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本圈的那些事
聚焦资本圈行业动态,聚拢资本、人脉方法,洞悉和深度解读技巧,修行成为投资高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资本圈的那些事

昨晚,这人与马化腾互怼竟然是真实的,不是段子?

资本圈的那些事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7-06-20 22: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资本圈那些事:第一深度的资本微信平台!


导读: 一天之内,共享单车首家倒闭公司上了微博热搜,北京知春路上的行人抱怨400米长的单车长龙影响市容,而新入局者却驾着“七彩祥云”而来,更狗血的是作为投资人的马化腾与朱啸虎在朋友圈为自己所投的共享单车互怼起来。


ofo投资人朱啸虎转发的艾瑞数据报告称,2017年5月,共享单车行业新增活跃用户近3200万,其中,ofo月度活跃用户增长至6272万,相比4月,活跃用户增长率为53.3%。摩拜月度活跃用户增长至5838万,相比4月,活跃用户增长率为8.2%。


摩拜投资人马化腾则在该朋友圈下评论,质疑ofo的活跃度,称从微信支付的数据看,摩拜高出ofo一倍多,并且智能机和非智能机未来价值和潜力是不一样的。双方为此互相怒怼,非常精彩。





随后,朱啸虎再发朋友圈。





就在6月16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总额超过6亿美元的E轮融资,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纪录。这轮依然是腾讯领投,并引入交银国际、工银国际、Fal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资机构。同时,红杉资本中国基金、TPG、高瓴资本等多家现有股东继续增持。


据了解,腾讯已经连续在C+轮、D轮投资摩拜,目前是摩拜单车除创始团队外的最大股东。在摩拜单车官方新闻稿中,马化腾表示,腾讯将继续开放包括微信在内的核心资源,为摩拜单车持续提供成长动能,助力摩拜单车的创新和业务扩张。


另一边,ofo也传出马上将完成新一轮融资,朱啸虎在接受媒体采访中称,很快将会完成。“看资本对效率的忍受力,现在资本太疯狂,所以还要再看几个月,看有没有变局的机会出来。最终还是要看这个盈利模式是不是成立,这是商业本质。”朱啸虎说道。


随后有人在朋友圈晒出二人互怼截图,火上浇油的是又有人亮出了一张ofo小程序被禁的截图。




对此,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回应称,ofo小程序是个人做的小程序,提交类目是生活服务和商业服务、公关推广等,并称“如果是正式做,建议用公司资质为宜。”ofo的人则回应说,ofo没有微信小程序。


马化腾朱啸虎朋友圈互怼;摩拜:Pony很耿直,ofo:我们是第一!共享单车未来究竟会如何走且看下文。


2016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迅速席卷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因为解决了 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 的问题,以摩拜、ofo为首的创业公司也被资本看重。


据不完全统计,共享单车领域的融资金额已达100亿人民币,疯狂的资本背后是疯狂的造车和扩张,行业变得非常躁动。


在这过程中, 单车本身变成了烧钱引流量的工具,共享出行的意义已死!


这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殊死搏斗,而现在行业泡沫已经出现,但问题是最终的赢家能收获到胜利的果实吗?



昂贵的资本游戏,共享单车成“麻烦制造者”


我曾一度以为共享单车市场就看摩拜和ofo一决雌雄,然后IPO,没想到行业壁垒过低,新玩家不断涌现。


为了抢占市场,他们进行了疯狂的烧钱补贴, 我一个朋友的摩拜账户,光领的红包就够他免费骑行到8月份了。可以想见,共享单车的补贴到了什么程度。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初的网约车大战。


但是,不同于轻资产的网约车,共享单车的车辆生产和维护成本那是实实在在的, 现在的共享单车更像是重资产的资本游戏


按照正常的逻辑,重资产的企业应该尽力保护好自己的产品,想办法降低运维成本。


然而, 本该是重要资产的单车却几乎无任何监管 被随意放置在街头巷尾影响市容,单车被破坏、偷盗的现象非常严重。


但共享单车企业似乎更热衷于抢占地盘,投放更多的单车,至于单车问题则更多地交给了公共部门以及民众的道德自律了。


学者黄鑫给共享单车取了个外号叫做 巨婴单车 ,他评价说:“共享单车这种 靠全社会替自己分担责任来减少运营成本 的方式,显然是在制造社会矛盾。更多的乱停乱放的单车就意味着更多的 ‘麻烦制造者’ 。”


▲北京八王坟东公交车站(图片来源见水印)


但是资本必然带来扩张,而随着投放量的不断增大,后期还有两块开支会更更加明显。一是维修成本,二是营销成本。


更严峻的是,从共享单车密集的融资来看,烧钱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了。


而资本不计代价进入的前提,是从单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商业模型上找到支撑,但在当下市场乱局之中, 企业已经被资本绑架,泡沫已经显现。



失控的市场争夺,泡沫已经显现



从4月份开始,这股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单车浪潮刮到了农村。


4月5日宁波一市镇开始试水共享单车进村庄;5月4日,成都一单车品牌已经将共享单车开进了成都的郊县农村;还有大批玩家也打算落地农村共享单车。


有媒体评价说,这代表农村人玩转共享单车的时代已经到来。


但在我看来, 这意味着共享单车的死亡倒计时来临!



