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会学坊
"叁會學坊”由清華法政哲學研究中心主办,華宇汉语法学专项研究基金资助,概分會讀、會講与會飲叁端。旨在积聚同道,于术业专攻中求会通,在切磋琢磨里观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NaturePortfolio  ·  夜空奇观、浴场之憩、圣诞大餐 | ... ·  2 天前  
募格学术  ·  长期挖鼻孔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会学坊

No.1386 陈之藩 | 在春风里──纪念适之先生之八

三会学坊  · 公众号  ·  · 2020-02-24 08:00

正文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






| 陈之藩




同一本书,读者的观感,当然不相同,同一问题,各人的看法也不会一样。听适之先生的谈天是一大享受,可是他跟我却常常谈不来。


比如,在哲学史大纲中,胡先生最精彩的一段是墨子。那是在北大讲堂中,使梁任公拍案叫绝,赞不绝口的文章。我就跟胡先生说,我不爱墨子,我的意思是那种文章谁看得懂!他笑笑,也不说什么。


同一本书,比如荀子我是喜欢前面的,他却喜欢后面的!我曾在胡先生面前像小学生似的背劝学篇,胡先生也像小学生似的背后半本。跟胡先生谈天,有个原则,他一定要知道你曾经下过工夫,有诚实的问题,他才跟你谈,不然他就聊别的。


当我背了两段劝学篇以后,他才跟我谈荀子,他说,这都是些官冕堂皇的文章,当然我知道胡先生的偏好还是荀子的「科学」见解。


两个人虽是谈不来,可是谈一晚上,很愉快的分别。我总是喝得醉醺醺的走到电梯,他总是送我到电梯的地方,热烈的握手,并常说他近来没有甚么会,意思是愿我再来谈天,可是也不勉强我。


谈到白话文学,他的程度就不如我了。因为他提周作人,我就背段周作人,他提鲁迅,我就背段鲁迅,他提老舍,我就背段老舍,当然他背不过。


在这些白话文学家里,我们也是谈不来。胡先生对周作人的偏爱,是著名的。他曾不止一次的跟我说,「到现在还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东西了!」他在晚年是尽量搜集周作人的东西。


我如果说:

「不要打呀,苍蝇正在搓搓手搓搓脚呢。」他似乎就想起苦茶庵中的老友,在他回忆的茫然的眼光里,我看出胡先生对朋友那分痴与爱。


「七七事变」离开北平后,他劝周作人:

藏晖先生昨夜作一梦,

梦见苦茶庵中吃茶的老僧,

忽然放下茶盅出门去,

飘萧一杖天南行。

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

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

梦醒我自披衣开窗坐,

谁知道我此时一点相思情。

这是胡先生劝周作人南下的一首名诗。及胜利后,胡先生为他辩护,为他洗刷。给法院的证辞中,比较了北大的藏书,比较北大建筑的今昔。把周作人说的不仅不是汉奸,而且是个功臣。周作人坐监时,他去探监。我并未问过胡先生,但在话里,他似乎对周作人现在的情况依然很清楚。


当我听完他每次说周作人以后,即想起;「你们之中谁觉得自己无罪,可以出来打死他!」


除非是个圣人,不会有胡先生那种慈悲、那种热爱、那种原谅、那种同情。


丁文江先生当上海总办,是给军阀作事,胡先生在丁传里,不知用多少话来阐述他的那个「如俟河清,当待何日」的哲学,能使自己有贡献能力的机会,就得干一下才是。


我们可以看出胡先生的辩解,实在并不是用甚么理智的分析,而是那分热爱的心肠。


因此,他从任何人身上全能看出长处来。


有一次,他问我说:「之藩,你知道曹锟的长处吗?」我从小学课本里就知道,所以我说:「我知道。」他说:「甚么?」我说:「贿选!」


他很严肃的说,曹锟的长处是公平。因为他公平,所以提拔出那么多走卒式的将领来。


大概胡先生看过的不平的事太多了,选了半天,选出曹锟来。经他解释了曹锟所提拔起来的屠狗英雄以后,我真是佩服胡先生的用心。因为我从小学课本里灌输的成见,依然保留我对军阀的痛恨,可是我知道我们的谈不来,是我太幼稚而已。


胡先生在现代的人中,不要说在中国找不到,在外国也找不到。在道德上可以和他一比的活人,我觉得只有那个在非洲行医的舒怀瑟。


因此,我常用古人与他比。


我也给他写过几千言的长信,我也给他各式各样的难题,但只要问题诚恳,他总是尽量答复的。开头总是谢谢你的长信,末尾又是特别谢谢你的意思。


你看司马光给王安石的信,有多诚恳,你再看王安石答复司马光的那几百字的信,最后是「非石之所敢知也。」司马光收到那样的毫不考虑,应勿庸议的回信,如何不气?


所以,胡先生有王安石的变法热情,但比王安石要温和的多。


年轻朋友去访他,胡先生总说,「你多大了?」「啊,我羡慕你呀!」


你看白居易的诗:「今日红颜欺了我,他日白发不放君!」


虽是游戏的诗,但也失去了长者的风度。胡先生有白居易的文学技巧,但比白居易要纯厚的多。


在笔辩的文字中,在舌辩的议场中,胡先生从来未失过态,嘴里说出不堪入耳的话来。


你看苏东坡的策论中,「养猫所以去鼠,不能因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畜狗所以防奸,不能因无奸而养不吠之狗。」拿猫狗一类的东西当武器,是苏东坡冲动起来的败笔,但这种败笔,胡先生从来没有过。所以我觉得胡先生有苏东坡的痛快淋漓,却比苏东坡能控制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