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界新媒体:海内外从事高分子行业及研究的小分子聚合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东南大学王婷/常州中医院徐建达/南理工冯章启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上海交通大学邱惠斌教授JACS:共轭聚合物纳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北化工秦培勇/司志豪AFM:强界面高分子复合膜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东华大学廖耀祖/钱成团队Trends in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京大学朱嘉团队,最新Nature Water!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清华大学,最新Nature Materials!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5-02-16 07:50

正文

具有机械键的介电聚合物用于高温电容储能
具有高压耐力的介电聚合物是静电储能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和电气系统中。随着电动汽车、飞机电气化和深油天然气提取等领域对高温电容器的需求增加(最高可达250°C),提升电容器的高温能力成为关键。然而,目前常用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膜仅能承受105°C以下的温度,超过此温度会导致电容性能下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研究者主要探索通过扩展能量带隙来提高聚合物的耐热性,但这种方法在超过200°C后效果有限。研究发现,电荷的传输机制在高温下应通过声子辅助的方式来调节,而不是依赖带隙调节,这对提升高温电容器的效率至关重要。
在这里, 清华大学 李琦副教授 团队 报告了 一种基于机械键的介电聚合物分子拓扑设计,成功克服了传统材料的局限性 这种设计通过将环状聚乙烯分子穿入聚酰亚胺主链中实现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计算,作者发现, 环状分子通过机械键合抑制了聚合物链的局部振动,从而显著降低了声子辅助的链间电荷传输,这种传输在高温下通常是导致导电损耗的主要原因 。实验结果表明, 在250°C时,这种材料的直流电阻率比商用聚酰亚胺高出四个数量级,同时实现了4.1 J/cm³的能量密度和90%的充放电效率,性能优于传统的介电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 。这些发现为提升介电聚合物的高温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通过机械键合实现分子拓扑结构的多样化调控,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以“Dielectric polymers with mechanical bonds for high-temperature 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为题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第一作者为 王瑞,朱雨杰 为共同一作。

李琦副教授

作者通过设计带有机械键的电介质聚合物,抑制了声子辅助的链链电荷传输,从而突破了高效电容能量存储的瓶颈 。声子模式指的是聚合物中原子的集体振动(图1B),这些振动分为纵向波和横向波,其中只有横向波与电子-声子耦合相关。对于许多耐热聚合物而言,接近高温时,链电荷的转移会受到热量的促进,而不是内部电荷转移。这一现象进一步证明了电子-声子耦合与链链电荷转移之间的密切关系(图1C)。基于这一发现,作者决定在介电聚合物设计中着重抑制横向波的振动模式,以提高高温电容储能的性能。
分子拓扑设计
受到振动阻尼器的启发, 作者设计了具有“分子阻尼器”的电介质聚合物,通过抑制链振动来提高性能 。该分子结构通过螺旋形螺纹在分子轴上形成苯烷结构(图1D)。作者选择了由特定化学物质合成的聚酰亚胺(PI)聚合物,并与Dibenzo-18-Crown-6(C18)环状分子结合,形成了PI-M/C18聚合物(图1E)。C18分子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PI-M的玻璃转变温度为275°C。 通过设计单体并加入阻止剂,作者成功限制了电荷的传导 。通过核磁共振等方法验证了C18的分布,并发现其提高了聚合物的能量带隙、热稳定性和性能。
figure 1
图1:通过限制声子振动来抑制链电荷转移的机制
抑制分子链振动
为了研究具有机械键的分子拓扑是否会影响分子链的局部振动,作者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聚合物链的振动。首先,作者从纯PI-M聚合物的模拟中提取了N原子的固有热振动能(4.3 eV,图2A)。接着,在PI-M/C18中,作者可视化了N原子的两种不同振动状态,定量分析了振动幅度和能量的变化(图2B)。当氮原子从冠状以太几何中心偏离时,距离O原子的距离减少,振动幅度也发生变化。模拟结果表明, PI-M/C18中的分子阻尼器可以有效降低局部振动幅度12.4%,通过将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图2C)。进一步模拟显示, 当C18含量超过0.5 wt%时,局部振动幅度几乎没有变化,且振动幅度的降低与较长的分子链段相似 (图2D)。这表明,分子阻尼器能显著抑制链的局部振动,尤其是在低C18负载时。温度依赖性X射线衍射和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进一步确认了分子阻尼器在抑制聚合物链局部振动中的作用,即使C18的含量较低,PI-M/C18仍表现出较小的局部振动。
figure 2
图2:分子阻尼器对局部振动的影响
充电迁移行为和传导机制
为了研究抑制链振动对电荷传输的影响,作者通过荧光发射光谱发现,链电荷转移导致荧光猝灭,而内部电荷转移则促进荧光红移。在PI-M中,桥梁组限制了内部电荷转移,而0.5 wt%的C18掺入后,荧光强度增加,链电荷转移受到限制。温度对链电荷转移有显著影响,超过200°C时,PI-M的荧光强度迅速降低(见图2E)。PI-M/C18的振动幅度始终低于4.1Å,验证了分子阻尼器的抑制作用(图2G)。通过DFT模拟发现, C18分子在链转弯点时能优化电荷转移能带结构 (图3A和3B)。作者还测量了不同C18含量聚合物的漏电流密度,发现PI-M/C18表现出较低的电流密度和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图3D)。增加C18含量提高了自由体积,但振动幅度未变化,0.5 wt%的C18在高温下表现最佳(图3E)。漏电流密度的变化符合跳跃传导机制,表明电荷载体通过相邻状态跳跃传导(图3F)
figure 3
图3:电荷运输行为和传导机制
高温储能的结构优化
作者通过筛选十种商用冠状醚衍生物,优化了高温电容能量存储结构(图4A)。其中,C34具有最高的链互动屏障和最低的振动熵,表现出最理想的抑制链电荷转移效果(图4C和4D)。 电场依赖的电阻率结果显示,C34优化了聚合物结构,电性能较PI-M提高了20倍 (图4E)。 在250°C下,PI-M/C34的电荷放电效率超过90%,电容储能性能大幅提升 (图4F)。不同冠状醚的最佳含量不同,C34的最佳含量为0.75 wt%。大面积膜测试表明,电容性能稳定,波动小于5%。此外,PI-M/C18在高温下也表现稳定,优于原始PI-M。这些结果表明,具有机械键的介电聚合物在高温和电气极端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适用于高温电路储能。
figure 4
图4:高温电容能量存储性能
讨论
在具有冠状醚的情况下,介电聚合物的机械性能显著增强,使其能够快速处理电容器膜,这是Polyrotaxane结构的独特优势。尽管声子的横向模式被有效抑制,但拓扑聚合物的导热率变化较小,不会影响设备的热量散发能力,因为无定形聚合物的热传导主要依赖纵向声子传播。 作者验证了分子拓扑工程方法对耐热电介质聚合物的普遍适用性,发现不同环状分子包围的聚合物的电容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作者排除了杂质、结构缺陷和残留溶剂对性能改善的影响。这项研究为调节聚合物材料中的电荷传输提供了新的视角,并预示着该材料可以应用于其他与链动力学相关的领域,如偶极转换和电力机械能互转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