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曙松
中国经济增速2015年降至6.9%,为25年来最低。面对这一情况,巴曙松教授在香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呈现宏观逐步趋稳,微观明显分化的特点,他认为,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正在过去,未来应重点解决产能过剩等问题,助力经济释放新增长力量。
近年来,曾经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个主要动力,如房地产、出口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回落,而培育新的增长动力需要时间。所以,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增长动力的转换期。
消化过剩产能是在经济触底阶段必须要攻克的一个难题。目前煤炭、钢铁等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这会导致同一产业内的企业都亏损。
在2016年,或者是2017年,我们有可能看到比如说投资的触底或者是经济增长速度的触底,但是我更希望看到加快去产能去杠杆,使得企业的盈利也能触底,这个对经济的站稳甚至重新复苏影响更大,意义更重要。(完)
文章来源:新华网络电视2016年2月3日(本文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本篇编辑:张蒙
温馨提示:现微信最新版本“订阅号”已实现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金融读书会”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金融读书会”置顶,方便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