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29日,一家曾经辉煌却沉寂已久的企业“柯达”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眼前,股价两日暴涨20倍,原因是美国政府将向其提供7.65亿美元贷款,使其能制造应对新冠病毒的药物的主要成份。
听上去确实是一个利好,但问题在于,柯达将制造的药,并不是什么创新药,而是“非专利原料药”,更偏向于化工行业,中国的很多制药厂都能生产。
那是因为柯达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吗?选择柯达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柯达的胶卷业务让它有一定的化工基础设施,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原料药生产——这个“快”是指一两年。
让胶卷大王生产药,难道诺大的美利坚,已找不到更好的公司了?其实原料药生产曾经是柯达的业务之一,但后来被出售了,而这正是在美国生产的成本高,缺乏竞争力,加上环境保护运动,导致美国制药企业纷纷把药厂转移至海外的结果。
如今,美国市场销售的药品的原料的生产商,13%来自中国,18%来自印度。
相信柯达生产的原料药,仍然不太可能有中国或印度厂家的性价比,正常情况它,它们没有任何竞争力。但很明显,美国政府可以提高关税,强行使美国柯达的产品有性价比,甚至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法案,强行要求美国的制药企业使用一定比例的本土原料。
这个逻辑,就像我国政府要求党政军机构在IT招标中,强制使用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国产软件一样,在从零开始建立了“信创”产业。
所以,柯达重拾原料药生产,是在民众安全名义下的“逆全球化”,代表美国重夺产业链上游的企图。
说完了这家纯粹的美国公司,最后是一家纯粹中国公司,在柯达如日中天时,它的创始人只是一位深圳的打工妹。
相比前两条新闻,这一条新闻除了业内人和股民,很少有人关注。7月20日,A股上市公司立讯精密公告将收购纬创股份子公司江苏纬创、昆山纬新100%股权。
纬创股份是何许公司?苹果iPhone三大组装厂之一,另两家是富士康、和硕。
那收购方立讯又是什么公司?
立讯的创始人王来春是富士康的第一代打工妹,从生产线员工开始,一步步走到课长后,辞职创立了立讯。从最简单的连接器开始起家,就是连接导体和电子元件的东西,类似网线的那个插头,一步步把业务延伸到天线射频、无线充电、光学、声学等多个品类。2018年,立讯首次成为苹果AirPods的组装厂。
立讯之前从来没有进入过组装业务,苹果对供应商的要求又是非常之高,为什么能切入苹果的这一块业务呢?因为AirPods太小了,对精密制造能力要求非常之高,之前台湾的组装厂良品率一直不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立讯接手之后,很快将良品率提高到近100%,这才成为AirPods的第一大供应商。
组装厂听上去利润低,但占据了产业链的关键位置,可以通过更上游的零部件供应获利,这正是富士康成功的路径,如今立讯重新走一遍,不枉其“小鸿海”的绰号。
收购了纬创后,立讯将成为首个中资背景的iPhone组装厂,对于此笔收购,最紧张的当属富士康,“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电子行业是一个永恒的规律。
更紧张的还有台湾电子厂商,2018年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开始把部分厂线转移出中国大陆,但没曾想却造就了中国大陆电子厂商趁势崛起。
一周前,有报道说富士康将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扩建工厂,还有消息称苹果计划从中国迁出20%的iPhone产能,以实现供应链多元化,这个计划当然是由其最大的组装厂富士康来执行。
所以,在中国的电子行业有两大趋势,一方面是欧美品牌主导的供应链来源多样化,导致日韩台厂商纷纷撤离大陆,造成中国完美的供应链出现破损;但另一方面,中国的民营企业趁势崛起,奋力填补这个缺口。
而且中国电子产业厂商,并不止步于中国大陆的产能。
从2017年开始,立讯、歌尔、闻泰等苹果产业链公司,纷纷在越南印度等国建厂,海外产能占比迅速提升,这使得它们能在贸易战的压力下顽强生长,也为它们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逆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中流砥柱,维持着基于比较优势的全球分工合作体系。
一位华人工程师在内部论坛上沮丧地说:“收购
TikTok
是一场全球抢劫。”
柯达的一位高管说:“生产药品对柯达完全没问题,最好的技术还是在美国,我们可以轻易恢复这个产业。”
TikTok
不会是最后一个,中资背景的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会在海外遭遇越来越多的苛责,更多的民营企业也会谨慎地对待海外发展战略。
但这并不完全是一场中美之战,不是所有的产业都像药品、通讯、社交平台一样敏感,
未来的世界必然是部分领域更加封闭,部分领域更加全球。
所以更大的战场是中国制造业与亚洲其他制造业企业的战争,只要中国供应链仍然保持优势,美国的资本、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没有理由放弃中国。
针对
TikTok
事件,学者兼互联网企业家梁建章发文:
美国要封闭WeChat和Tiktok,咱们也彻底可以反其讲而行之,绽放谷歌和其余国际主流互联网网站,使得华夏领有更绽放的国际互联网环境。
我想,如果真有战争,双方并不是政府与政府,而是开放与封闭的战争,是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