根据腾讯科技的报道,今年光摩拜和ofo两家向市场投放的单车极有可能均超过1000万辆,覆盖 200个 城市。


然而,根据分析机构的调研,中国400多个城市中,用气候、地形因素排除后,真正适合投放共享单车的很可能只有 100多个


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很显然是不需要共享单车的。


而且在投放模式上,应该是先小规模投放,然后根据运营数据逐渐变多;但现在共享单车企业普遍将这个探索过程大为缩短。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旧在炒作三四线市场,甚至农村市场,这反映了 资本的高度焦虑



这种焦虑是很正常的, 投资越来越大,竞争对手却越来越多 特别是以小鸣单车、mobike、Hellobike为代表的企业,它们都是从二三线城市起家,如今已经站稳脚跟。


这种焦虑很可能还与季节有关 很快就要到多雨的夏季,那些铁质的车架必然会锈迹斑斑,成为城市垃圾;而到了冬天,骑行的人必然会大幅度减少,那些生锈了车到了明年开春,最终会迎来换车潮。这时候如果市场还没分出胜负,成本压力会让资本崩溃的。


所以,几乎每个企业都在烧钱补贴和吸引用户,想在短时间快速占领完成圈地,然后逼死对手。


但是哪个共享单车品牌背后没有资本?


这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殊死搏斗,资本除了加码,似乎没有任何办法。



资本的游戏早该结束了!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共享单车是有市场,可以生存的,而 生存的关键是能不能盈利


我觉得特别好笑的一点就是,现在很多的互联网创业都是不考虑盈利的,真正支撑企业的是风险投资,这简直不可思议!


如果像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回答盈利模式时说的那样,“失败了,就当做公益”, 我请求你,不如不要创业, 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的创业者的思维!



然而,这却是 互联网经济最普遍的盈利模式 创造一个模式,吸引流量,流量带来风投,继续疯狂扩张,再拿风投,最后如果运气好就上市。


但是,没有一个扎实的盈利模式,最终这一切都会变成泡沫的。


如今的共享单车也一样,他们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把数据做得更漂亮,吸引风投,而单车本身,则只不过是 烧钱引流量 的工具。


而这就造成了共享单车如今的现状,给社会制造麻烦,而且看不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而尴尬的是,如果某家共享单车公司打算走传统模式,稳扎稳打地运营市场,它就很有可能 被疯狂的资本庄家所淘汰


这不是共享单车的问题,这是整个商业生态问题,是整个互联网的问题, 精明的中国商人们正在把一个又一个行业变成融资的平台,全然不顾这种模式对行业的伤害。


我希望这场共享单车大战最后的胜者,是用心做精细化运营,脚踏实地搞好用户体验,用心创新盈利模式的公司,而不是不知创业为何物的搅局者。


资本的游戏早该结束了!


附:首家倒闭共享单车创始人:真的当做公益了



共享单车依然热得烫手。


6月16日,摩拜宣布又获得超6亿美元融资。与此同时,重庆一家名为“悟空单车”的共享单车却撑不下去了。就在摩拜宣布巨额融资的三天前,悟空单车宣布停止运营。这让悟空单车成为行业首家彻底退出的企业。


为了这个风口,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搭进去了300多万元,一千多辆单车也不见了踪影。当然,他也不打算找回来,“当做公益了”。


雷厚义是怎么被卷入进这个风口的?有哪些心路历程?又有哪些血淋淋的教训?昨天,创业家&I 黑马与雷厚义聊了聊,以下为其对创业家&i黑马的口述节选。




1


一年前,我有了做共享单车的想法。


彼时,我是受到了两点启发:一是之前的项目资金链断裂,没钱打车,于是经常步行跑业务,但效率很低,浪费时间。


二是在网上看到ofo的报道,觉得这是刚需,正好解决了三公里内出行的需求。


之前,我做过消费金融领域的小额现金贷。这个项目后来无疾而终,问题出在资金上,没找到放款资金,也没融到资。我找了几家投资机构,他们的评价很简单:消费金融领域没问题,但这个事情不是你们能做的,因为你们专业能力不强。


后来,我们转型做贷款流量分发。这个转型总算让我们重新活过来,口袋里有点钱。但流量分发也存在问题,拿不到用户数据,无黏性,基本盘不稳定,顶多做一两年时间。


于是,我们启动了共享单车项目。启动前,有人劝我说,摩拜和ofo的风头正劲,你做成的概率很小。还有人建议我做垂直领域,比如山地自行车或者景区单车。


但我喜欢赌,而且只赌大的。我自认为,既然能让一个公司起死回生,就有能力做好共享单车。


2


2016年下半年,共享单车行业的融资极疯狂,摩拜和ofo的架势真是不让后来者活。不过,我在战场上没时间去考虑这些,能想到的就是尽快投产,拿到一张“门票”。


12月9日,我们开始做APP,并用20天时间完成了开发。我们第一站选在了重庆,为什么在重庆?


