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1.安卧中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女公爵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携妻索菲女公爵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促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2.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军队的征兵现场,1914
青年土耳其党将"一战"看成重振领土的机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度让协约国尝到到轻视它战斗力带来的苦头,战果尚可。但是作为体制落后的多民族国家,这种乐观局面能持续多久?它所承受的世界大战的冲击之深,以及带来的国内矛盾的激化程度,未必是主战者站前所能预料的。
3.西线法军的220加农炮,1915
在西线战场,德国本欲按照“施里芬计划”速战速决,然而马恩河一役使得双方进入长期胶着对峙的状态。正如作者所言,"一战"战场上的真正王者是大炮。双方不断研制运用各类大口径火炮,希冀冲垮对方防线。然而密集的炮火及在它掩护下的攻势,往往不过是让对方集壕沟、铁丝网、地雷、机枪掩体于一身的防御设施移动数英里而已。
4.索姆河战役中带着防毒面具的英军机枪小分队,1916
索姆河战役发生在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英、法两国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在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一战"德军于1915年4月22日在法国沿线的进攻中使用了毒气炸弹和炮弹,首开毒气战之先河。
5.在一次还无法确定名称的战斗中跑过一个教堂的东加利西亚俄军
俄军在阿列克赛·勃鲁西洛夫的指挥下于1916年6月对奥国加利西亚发动又一次进攻。由于对方准备不足,俄军一度取得预想不到的理想战绩,随即便难抵德奥反攻,暴露出装备落后、士气低落诸多问题。这也是俄国在东线的最后一波攻势。东线战况的颓势是俄国革命和沙皇俄国崩溃的一大催化剂。
6.英军马克五型坦克,1918
马克五型坦克是马克一型坦克的衍生号,其服役年期为1918年至1945年。坦克是"一战"英军在索姆河战役期间首次投入战场的。它的主要作用是破坏战场上的铁丝网、越过战壕、亦能抵御小型武器的射击。"一战"中坦克还存在不少局限性,在今天看来显得比较笨拙,在后来的"二战"中才真正大显神威。
7.返乡的德军正步前进通过柏林
"一战"末期,得以脱身东线战场的德国一度看到胜利的曙光,国内资源的枯竭与民不聊生,已让其精疲力竭,天平已然倒向拥有美国源源不断的人员物资补给的协约国。一脸疲态的德军返乡看到的的是一片颓败的家园,战争的结束并不能让他们长吁一口气,等待他们的不单是战后困难的生活,还有又一场兵火浩劫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