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外诊断价值圈
聚焦IVD,传播诊断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体外诊断价值圈

多地试剂、耗材集采执行检查密集落地!

体外诊断价值圈  · 公众号  ·  · 2025-03-12 11: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2月27日,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报道,江苏省东海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卫健委组建专班, 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医疗设备采购,医疗收费 等情况展开专项审计调查。


图片


据报道,此次专项检查行动中,东海县纪委监委重点对各公立医疗机构 药品试剂、器械设备、医用耗材等的采购、使用、管理情况 开展监督检查,并 严肃查处收受医药代表回扣 、利用医院检验检测设备违规为就诊人员做检查并私自收取费用等问题。


具体包括:


专班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对 全县21个基层卫生院 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与超声科、检验室医务人员有经济往来的医院职工,共 立案14人


同时,制定药品库存盘点制度等相关制度规定6项, 加强对检验检测设备、药品、耗材招采程序的常态化监管 ,严格执行“阳光采购”制度。


此外当 乡镇卫生院负责人、检验检测科室人员等重点人群 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及时予以提醒纠正。


不单是江苏省东海县,今年以来,在新一轮的医药反腐风暴中 ,各地方 对耗材、医疗设备采购合规的关注程度明显增强。


全国多地 以严查集采执行与落实情况为核心,展开了新一轮的整治行动......


从三甲到基层

多地集采执行检查密集落地!


2月11日, 安徽铜陵市铜官区 审计局发布《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耗材设备采购管理使用等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公告》。此次审计行动,着力聚焦 公立医疗机构的药 品和医用耗材设备采购及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image.png


据《公告》显示,在审计中发现下属单位西湖镇卫生院在 医药和耗材采购合规性、合同签订与执行、设备使用、财务 核算 等方面均存有不规范之处。具体包括:


  • 医药及耗材采购未按集采单价采购 、采 购合同签订与采购执行上存在服务转包情况 部分未签订合同的情况、 非专家人员领取劳务报酬、部分口腔科医疗收入未入账等 5大问题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铜官区审计局依法出具审计报告,并要求涉事单位进行整改。


2月19日, 浙江省嵊泗县 审计局发布《关于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直指 公立医院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上出现的不合规问题。


image.png


审计指出,嵊泗县人民医院存在医疗服务中存在违规收费、采购不达标等 20个问题 。包括:


  • 超核定收费标准多收费 、超医保确定的支付范围申请基金结算 、外送检验购买服务未经政府采购程序等;

  • 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使用方面存在 未完成集采规定要求 医疗器械采购设置不合理参数、违规加价销售医用耗材、长期占压供应商货款

  • 未建立往来款核对机制;往来款长期挂账未处理等多项问题。


审计指出问题后,该院高度重视,并制定整改任务清单,确保每一个问题得到解决。


除了以上地区,据联盟菌不完全统计,近期以来 江苏、四川、福建、重庆等多个省份 的审计部门,聚焦医疗器械采购使用管理规范问题,密集开展专项审计工作,多种医疗设备、耗材采购和执行环节存在的隐蔽问题,都被一一揪出。


2月 ,江苏苏州吴江区政府 发布公告,将对吴江区 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设备采购及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同时提出审计监督,如有违规可直接可向吴江区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组 举报 ,压实检查责任。


1月, 四川省盐亭县 委第四巡察组通过专项审计调查,指出县人民医院在 院内采购管理不规范、超合同采购、集采购销不完全 11个方面41个违规行为 ,并提出了整改要求。


12月, 泉州市审计局派出专项审计调查组,对公立医疗机构医用产品采购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其中 多家公立医院在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任务上出现问题被点名 ,并进行批评整改。


11月, 福建省三明市审计局发现公立医院医用设备采购不规范等问题,向市卫健部门发出《审计整改建议函》。卫健部门高度重视,对该院 近5年所有采购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并对有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10月,重庆合川区审计局针对公立医院药品耗材、医疗设备采购,医疗收费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共 查出两大类8项问题,多家医院违规采购药械被点名。

不难发现,在这场整治风暴中, 各地方 对医疗设备、耗材采购项目的关注程度明显增强。


报量、进院、供应、结算...随着各地审计对耗材设备采购的监管力度和范围的加大 严查耗材集采的全链条 也成为各地集采工作的 重点项。 而这些 行动的背后,更是与 国家层面 的重点推动密切相关。


严查耗材集采全链条

全国医械采购整治大幕拉开


去年12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的通知》,重点强调坚持“为用而采”,并 从集采药品耗材的进院、使用、监测、考核、反馈等各多环节提出细化措施 ,对全国耗材集采工作执行提出管理规范。


1月12日,国家医保局再次明确,要 压实集采中选企业履约责任 ,要求各地医保部门将从畅通医疗机构反馈问题渠道、探索建立供应情况评价机制等6个方面进一步 做好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保障。


image.png

显然,集采工作的落地与执行是 当前国家监管的重点方向,其中对 执行环节的监管工作 ,更将为集采落地工作作出进一步保障。


在此指导下,多地政府和医保局纷纷下发政策,对医械耗材采购和执行环节进行监控和治理。


2月27日,据中国政府采购新闻网发布,山东德州市财政局通过大数据技术搭建了 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的政府采购监控平台。 截至2024年底,平台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471家代理机构、7056个供应商,推动政府采购更好落实。


江西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落地执行工作的通知》。要求 打通集采中选产品落地执行“最后一环” ,促进“采、供、用、报”有序衔接。


陕西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企业和医疗机构行为, 将集采监管的焦点从院内扩展至整个供应链。 并将公立医疗机构集采情况纳入协议管理,定期考核,对违规机构约谈、通报并惩戒,严重的通报相关部门。


从采购准备到落地执行,从院内到院外,集采执行落地环节的监管和措施越发严格, 集采全流程的清查战线也正在全面拉开


接下来,随着国家飞检行动的即将开始和各地审计部门的协同深化治理, 集采各环节也都将迎来更为彻底的改变,这其中, 所有 有参与集采的医院、企业也务必重视起来。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订 阅号若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