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冰雪覆盖的德姆拉山山口,车子在冰面上缓慢行驶。七拐八弯,终于来到山脚下,一片开阔处,冰雪映衬下,“雪域江南 英雄察隅”8个红色大字分外醒目。
德姆拉山脚下,“雪域江南 英雄察隅”8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
察隅,到了!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对口援藏工作开展30年之际,深圳特区报采访组一行近期深入到西藏林芝市察隅县,实地感受广东、深圳援藏工作,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奋进乡村振兴路上的显著成效。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干劲也高。
据不完全统计,援藏工作开展30年来,深圳累计投入援藏资金约20亿元,援藏干部人才一茬接着一茬干,共实施各类援藏项目200余个,为察隅在内的西藏长治久安、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贡献源源不断的“深圳力量”。
悠扬的旋律,高亢的曲调,饱满的情感,从新建的藏式院落传出,在村子上空回荡。
深圳援建的易地搬迁小康村——宁日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察隅县上察隅镇宁日村,应记者之邀,刚布置完新居的村民多吉兴致勃勃拉起二胡,奏响《察隅之歌》。乔迁之喜,溢于言表。
妻子布姆的脸上乐开了花,在院子里搭建雨棚的工人,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冬日暖阳,春意融融。
宁日村旁,青山绿树掩映下,贡日嘎布曲宛如一条翡翠,河水潺潺,欢快向前。
36岁的多吉以前住在察隅县古拉乡安巴村。虽然距县城只有100多公里,但村子位于高山峡谷的高寒山区,往返要翻越海拔近4800米的折拉山,雪山一年几个月都封山,自然条件恶劣,单程需要大半天甚至一整天时间。
“现在的居住环境太好了。”多吉开心地说,“我们一家4口,在这里住上了120平方米的两层新房,既有宽敞的院落,还有车位和草坪,儿子在县城中学读书,女儿就在不远处的上察隅镇小学就读,开车到县城也就两个多小时,比原来方便太多了。”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深圳援建。”布姆说,“房子帮我们修得好,村子位置也选得好,日子越过越甜。”
多吉夫妇在新家门前合影。
宁日村占地近26万平方米,是深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援建的3个易地搬迁小康村项目之一,去年9月15日开建,今年10月建成投用。宁日村建设项目施工方负责人王祺告诉记者,该项目包括114栋居民用房,总投资近1亿元,其中援藏资金2250万元。
“目前已入住103户,村民主要从古拉、古玉、竹瓦根等多个乡镇搬迁过来,大家对新居条件、新村环境都很满意。”察隅县上察隅镇宁日村驻村队长兼第一书记邓滔说,深圳援藏支持力度大,资金投入到位,工作认真细致,后续搬迁工作和环境优化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搬进新家的扎西尼玛向记者展示其荣誉证书。
“对深圳援建,用语言不足以表达出我内心的感谢。”从古玉乡搬来的村民扎西尼玛脸上挂满笑容,“以前住在博学村,海拔高、资源少,现在我们一家三口,分到了95平方米的新居,房子质量、设计比以前好太多了。”
“看着一个个项目完工,一个个美丽新村从无到有,作为亲身经历这一变化的援藏干部,由衷感到自豪和荣幸。”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组长、挂职察隅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曹烨告诉记者,工作组接过前一批的接力棒,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已完成卡地、宁日、布宗3个搬迁村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深圳对口支援察隅之前,察隅还没有一条硬化路,现在乡村通路率100%。”林芝市政协副主席、察隅县委书记杜元文深有感触地说,在深圳一批批接力援建、对口支持下,察隅不仅如期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当前更是充满信心奋进在乡村振兴大道上。
设施完善、美丽整洁、宜居宜业的宁日村。
桑曲河水流奔腾。
雄久村整村推进示范改造。
村头的“和美”公园里,察隅县竹瓦根镇雄久村村主任旦增加措与援藏工作组、施工方商量着整村示范项目推进的后续工作。
住的是宽敞的房子,喝的是卫生的自来水,走的是宽敞的水泥路,各家各户还接入了排污设备,雄久村越来越靓了。
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成员、挂职察隅县水利局副局长谢尚炼说,雄久村是深圳环境水务集团重点援建的示范项目之一,包括一个现代生物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站点,以及设置有太阳能景观灯的4000平方米公园景观,既改善村民人居环境,更服务于后续旅游市场开拓。
219国道边上,桑曲河旁,深圳援建的雄久村和美公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雄久村的蝶变,离不开援藏工作组践行‘文旅+’生态圈模式的创新思维,把深圳智慧与察隅风情融合,推动当地文旅创新发展。”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成员、挂职察隅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曾德慷说。
“雄久村将建成宜居宜业的和美村庄。”竹瓦根镇党委书记苟双权告诉记者,雄久村是竹瓦根镇边境村,以前地质灾害多,在深圳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支持下实现搬迁,目前正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我们结合219旅游环线做了详细规划,大力发展藏式民宿、农家乐等深度游项目,展现红色文化、援藏文化、民俗文化、农业文化,以特色文旅推动乡村振兴。”
