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往年惯
例,港大为了
让同学都能过个好年,
春年前
就会陆续开始放榜,比如我的一个学生在去年1月底就开始分享拿港大offer的经验了:
哈,“拼搏”四年,我要去港大度假了
。
今年却不太一样,港大、港理来得都稍晚些,上网一搜,发现很多申港校的
同学每天也在眼巴巴的刷新邮箱,
没等到offer,也没等到拒信。
近些年港校申请热度居高不下,
占据学术地位、性价比、地理距离等优势,逐渐超越英美成为很多同学的第一选择。
港大
作为香港的领头院校,常年位居QS综排前20,自然更受同学们青睐,成为竞争最激烈的港校之一。
和港大一起延发offer的还有
米理
,
作为理工类院校却能在
25
QS艺术专排中排行第6
,得益于培养的学生“能设计、懂技术、会制造”,大热的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数字与交互设计等
是设计生申请的热门专业,还有择优国际奖学金,优秀的理学硕士有机会
全额学费减免
,是中国学生最爱申的意大利院校。
25fall之前米理有两轮申请机会,第一批2月就能拿到结果,第二批则需要等到4-5月。
今年米理把第一批“取消”了,把录取
公布时间统一定在
25年5月底。
米理、港大作为兼具
性价比
和
学术地位
的院校,每年收到的申请数量比雪花还要多,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申请材料,校方不得不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细致的评估,直接导致放榜周期延长。
其二:
学术造假事件
的余波,校方对学生申请材料的审核更加严格。
过去两年港校接连传出学历造假事件,去年5月,港大经管学院甚至复查了同学们的申请材料,要求所有硕士重新提交学历认证、成绩单等材料,最终查出
30多名学生存在造假情况
。
图源:香港
大学
为避免此类事件重蹈覆辙,港大对25fall的审核手段将会更加严格,严查申请人的
成绩单、本科背景、作品集是否代做
等情况。
最近几年香港地区院校为了能够锁定生源,留位费不断加码,同时给同学们考虑的时间越来越短,但似乎也没能改变被好苗子鸽掉的命运。
要么是土豪学生不缺钱;要么是好学生对自身竞争力更有把握,认为能够获得同级别或更高层次的offer,选择放弃港大。
去年的算盘没打
响,所以今年港大干脆改了战术,
优先给尖子生发offer;给其他申请者晚发offer,
这种“以退为进”的招生策略与大厂招聘有异曲同工之处,先建好人才库再说。
Z同学 获 香港大学
Ms Engineering in Innovative Design and Technology offer
▼
对于学校来说,这样进可争取到top级别的生源,退可保证完成招生任务,一举多得。
港大
绝大多数设计类专业一般都在次年1-3月截止申请,而25fall建筑学院的申请截止时间统一提前至去年12月底,高级建筑设计硕士甚至在去年9月30日就关闭了申请通道。
而且,已经有个别学院在2月推出了类似保研夏令营的活动,
优秀营员有机会拿到入学资格
,此举相当于提前笼络留学和保研双线并行的优秀生源。对于这类学生,夏令营无异于将26fall的“DDL”提前到了2月。
米理把申请截止日期提前至
1月30日
,同时增加了一个
12月2日
截止的
早鸟
轮次。在此基础上,对绩点的要求
从70%提升至80%
,相当于GPA3.0/4.0。
早鸟通道
这么做是希望通过调整申请时间,先
筛掉一批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加上港大米理在招生时一向比较严格,以米理为例
最热门的PSSD的录取率只有6%
。
总的来说,不论是提前截止还是延发offer,对于原本就有能力申请港大米理的学生影响不大,反而是那些垫垫脚就能拿到offer的同学受影响最大。
想冲刺港大或者米理的同学,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变成“
拔尖人才
”,才能避免“被养鱼”,米理的考核标准是
50%作品集+30%的专业匹配度+20%的背景提升
,港大也更看中学生的
项目经历和技术硬实力
。
顶尖名校都非常看重项目的成熟性与完整性。比起空做一个概念性项目,实习项目和竞赛项目更踏实、更有可信度,所以同学们多去做点能落地的项目,
多去参加有价值的实习、或者取得国际上的设计大奖
。
尤其是对于米理而言,热门专业PSSD、DID、IPD等不仅重点考察
项目的落地性
,对
市场调研
要求严格,还希望同学们展示出
跨专业
能力。
康石石东家-
H·ART Z同学
获 米兰理工大学 数字与交互设计 MS
而应对申请时间提前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提前准备,尤其是
竞赛、论文发表、专利申请
都需要一定的审核周期,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尽早规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在申请中赢得先机。
此外,建议26fall在做升学规划时要给自己多留几个备选方案,像英国几所综合类大学
不仅给艺术背景的同学们机会更多,还有奖学金可申请
。
英国政府出资的
非凡奖学金
为中国留学生提供
1万英镑
,艺术生常申的
爱丁堡大学、诺丁汉伦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
等都在计划之中。
最后,为了让升学之路走得更加稳妥,同学们可以选择
中外联保
双保险。
比如
S同学
,大二来H·ART报名中外联保,拿下了
K-Design的Grand Prize(全球获奖率1%),以及3个缪斯设计银奖和A'Design卓越奖
,最后
211背景保研清华、上交、浙大、同济、北理、哈工大、江南大学等
国内名校通知书。
另一位
W同学
,985背景,在H·ART
拿下众多奖项
,放弃保研本校的资格后,
跨专业
成功拿到了
UCL、爱大、港理、皇艺等一众名校的7张offer
。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W同学
获 伦敦大学学院 Digital Media:Production MA
爱丁堡大学 服务管理与设计 MSc
香港理工大学 智能服务设计 MDes
香港理工大学 创新多媒体娱乐 MSc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服务设计 MA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设计创新与服务设计 MDes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设计创新与交互设计 MDes offer
最后,国内外院校政策每年都在变,同学们需要做的就是提升硬实力,以不变应万变。
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
艺术留学、保研、就业、
作品
集创
作、背景提升
等相关问题
,可以继续
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康石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