一是大家都认为重庆是山城,不可能做共享单车。如果我们做的话,就很具传播点。


二是重庆是我们的大本营,战略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总不至于连大本营都不投放车辆。


我们的单车投放分两批。第一批是试探市场,第二批是让市场知道悟空单车,占领用户的心智,拿到门票。


第一批是在今年1月5日,投放了两三百辆,每辆车加运费大约250元,总计花费5万元左右。


第二批是在2月底,我们投放了一千辆单车。我们向天津的一个厂家下了一万辆订单,交了30%的定金。这批车成本高很多,每辆约750元,再加上锁和物流成本,总计800万元左右。后来因为没有拿到投资,实际上只拿到1000辆单车,定金也打了水漂。


单车主要投放在大学城和白领聚集的写字楼,但这不是封闭环境,投放不久后就分散了。因为我们用的是机械锁,到后面车也不见了踪迹。


我们也开车去找,把车调配到人流量大的地方,但没用,第二天又散开了。这样反复几次,人工搬运维持了两周时间,发现效率太低,干脆放弃,打算下一批单车全部换上智能锁。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的核心问题是供应链和融资,如果这些解决不了,就没资格去考虑运营问题。四月中旬,我判断这件事情做不成,一是融资没成功,二是合伙人模式也垮了。而后智能锁的研发,以及单车的投放就再无推进。当时担心引起动荡,投下去的单车还一直在运营,直到把合伙人的钱还完。


6月,处理完各项事情后,我们发布了一个停止运营的通告。


悟空单车前后运营的四个月里,累积一万多用户,收了一百万押金。最高的时候,每天日活两三千。期初用户也付费,收了四五万元,后来就免费骑了。截止项目关闭,我们总计亏损300万左右。


我们投放了一千多辆,最后只找回几十辆。我们也没有再去找,项目都停了,找回来干吗,就当做公益了。(大笑)


3


对于小公司而言,共享单车行业很残酷,头部集中效应太严重,资金集中,资源集中,比如供应链资源、媒体资源。摩拜和ofo等形成了巨大黑洞,后起的单车品牌成长空间并不大,只能做一些小城市。然而,如果做不大,你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想打这场仗,首先得有钱。我当时在网上给真格基金等投资机构都发了BP,基本上无下文,有好几家也回了,但都觉得我们做成的希望渺茫。


当时,我们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借鉴修高速公路的套路。过去,没钱修路就把路分成一段一段,让私人出钱修,然后让TA收10年的过路费。



(*悟空单车合伙人计划截图)


于是,我们计划通过合伙人的方式来撬动市场,合伙人投入资金获得单车所有权。这也是我们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地方。


当时,我还很乐观,目标几十亿,甚至也想过上百亿。但最终,意向投资金额只有三千万元,真正投进来的资金不到六十万。


合伙人模式之所以失败,关键问题在于,共享单车是个新事物,这相当于合伙人加盟,他们没信心。他们挣的都是辛苦钱,安全意识非常浓。你自己验证不了的东西,他们肯定也在观望。而没有资金,我们也无法验证这个模式。


除了资金链,供应链也存在问题。共享单车到后期拼的是运营和产品,拿不到顶级的供应链资源,就意味着产品体验很难做好。摩拜和ofo都在与顶级的供应链资源合作。我们拿不到,所以产品与摩拜的差距越来越大。


摩拜和ofo抢占了大部分的单车供应链。我们去找过飞鸽(创业家&i黑马注:飞鸽为ofo供应商),他们合作的准入条件是10万辆起。我们只能在天津找一家小厂


智能锁供应链也是个坑。重庆大多时候是阴雨天,智能锁电池最多能撑二十天。我们计划去研发智能锁,找了个研发团队,还开了场产品发布会。


然而,还没等到换锁,项目就停了。


4


这次创业经历给了我几个血淋淋的教训。


第一,不要去追风口,追了也没用,小公司追不到。风口是等出来的。


第二,项目一定要能盈利。共享单车短时间内一定亏损,但你做一个项目,无论是拿投资也好,还是自己出钱,从模型上一定要跑得通,这很重要。


第三,你要有相应基因。比如做共享单车,你要有供应链的人加入,否则自己去搞,问题非常大。


第四,小公司还是适合小切口,形成独特价值。就像我们做共享单车,搞到最后连被收购的价值都没有。我们也去找过ofo,希望被并购,但他们没意向。


你建了个碉堡,人家打不下来,才可能花钱并购你。人家如果打得下来,还并购你干吗?或者,这个行业发展迅速,老大老二势均力敌,你的选择成了决定性力量,这才有被收购的价值。但现在看来,两者都不沾。


愿赌服输,人要向前看。


正文自互联网品牌官,附自创业家,采访✎周路平,口述✎雷厚义(悟空单车创始人)



操作提示: 独家行业分析、权威信息知晓、最新操盘策略,请回复“ 做T 、“ 止损 一次性阅读 !(仅供参考)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我们欢迎您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