同事。
其实消极一点的说,这么努力有什么用。我在会议讲师的队伍里,依然属于偏下水平,我这种讲什么都是娓娓道来,慢条斯理的演讲风格,其实并不是产品营销讲师的最佳选择。
不过,我爸说了:“人这辈子学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用上,所以学什么都要认真学。”
2012年,我正式决定要做一名职业培训师,做自己的课程,然后接受市场的考验。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这只是我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职业讲师那么多,谁会请我来讲课。唯一能做的,就是写点职场小说,说说我自己做企业培训师时候的那点小心得体会。
但是,机会就这样来了。我的第一位伯乐,加了我的qq,问我能不能给企业做一个商业演讲的课程,提升公司客户经理给客户讲产品的能力。
这是我作为职业培训师的第一个客户,第一个课程,我成功的抓住了这次机会,也为自己开启了通向职业培训师道路的一扇门。
而对演讲和培训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学习和精进,永远是无止境的。
《演说之禅》新版上市,我第一时间拿到了书,10年的时间,我也从读者变为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的一名作者(嗯哼,凭借《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这本书获得2016,2017年年度优秀作者,小得意and小惭愧)。当编辑问我要不要给新版《演说之禅》写推荐语的时候,我真是很兴奋,也很荣幸。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FP9gQ9niaKCiaibKSibm98weqKB6prPgoUMvRJXKDGY7aTlEsuvoF5icjhY7bTrklGHXTILibeHyx23iaRamedu4fOxA/640?wx_fmt=jpeg)
我并不是在开始培训生涯的时候接触了这本书,略微有点小遗憾,但是却在这本书以及相关理念的指导下,开始了为期10年的学习和实践。培训不是关于知识和经验的自hi,而是为学员带来实在帮助的内容设计,以及从听众角度出发的课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