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本设计小站 (ID:japandesign)
▼
蔡元培先生说:
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
这句话有如一记重锤在心
不由得令人长舒一口气:
还好,我们的民族还是有审美的
我们的审美除了丑,没有别的毛病
▼
/中国审美进入了一个恶俗的时代/
在姑姨群里
时不时会收到这样的H5
▽
看到这样的画面
不坚强一点真的是会流泪
▽
稍微好一点的
是这样的育儿推送
孩子是不是危险我不知道
这个配色还真的是有点任性
▽
至于走出家门以后
看到的会更精彩
实干民族
说干就是干
▽
医疗大国普及医学
户外广告义不容辞
▽
儿童摇摇车
带有魔幻现实主义
▽
养生节目
主打荒诞风格
▽
如果觉得此文甚好
请您动动手指转发
或许你会说,这些都是黑历史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这样的了!
是的,2017年
国人审美迈向一个新阶段
当年梁思成心心念念的国风建筑
现在变成这样了:
▽
河北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金鳌馆
坐落于举世瞩目的雄安新区
这只超级大王八
真不愧是网友票选的最丑建筑
▽
歙县示范总工会幼儿园
家里如果有熊孩子
送到这里应该不错
看俺老孙不分分钟把你吓哭
▽
还有曾经吐槽过的各式建筑
这可真是人民艺术以及仿生学
与大型建筑的完美结合呢
也难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
苦口婆心地建议地方干部们:
应该加强艺术素养的教育
在基本知识考核中
加入审美品质的考核
所谓审美,必是先「审」而后「美」
各位有关部门,请你们摸着良心回答:
你们审过了吗?
主持人窦文涛曾在自己的节目中
谈到自己的一位来自美国的艺术史研究家朋友
这位朋友自海南游历到北京后
所发出的感慨是:
中国进入了一个恶俗的时代
▼
/中国式审美,美过/
中国式审美真的不行吗?
相信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会是:
美过
不仅美过,而且美得超前
▽
唐代建筑有多美
看梁思成的手稿你就知道
▽
宋朝,是最早的极简
▽
雍正,是纯色的小清新
▽
即使是林徽因用来打趣学生的「乾隆taste」
对着现在的「农家乐」
也有资格报以勾唇一笑
▽
至于民国时期的审美水平
随便一个平面设计
都美得赏心悦目:
▽
广告排版现在看都不觉得落后
▽
即便广告以字为主
也是主次得宜、疏密有间
▽
再看今日街头最常见的招牌
红艳艳的画风真是说不出的喜庆
看到这里,相信你一定会
发出一个疑问:
我们的审美,怎么就
从各种优雅端庄古典高尚
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
/中国式审美,到底哪里不对?/
诚然,这和我们的审美断层
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经过众所周知的那段集体主义生活
上一辈人刚从贫穷中走出来
能够维持温饱就已经满足
哪里还会考虑什么审美?
但事实上,即便是如今吃喝不愁
要谈审美,也依然
是一个道阻且长的问题
▽
/实用至上主义/
季羡林在他的随笔中写到过: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
因为注重实际,关注点只会在效果上
至于采取什么样的形式
这个形式美不美,这并不重要
▽
有一名粉丝曾提到过培训机构的传单设计
她给朋友设计了好几个方案
但最终朋友选择的
依然是市面上最流行、也最丑的那一种:
因为对家长来说
培训班有什么优惠、开什么课程、最后交多少钱
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你的传单好不好看?
这种问题需要考虑吗?
很多设计师都会有这种经历
那就是某某朋友请你设计个logo、设计个海报
你报了个价格,人家还嫌贵
因为在他们眼中
「设计」不过是就是个动动脑子的东西
太简单了,不需要成本
如果一件商品
因为其设计感而提升了价格
他们就会觉得这个价格「不实在」
花这个钱「不划算」
因其深深埋在骨子里的功利性
他们对美没有尊重
「美」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值钱
他们也不舍得为「美」花钱
▽
/要脸面,不要体面/
但是,不要忘了
我们中国人同样是非常爱面子的民族
为了自己的面子工程
舍得为「美」花钱的人
当然还是有的
▽
只不过他们花重金打造的房柱子
长的是这个样子:
▽
花费7000万的金河豚
长的这个样子
▽
最酷最炫的企业广告
是这样子:
这种花钱买来的并不是「美」,而是「壕」
经济快速增长的这三十年
真正多的不是精英,而是暴发户
所谓「温饱思淫欲」
富起来了
总想显摆一下自己的「深厚底蕴」
加上开放的市场引入了国际潮流
一些具有「国际眼光」的人
那颗附庸风雅的心便蠢蠢欲动
一心想要表现一下
自己那上了一个档位的审美层次
只可惜,他们对美其实并没有什么追求
大部分的中国式审美
都以为单纯的加法就是美
殊不知加法以上,还有减法
▽
只要能体现自己的壕就可以了
才不管壕得体不体面
于是乡镇村内最普遍的户型
莫过于千篇一律的「欧式」小洋楼:
▽
/审美的集体无意识/
更多时候,中国式审美的普遍低俗在于
不是人们不追求审美
而是对美没有概念
你怎么知道在你眼中看起来low到爆了的穿衣打扮
不是他在出门前费尽心思搭配好的?
你怎么知道你眼中的「清流」
在别人眼中不是一种俗气?
在你看来,父母装修的房子
真是花花绿绿的辣眼睛
在父母看来,你装修的房子
真是冷冷清清太辣鸡!
钱钟书在《谈俗气》中就已经提出
「俗」这个字眼太主观
不同层次人的审美
不管所处层次是高是低
永远对其他层次充满鄙视
而在审美上,我们最欠缺的
莫过于对审美意识的培养
我们的美术市场很繁荣
然而那依然是停留在学院、画家和高端市场之间的小众勃兴
真正的大众对「美」的认识
依然停留在一个无意识的阶段
大众的教育,没有美术
可怕的不是审美奇葩
而是奇葩的审美代代相传
我们没有办法
拒绝那些满大街的商业广告
没有办法拒绝那些乡村欧式建筑
我们所生长、所生活的环境就是如此
▽
我们甚至没有权利获取审美的教育资源
学校里老师一句「美术老师请假了」
就能名正言顺地占课补课
就连小学课本
这设计都丑得带不动节奏:
中国的小学课本
▽
日本的小学课本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能做的只有一点一点剔除
所幸的是当文化开始发声
审美也跟着崛起
我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
中国式审美到底该是个什么模样?
▼
相信终有一天
我们的审美会被扭转过来
国外设计师们眼中的中国
也再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
以及这个样子
你们说,对吗?
▼
会说不会写的字 丨 如何识破朋友圈标题党
吃货苏东坡的朋友圈丨写简历怎么吹自己
8090后必备装嫩表情包丨比鹿关还不配的奇葩CP
关注和分享,总有一个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