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食在云南新春特别篇·侨这一家子》讲述沧源佤族的佤王宴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文章介绍了佤王宴的历史背景、菜品特色、传承发展以及与当地侨眷和旅游业的关系。佤王宴不仅是美食盛宴,更是佤文化的展示,通过纪录片让更多游客了解并体验佤族文化和新时代的阿佤山。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佤王宴的历史背景和特色
佤王宴已流传3000多年,由烤乳猪、烤鸡、烤鱼等佤族风味特色美食组成,是佤族文化的代表。
关键观点2: 佤王宴的传承与发展
佤王宴过去是佤王招待尊贵客人的王府盛宴,现在已成为沧源佤族的文化名片,随时都能品尝到这场充满佤族文化魅力的美食盛宴。
关键观点3: 佤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佤族文化和佤王宴吸引各地游客,纪录片《食在云南新春特别篇·侨这一家子》的播出,将让更多游客来到沧源体验佤王宴和佤族文化。
关键观点4: 沧源的交通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
近年来,沧源交通实现历史性突破,公路和航空交通的发展,为更多游客前往体验佤族文化提供了便利。
正文
春节假期以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各大景区内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游客欢声笑语不断。佤族导游叶布在翁丁村刚送走一批游客又引来新一波旅行团,忙得不亦乐乎。沧源地处中缅边境,俗称阿佤山区,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同时也是云南省重要侨乡之一。归侨侨眷与阿佤人民在此团结共进,将家乡建设得美丽富饶。沧源民族文化灿烂、自然生态宜居,常年吸引各地游客。其中,历史悠久的佤王宴成为游客体验佤族文化的丰盛大餐。
游客品尝佤王宴。《食在云南新春特别篇·侨这一家子》视频截图“佤王宴在沧源已流传3000多年,由烤乳猪、烤鸡、烤鱼等诸多丰盛的佤族风味特色美食组成。”叶布介绍,过去,佤王宴是佤王用来招待部落首领、民族英雄以及尊贵嘉宾的王府盛宴。后来,每逢重要传统节日,佤族村寨都会烹制美味佳肴摆起佤王宴,邀请亲朋好友和客人一起享用。如今,随着阿佤山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佤王宴早已不再是佤王专用或节日专属。在沧源的佤族村寨或旅游景点,佤族人和游客随时都能品尝到这场充满佤族文化魅力的美食盛宴。“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春节期间,沧源一家饭店中,客人们正在《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声中品尝佤王宴。20世纪60年代,这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传遍大江南北,唱响了阿佤人民翻身把歌唱的新面貌。如今,各地游客也在这歌声中感受新时代佤族人民的幸福生活。烤乳猪。《食在云南新春特别篇·侨这一家子》视频截图宴席上,经炭火炙烤的乳猪油脂如露珠渗出,猪皮酥脆有声,肥肉纤薄不腻,瘦肉鲜嫩不柴。佤族名肴鸡肉烂饭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一口下去,鸡肉的鲜嫩、米饭的软糯和汤汁的浓郁在口中交织。还有牛排、牛干巴、烤罗非鱼等硬菜,辅以凉拌野菜、舂折耳根、花米饭,佤族风情流淌于长桌之上,酸甜苦辣尽在一席之间。“随着时代发展,佤王宴的菜品逐渐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叶布说,但一直未变的是,佤王宴的菜品都摆放在芭蕉叶上,全宴从食材、加工到盛放,都体现了佤王宴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近年来,沧源交通实现历史性突破,公路里程不断增加,2016年底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2020年底大理至临沧铁路通车运营,阿佤山跨入动车时代。叶布说,随着交通更加便利,越来越多的游客得以来到阿佤山品尝佤王宴。“2010年,沧源长达2270米的佤王宴还曾创下世界长桌宴纪录,让佤王宴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叶布骄傲地说。舂折耳根。《食在云南新春特别篇·侨这一家子》视频截图2月2日大年初五,佤王宴的美食故事登录由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云南海外联谊会、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联合出品的《食在云南新春特别篇·侨这一家子》,在中国新闻网海内外平台播出。“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让更多游客来到沧源体验佤王宴、佤族文化,亲身感受新时代的阿佤山。”叶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