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架构栈
研究分布式计算、高并发、大数据、架构设计、研发流程改进、研发团队管理;关注电商,互联网金融和社交产品;技术人深度思考,职业发展;每天早晨准时推出原创文章,力求干货源源不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你的提示词根本只是在浪费算力,如何让deep ... ·  2 天前  
架构师之路  ·  你的提示词根本只是在浪费算力,让deepse ... ·  3 天前  
架构师之路  ·  90%的用户不知道!触发DeepSeek深度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架构栈

说说实施敏捷中的那些误区

架构栈  · 公众号  · 架构  · 2018-02-04 22:01

正文

我本人是敏捷开发的支持者,也正因为我是敏捷的支持者,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经历的和遇到的一些实施敏捷误区:



  1. 办公室改造,把办公室搞成一个大网吧,去掉隔板,认为坐在一起了,方便交流,然后就变敏捷了。

  2. 搞了白板,同时搞了一个大屏幕显示CI的状态,不过大多数时候job都是飘红的,持续集成变摆设。

  3. 用KPI考核,像迭代数量、版本数量、速度等各种奇葩KPI

  4. 迭代周期,上线计划和业务需求可以随便改

  5. 各种迭代会议,每天一半的时间在开会,真正需要参与会议的一线工程师在写代码,没时间开会。

  6. 用word写需求,用Excel管Bug, 用人工测回归。


如果你的团队,满足以上1条以上,基本可以归结为伪敏捷。


简单来说,敏捷的误区,是由于实施者关注敏捷的行为而非敏捷的结果造成的。

所以敏捷的关键在于效率的提升,才是正确的立足点。


程序员需要安静的环境来编写代码,所以沟通是需要快速,同时也要有节奏,沟通不在于数量和次数,而是沟通的质量。

CI不要一开始求大求全,先让结果稳定起来,然后增加一个新节点,一步一个脚印的增加。

对技术团队而言,KPI考核永远是项目交付的及时率和线上的可用性,其他都是耍流氓。

用更合适的工具,比如JIRA来推进研发流程中不同角色的流转。



扫描二维码或手动搜索微信公众号【架构栈】: ForestNotes

欢迎转载,带上以下二维码即可


点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