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住建部出台一个新制度,叫住房养老制度,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以为房产税的变种来了。
马上,住建部和相关专家马上出来在各大媒体辟谣,但是这个辟谣,更让我感觉到更加恐怖,毛孔都炸开了!这比收变相房产税还要恐怖!
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说,房屋养老金分为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其中个人的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已经建立起来,试点的重点是
政府将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房屋养老金个人部分已经有了,就是买房的时候交的维修基金。现在政府要做的是,充实公共账户部分。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尹飞近日撰文表示,这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制度,主要是使用公共资金、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
专家和住建部都说,目前,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的款项来自公共资金,按照“
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
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因此,
此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他们辟谣之前,我还以为是向业主收的呢。
但是,最让我恐怖的正是:
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是住房养老,那就是
这一笔钱是用来给房子维修用的钱。
既然存在所谓的公共账户,那就
需要一笔新的资金来源。
同时,专家们都宣称,不会加重业主负担,意思是
不会向房主收钱。
那么,请你们告诉我,
你们想向谁收钱来提供这笔维修费用呢?
难道是各地官员和专家们成为天使,去煤矿挖煤来赚钱帮业主们提供维修费用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政府人员和这些政府养的专家们不生产财富,结果是注定的,那就一定是向另一批人来收税来提供这笔资金。
不管你们钱从哪来,都是向民众收的,钱既然不来源于业主,那就是向其他非业主收的钱。
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只认为国家政府有钱,但是只要对世界有一丝丝清醒了解的人,马上就能认知到
政府所有的支出都来源于税收
。
政府要给任何一个企业补贴、给一类人群发钱,都必定来源于另一群人、或另一个企业。
可惜这一基本原理,不仅是无数自媒体博主不懂,就连各种专家都完全不懂。
事实很清楚了,现在可以明确的是,
住建部计划推出的这套制度,就是一套用税款补贴中产城市商品房维修费用的制度。
现在,我就要问了,请你回答我,
房子是不是业主的?
如果是,为什么要向其他人收税来帮助他们家房子维修呢?
我再请问专家们,
有商品房的人,是不是中国最富的一批人?
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包括专家们,各种城市中产,难道不都是有房一族吗?甚至是几套。
北上广深的有房一族,除了这几年买房的,哪家不是家产几百万上千万?专家们,我倒是要问一下你们:
你们为什么要想着征另一群人的税去帮这群明显是中国最富的有房一族维修房子?
是要在中国实施劫贫济富的制度吗?
如果住房养老制度的资金来源是向房主们收取的,我不能说这是一个好制度,但是,
如果住建部一定要实施这种制度,向业主们收钱,这是最不坏的制度。
在这种最不坏的制度中,当然会有大量的不公平。
有可能大面积的房子要为小面积的房主买单,也有可能新房业主要为老房业主们买单。
万一将来和养老金一样全国统筹了呢,那就
还有可能县城的业主要为一二线城市人价值更高的房子买单,因为县城的房子更新,大城市老破小多。
向业主收费的住房养老金制度
这
当然是不公平的制度,但是起码,
这种不公平是在有房一族的内部,他不会延伸到外部。
至少农民工们、外来普通打工无房的人、外地过来租房做小买卖的人,不用承担这个城市里富人的住房维修费用。
你现在居然宣称公共账户的钱不由业主来缴,而是由另外的渠道来收钱,就是在大声宣布
要向其他人来收钱了,要征收其他纳税人的钱来补贴中国最富的一群人。
专家们,你们觉得合理吗?
不管你向任何渠道收税,这一笔税收都将影响无数普通人的生活,
因为税收会转嫁,哪怕是农民都逃不过税收的影响。
要知道大部分各种税收都将转嫁到劳工身上,导致劳工收入降低。
深圳只有二百多万套商品房,但有两千万人。
如果这一笔钱来源于深圳的财政,那么,就等于是两千万人中无数没有商品房的人,一起出钱来给这二百万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们修房子。
这对这些没有商品房的人公平吗?
如果你们这么做,那你这不是在宣布,中国有房一族的最富的人,他们由于达成不共识,导致共有维修基金钱不够来修房子,所以我们要向更穷的人征税帮助他们修房子吗?
你这个道理讲得通么?
天底下有比这更为荒谬的事情吗?
官员和专家们要明白,市场经济是一个自负其责的社会,有房子的业主们,自己应该操心房子未来维修的问题。
很多二十年经上的老房子维护出现了资金筹集问题,
这也只是业主们的问题,与他人无关,应该是业主们自己来想办法解决。
如果官员和专家们操心这种问题,那下一步大量豪车不愿意维修,是不是也要向另一些人收钱来维修富人们的豪车?
我反对建立住房养老金的官办制度,但是,如果你们一定要建立住房养老金政策,那么,请一定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资金来源只能是有房的业主,绝不能将这一笔成本外部化,让全体纳税人来承担。
边际上更优的方案是,公共账户越小越好。
一个城市的公共账户,就比全国的公共账户要好,否则县城的业主要为一线城市的人买单,因为一线城市旧房子更多。
一个小区的公共账户,就比一个城市要好,否则新房业主就要为旧房业主买单。
一栋楼的公共账户,就比一个小区要更好,按面积收取的话,就会让大面积的业主为小面积的业主买单。
进一步推理,就是每一个人自己负责,比你来推行公有账户要好。
农村的房子要倒要塌,你们当危房处理,甚至派人强制拆了它,
城里人的房子却要全体纳税人征税来维修,要不要这么双标呢?
在中国,这种剥夺穷人给富人买单、劫贫济富的事情比比皆是。
在上海打工的农民工,一个月要缴三千元的社会保险,这个钱用来给上海的中产富人家的老人看病养老,自己家农村的父母拿一两百。
还要搞延迟退休,城里人、有钱人活得更长,穷的人活得更短,搞下来、真实施就会有一个结果,贫困山区的农民进城里打工几十年,干着更伤害身体的工作,平时更少去医疗和保健,他们交社保几十年,很大一批人活不到六十五或只能超过几年。
而更轻松生活工作、更有钱保健的中产和富人们,则可以活到八九十,农民工得交一生的钱来养这些富人,而自己将成为税收的净贡献者。
现有的很多制度已经对更为贫困的人非常不利了。
我作为一位经济学博主,长期在呼吁,要减少政府对中产的补贴、对于穷人的剥夺。
我当然知道住建部想解决房子后续维修的问题,但是,专家和官员们又认为他们收不到中产业主的钱,于是就想出来这么一招。
为什么收不到?因为城里的业主不好惹。
当然这也证明一点,你连个住房养老金都收不到,那开征每套都征的房产税就更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