在察隅,一个个基础设施提升、整村推进、美丽宜居等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
下察隅镇沙琼村,深圳援建的沙琼特色民俗文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项目室内主体本月底全部完工。
沙琼村乡村振兴整村推进示范项目。
“僜人部落很有吸引力,每年有三四千名游客前来了解民俗文化。”沙琼村项目经理许永良表示,该项目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改造、民俗文化展示中心、观景平台,预计每年可为当地带来100万元收入,增加数十人就业。
“过去,游客进来,大都是看一下就走,很难留下来。”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成员、挂职察隅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何远金说,深圳援建对沙琼村进行整村综合改造,1∶1还原僜人生活条件和居住格局,提升食宿水平,把僜人民俗文化推出去,吸引更多游客深度游。
“我是老开心了。”沙琼村村民晓明龙操着流利的、有着僜人特色的普通话风趣地说,“这些援建项目非常好,可以带来真金白银啊。”
正在修建的景观台占了晓明龙家的一些地,但他没有要求任何补偿,只是让项目方在自己房子旁建多几个停车位,还特意加建一层房子,准备开餐厅和民宿,“来年,游客多了,新增的车位、开设的餐厅和民宿就派上用场了。”
一些美好的愿望,已变成温暖的现实。
离沙琼村不远的僜人新村,54岁的僜人飘龙松正在打造、磨制传统僜刀,妻子依金杨在院里用锥子挑桐油果。一捏一撬,栗子大小的黑色桐果仁跳出来,落到面前的箩筐里。两个幼小的孙女自顾玩耍着。
靠着祖传的僜刀制作技艺,加上玉米、水稻、茶园、桐子打油等收入,虽然要养活一大家子人,飘龙松还是充满自豪感。
僜人飘龙松正在打磨制作非遗僜刀。
“我们赶上一个好时代,有好政策鼓励孩子接受教育,还有深圳援建、企业等社会各界资助支持,我们都很感恩。”飘龙松的眼角闪着一丝泪光,大儿子早已娶妻生子,跟他学习打制僜刀手艺,日子越过越红火。
“深圳援藏,真情实意,投资力度大,项目选得好,都是察隅当地所需。”杜元文赞赏地说,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察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出察隅县城往西南方向,沿桑曲河前行大约7公里,就是竹瓦根镇学尼村。
村子附近,兴建中的察隅县农产品生态产业园工地上,一片忙碌景象。
深圳援建的察隅县农产品生态产业园项目,正抓紧建设中。
“项目今年3月4日开工,目前整体进度超过八成,预计明年3月竣工。”该项目经理许永良表示,项目总投资4700万元,全部为援藏资金,将新建啤酒厂、自来水加工厂房各1座,成品仓库2座,原料仓库1座,以及综合楼、宿舍楼和相关配套设施。一期规划的啤酒厂、自来水加工厂房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为1400万元,净利润达470万元。
两山夹峙,一河中通。
生态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园区的政策优势和聚集、辐射带动效应,增加当地就业,拉动周边乡镇农产品加工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成员、挂职察隅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伟说,察隅当地玉米、青稞、小麦等农产品丰富,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产量高,都可以在产业园实现深度加工,以及二次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持续让农牧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产业援藏,“输血”更要“造血”。
在察隅农场,投资2600万元的茶产业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验收,计划明年3月投入使用。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成员、挂职察隅农场副总经理郭小宾告诉记者,该项目主要聚焦茶产业科研,邀请专家进行培训,引进培育优良品种,提升茶叶品质,增加农牧民收入。
“我们在察隅农场帮助推广销售当地农副产品,每年带动花生、猕猴桃、茶叶等产品对外销售收入约七八百万元,今年农场茶叶制成后,利润接近200万,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干部、挂职察隅农场党委书记冯建军说,目前,察隅农场的茶叶和其他农产品,已经陆续上架深圳“圳品”等渠道销售。他说,明年是察隅农场建场60周年,工作组将全力做好援藏规划,助力农场干部职工好日子更红火。
产业援藏,源远流长。
很多项目早已落地生根,勃发生机。
“每天都有车辆过来维修。”在察隅县汽修市场,韩师汽修店店主韩吉科告诉记者,以前察隅县城附近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汽修店,凌乱地分布在狭窄路边,有的甚至就在加油站旁边,无序竞争,生意都不好做。
察隅县汽修市场。
深圳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出资,规划援建全新的察隅县汽修市场,近20家汽修企业统一搬入,规范化集中经营。
“搬过来后,各种硬件设施好多了,汽车维修链更集聚,收入比以前好多了。”跟着舅舅韩吉科学修车的杨益说,以前车辆要是有多个毛病,车主往往还要跑多个汽修店,集中经营后,可以在汽修市场一次性解决所有毛病,省时省力。
韩师汽修店店主韩吉科在修理汽车。
“深圳自2016年起单一对口支援察隅县,已有200多名干部和人才参与援藏工作,根据察隅所需、深圳所能,深入开展调研,措施务实、工作高效,为察隅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能。”杜元文盛赞深圳援藏干部非常优秀,“广东是全国援藏工作的一面旗帜,深圳更是广东援藏工作中的一面旗帜。”
山高人为峰,海阔心无界。
从南海之滨走来,在雪域高原奉献。
一批批深圳援藏干部人才,一副副黝黑的面庞,一个个高原红的双腮。
他们,用赤诚,用担当,用脚步,用实绩,在察隅大地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