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是不是糟粕?
有人一看到今天这个标题,什么人情练达,什么左右逢源,就一脸的鄙视,觉得特别低俗油腻。
他们会认为人情世故这个东西啊,不就是封建社会的糟粕嘛?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有年轻人的个性和追求,我们要整顿职场,根本就不需要学这种油腻的东西。
还有的人说,人情世故就是中国特色,我们要学习西方社会那种简单、单纯的人际关系,不能把老祖宗的东西当作瑰宝,应该把它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人情世故呢?
我个人的理解,
人情世故,就是做人的学问,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际关系的本质和规律。
只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荒岛里,就要跟人打交道。
每次我在公众号上一写文章,就有人说这句话:别跟我说这些,老秘书啊,我也不想升职加薪,我也不想讨好领导,我就是想做一条咸鱼,我就是想躺平,我不懂人情世故难道就不行吗?人活得这么累干嘛呢?
其实人情世故不仅是在职场中存在,人情世故是无处不在的,你不求升职加薪,你不想讨好领导,可不可以?
完全可以。
但是你在家里,你要跟你的爱人相处,你要跟你的父母、你的丈母娘、你的老丈人相处,你要跟你的孩子相处,跟他们相处,同样需要人情世故。
前几天有一个亲戚家的小孩跟我抱怨,说她的男朋友不懂人情世故。
她带他去见女方家长,他就只带了一小罐蜂蜜过去,用塑料袋拎着,说这是野生蜂蜜。
她说我不是要你的什么东西,但是你这样做是不给我面子,也是对我父母的不尊重,还没嫁过去呢,就这么简单、这么随便,以后嫁给你了,你是不是会空着手来啊?
这是什么啊?这就是人情世故。
大家记住,去别人家做客,不管这个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手里最好不要空着。
这个道理,我在以前的两节送礼课里反复跟大家说过。(
见
“职场送礼的规矩与讲究”
和
“职场送礼的常见误区与具体操作方法”
)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阅读
去别人家做客,你最好手里要拎点东西,礼品的价值最好要超出对方的预期,超出你们的关系。
我举个例子,比如你们俩刚认识,不是很熟,也没有太多的利益往来,你去他家走动,本来买两百块钱的东西,就已经完全足够了。
但是你买三百五百,超出你们的关系,起到的效果是更好的。这样做,让人觉得你大气、有格局、会做人,让别人觉得开心、高兴。
但是反过来,你买个十块二十块的东西,就显得比较小气了,甚至别人会觉得你看不起人,还不如不送呢。
人情世故,其实就是研究人际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研究怎么跟人相处,让自己有更愉快的工作环境,让自己有更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自己做事情更顺利,获得更多人的帮助。
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事情也是由人去办的,你把人搞定,事情就搞定了至少一半。你不搞定人,简单的事情可能也会变复杂。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人情世故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你特别厉害,可以脱离人际关系的束缚,你不搞人情世故也是可以的,不是说不可以。
比如说你是计算机方面的天才,你去华为、腾讯这样的公司工作,你就做一个技术天才,你不想当主管,也不想当领导,你只负责解决技术问题,也能活得不错。
再比如说,你炒股很厉害,不管牛市还是熊市,你都能赚很多钱,你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是可以的。
总的来说,现在的社会还是比较宽容,只要你足够有才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你情商低一点,也没太大问题。
但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的束缚而存在。
普通人最大的问题是,
你不是天才,却有天才般的性格,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对世俗充满了不屑。你学了太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但你的才华却支撑不了你的性格。
大多数职场新人,刚出校门,不懂人情世故,也是非常正常的,大家也不必为此过于焦虑。
我们的学校教育,是不教人情世故的,这种东西怎们能教呢?这种东西属于大家可以做,但是不能公开说的。
大家记住,一切都是学习,一切都是实践。作为年轻人,只要肯学,哪怕前期的基础差一些,你日积月累,就一定会有进步。
这是第一点我要跟大家讲的,就是不要把人情世故当作糟粕,人情世故也不是钻营,也不是溜须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