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已经启动!
自2005年创办以来,“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在全国数百所高校的支持下,参赛学生总规模超过30万人次,大赛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本届大赛将分两个阶段举行:2019年7月,分别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和西部五个分赛区及安徽、山东、浙江三个省赛区举行分(省)赛区比赛;2019年8月22~25日,全国总决赛将在山东大学山东威海校区举行。
目前,各个高校中的小伙伴们已经纷纷行动起来,拼团组队、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不过,想要从数百所高校、数十万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更周密计划和与众不同的技术策略加持了。
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现场(图片来源: TsinghuaJoking)
在诸多参赛的准备工作中,排在首要位置的,就是核心微控制器(MCU)的选型了。这就像在真实的商业竞争中一样,如果技术决策对了,往往就可以事半功倍,胜人一筹。
根据大赛的规则,参赛选手需要使用恩智浦公司的8位、16位、32位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模块,通过增加道路传感器、电机驱动电路以及编写相应软件,制作出参赛的模型汽车,完成比赛规定的任务。所以,了解恩智浦有哪些创新的MCU产品,可以为智能车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十分必要,也尤为重要。
实际上,MCU选型可以被看做是选手们终极对决之前,在赛场之外的第一次过招儿。
下图展示出历届大赛中各路选手在MCU选型上的偏好。从中我们观察到一个特点:虽然恩智浦的MCU产品线很广,但是同学们的选型范围却相对比较窄,且多年来变化不太大。而创新的产品,往往能给你带来与众不同的奇效,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历届大赛MCU选型一览
所以,今天NXP客栈请来恩智浦的资深工程师,分别从通用MCU和车用MCU的角度,为大家推介几款创新的产品,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开拓眼界,让同学们的作品如虎添翼!
车用MCU方面,恩智浦可提供多个系列的车用MCU产品,例如KEA系列、S12系列、S32系列。在本次大赛中,恩智浦工程师向参赛选手特别推荐的是
S32K1
系列车用MCU产品。
S32K1
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三点:
高性能高集成:
基于32位Arm Cortex-M4F和Cortex-M0+内核,适用于通用汽车和高可靠性工业应用。符合AEC-Q100车规,支持ISO CAN-FD、CSEc硬件安全,支持ISO26262 ASIL-B功能安全。极低的功耗。
汽车级软件支持:
免费的量产级SDK和S32 Design Studio IDE,Autosar MCAL和OS,以及第三方生态系统支持。
可扩展性强:
128KB至2MB、32至176引脚可选,硬件和软件兼容,让资源复用最大化。
S32K1车用MCU系统架构
目前
S32K1
已经发展成一个“人丁兴旺”的产品家族,不同配置的微控制器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除了车用MCU,恩智浦还有丰富的通用MCU产品可供选择。我们先来看一下恩智浦基于Arm的通用处理器和控制器的产品定位和分布。
恩智浦基于Arm的通用处理器和控制器
图中左下方橙色区域就是常见的MCU,大家以前常用到的K60、KLxx、K10等控制器都在这个区域。
右上方黄绿色区域是以Arm Cortex-A为核心的高端的i.MX应用处理器,这些应用处理器,一般是跑Linux或Android为主的高端应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间的蓝色区域是最新的i.MX RT跨界微处理器,它使用Arm Cortex-M7为核心,搭配更高端的i.MX应用处理器的架构和外设,兼具MCU的便捷性和MPU的高性能,这两年一直是恩智浦通用MCU中的明星产品。比如,基于i.MX RT1062可编程视觉模块,可以让同学们体验到更高级的机器视觉算法和神经网络的编程和应用,在大赛创意组中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我们列举出一些恩智浦通用MCU中,比较新且值得关注的产品,加深一下大家的认识:
-
i.MX RT
:
跨界处理器,性能远超已有的MCU产品;
-
LPC5500
:
以安全为核心诉求的LPC MCU,面向物联网的双核微控制器;
-
LPC54600
:
最新的高性价比产品,性能与K6x相当;
-
RV32
:
最新的双RISC-V为核心的微控制器,可供希望了解RISC-V应用的同学选择;
-
i.MX 6UL和i.MX 6ULL
:
基于Cortex-A7的应用处理器,想玩Linux的入门级产品。
具体到支持智能车大赛,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专为智能车竞赛使用的LPC54606和i.MX RT1052核心板,并有相关的参考例程代码。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